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

高三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

高三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要求。

2、了解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

3、掌握论述文选择题常见的设置陷阱。

4、掌握论述文的答题步骤。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考纲”(学习《考试说明》,了解考试要求。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

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

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层次的能力。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

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3. 论述文选择题常见的设置陷阱
一、分析选项时,可以运用“双合”法
所谓的双合,就是符合文意,符合题意。

符合文意指在做题时将每一个选项逐一进行比照,比照该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相同,哪些字句变了,而意思变了没有,不要只是看文字是否相同。

符合题意是在比照符合文意的前提下,看看该选项是否符合题干的的意思,要将题干中的几个要点和选项进行分析,完全符合题干要点的才是正确答案。

比照分析时一定要“严谨”。

二、排除干扰项
一般来说,命题者会从以下八个方面设置考点
整体与部分(以偏概全)
已然与未然(混淆条件)
前期与后期(混淆时间)
主要和次要(主次颠倒)
选择与兼备
原因与结果(因果混乱)
言此与言彼(张冠李戴)
肯定与否定(肯否、绝对)
客观与夸大(歪曲事实)
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
相似与相关(偷换概念)
4. 解题步骤及用时建议
读文审题,明确信息角度
A.关注题目(题目往往是论述范围或直接是论点)
B.标出自然段数
C.抓关键语句,作简要勾画。

善于抓住四种关键语句、关键词。

四种关键句:
①直接宣布新发现、新假想、新推测、新技术、新观点、新理论、新概念的词语或句子。

②阐述或说明上述内容的正确性、合理性,体现论据或操作过程的句子。

③对上述内容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句子。

④关键性语句。

四种关键词:
(1)年代时间、数据及其概括语。

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

如: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示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

如: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

(4)或然必然。

如: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