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学习通过人物描写、运用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揭示作品主题。
2、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3、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注入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养料。
学习重点: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题。
学习难点: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掌握字词。
2、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
3、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脉络。
学习重点:
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和童话的有关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脉络。
学习难点:整体感知课文情节脉络。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能告诉老师钓鱼有哪些技巧吗?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师去钓一条很大很大的鱼。
在《皇帝的新装》一文中,是谁在钓鱼?他想钓哪条鱼?他用的鱼饵又是什么?最后又是谁把丝线剪断了?请大家扛着这跟钓鱼杆,默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课前预习:
1、童话知识了解: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2、作家作品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
在《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3、给加点字注音:
炫耀() 称职() 滑稽()
赏赐() 爵()士御聘()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勋()章钦差
()妥当()
三、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能用一些词语概括《皇帝的新装》一文语言留给你的深刻印象吗?有关童话故事的主要情节如果用一个词来勾连、概括的话,你会选用哪一个词呢?
提示:新装
(2)、再用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
四、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合作探究)
(1)、一个无比威严的、至高无上的皇帝活精光光地、一丝不挂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提示:骗子所说的自己做的衣服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到这衣服
(2)、老百姓在这场闹剧中既不象皇帝那样身居高位,又没有必要如大臣般讨好皇帝,况且又没亲见奇特的新装,怎么也陷进去了?
提示:人类虚伪的一面在作怪
(3)、是谁又将这根丝线剪断了?难道只有小孩知道事情的真相?
提示:小孩儿,并不是只有小孩儿才知道真相,是因为小孩儿天真烂漫、无私无畏、敢说真话
(4)分析文章结构,大致梳理情节脉落。
皇帝的新装
情节皇帝
引子皇帝爱新
装
开端骗子做新
装
发展皇臣看新
装
高潮皇帝穿新
装
结局小孩议新
装
五、成果展示
各小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复述
六、课堂练习
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想象和夸
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作者是丹麦(国家)作
家安徒生(姓名),他的童话作品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
2.下列句子不是心理描写的一项是(D)
A.“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
B.“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
”
C.“我什么也没有看见!”
D.“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
3.童话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
指出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B)
A.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B.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
C.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
D.(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
4、搜集童话故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按照情节发展的线索用连贯的语句复述课文,注意突出关键性的情节和细节。
2、进一步感知课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进一步感知课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过程:
一、课前写作(写出5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请同学们就下面设定的情境,展开大胆想像,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像丰富、情节生动的特色。
(1)有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想像一下,皇帝的反应)
(2)老大臣走后,两个骗子(想像一下骗子会说什么)
(3)城里的人们都在怎样讨论这种神奇的布料,说什么,想什么?
(4)皇帝看到新装后,回到宫里(想像皇帝想什么,做什么)
(5)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宫中(想像他会怎么做)
(6)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二、自学研读
1、第一部分写出皇帝的什么情况?表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哪些语句最能体现?“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这可能吗?这个夸张有什么效果?
提示:皇帝爱新装(例句略)
不可能,强调皇帝如此酷爱新装,为骗子的得逞埋下伏笔
2.引导学生阅读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写骗子向皇帝行骗。
骗子怎样诱使皇帝上当?
提示:骗子说自己会做衣服之外,主要的还因为骗子说所作衣服的特性打动了皇帝
(2)皇帝听了骗子的话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提示:例句略,皇帝相信了骗子,龙心大悦,心花怒放
三、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合作探究)
阅读第三部分。
(l)骗子在装模作样地“织布”,皇帝也一心惦记着那衣料。
他为什么先派大臣去看衣料?为什么“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
提示:因为骗子所说的布料的特性,皇帝想自己看看进展又心有余悸(2)课文怎样描写老大臣看衣料?老大臣为什么不说真话?
提示:抓住老大臣看到“布料”后的眼睛变化的句子体会
担心皇帝认为他不称职,被免职,怕别人说自己愚蠢
(3)皇帝“特别”选取了一群随员一同去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挑选出一批忠实的人去,证明自己用人有眼光
(4)课文写出皇帝怎样去看布料和看布料的情景?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为什么心口不一?
提示:例句略
为了证明自己称职、不愚蠢而说假话,为了保住面子而心口不一
四、学校测评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里,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
但是,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
这件心事,是他很伤脑
筋。
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吩咐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并宣布:“如果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
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
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发芽呢?”母亲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你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
?”雄日依照妈妈的意见,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种子,但是它们依然不发芽。
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来到了。
无数个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太子。
但是不知为什么,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样子。
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雄日,这个孩子端着花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交到自己的跟前,问道:“你为什么捧着空花盆呢?”雄日抽咽着,他把他如何种花,但花种有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给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摘过一个苹果。
您选择了一个捧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孩子们问国王。
于是国王说:“子民们,我发给你们的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
”听了国王的这句话,那些捧着最美丽花朵的孩子,个个面红耳赤,因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