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三上导学案
导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掌握童话以及安徒生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字词的字音和字义。
(2)、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章的奇特构思,感悟文章主题。
(3)、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揣摩人物性格。
2、学习重难点:
(1)、揣摩人物心性格特点,深入领会课文蕴含的丰富意义。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3、学习主问题: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脉络。
(2)、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导学步骤
一、自学检测
(一)问题导学
1、作者简介
2、掌握重点字词及词语含义
(二)自学解问
1.安徒生,全名是汉斯.克里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国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一个贫困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
2、重点字词注音:
滑稽(jī)陛下(bì)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钦差(qīn )更衣(gēng )赐(cì)御聘(yù pìn )随声附和( hè)和好(hé)自称(chēng )相称( chèn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一味盲从。
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二、合作探究
(一)问题导学
1、了解什么是童话?
2、自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概括课文内容。
(二)合作解问
1、童话是儿童问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2、本篇童话,使用夸张的手法,充分发挥奇特的想象的作用,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
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无情地揭露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深刻鞭挞了反动统治者们的愚蠢、昏庸、虚伪。
同时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3、以“骗”为中心词,简单梳理文章脉络。
皇帝的新装
引子骗子行骗
开端皇帝受骗
发展大臣助骗
高潮百姓传骗
结局小孩揭骗
三、精讲释疑
1.“任何不称职或愚昧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一句,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昏庸无能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2.第一部分写出皇帝的什么情况?表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哪些语句最能体现?“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这可能吗?这个夸张有什么效果?
答: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既说明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也写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穷奢极欲,又为后文骗子行骗做了铺垫。
3.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子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答: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讲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
说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胆、率真,从一个侧面衬托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
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4.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回到宫中会采取什么行动。
答:这里运用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用“更骄傲的神气”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恰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虚伪的本质。
5. 读完课文,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一下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骗子-----狡猾、善钻空子、行骗有术
老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诚实的官员——胆小怕事、虚伪
皇帝——昏庸无能、愚蠢之极、爱慕虚荣、自欺欺人
小孩——天真无邪、敢说真话
6.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
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
小组讨论。
言之有理即可
四、展示提升
(一)问题导学
1、识记什么是童话。
2、识记重点字词。
3、完成中考链接,注意阅读题的答题方法和格式,特别是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展示解问
1.填空: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想象、夸张两种手法来塑造形象;《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安徒生、丹麦(国)人,他的童话作品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2.下列加点字的字音、词语书写、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滑稽(jī)钦差大臣称职:才能与职位相称
B.爵士(jué)不可救药妥当:稳妥适当
C.御聘(pìn)随声附和精致:精巧细致
D.头衔(xián)骇人听闻炫耀:显示,夸耀
3、阅读题
神奇的魔术师
①女儿小海伦的生日就要到了,约当茨却高兴不起来。
②妻子小心翼翼地与他商量:“女儿想多邀些小朋友,开个生日‘派对’好不好?”“随你安排吧!”约当茨大手一挥,不耐烦地说。
“小海伦一直把你当作心目中的英雄,大伙也想听你讲海上的惊险故事呢!”妻子柔声细语地说,“呃,对了,还有一位魔术师要来表演,他自己找上门,不好意思拒绝。
”“魔术师?哈哈,混饭吃的江湖骗子!”灼当茨放声欠笑,笑声很空洞。
妻子惊恐地望着他,不知丈夫发生了什么事。
③小海伦生日那天,来了不少小客人。
屋子里,就像涌进一群花喜鹊,热闹极了。
④男主人却不问不闻,衔着雪茄,独自去河边散步了。
约当茨这次远航归柬,郁郁寡欢,心事重重。
自约当茨从河边回来时,魔术表演己近尾声。
看来的确很精彩,院子里不时爆出哄笑声、鼓掌声。
妻子嗔怒地瞟了他一眼,连忙让出座位,“哎,你到哪儿去了?到处找不到你。
这魔术太奇妙了!你不看,真可惜啦!”“骗小孩子而已!”约当茨鄙夷不屑地哼了一声。
⑤“唷,这位先生刚刚钓鱼回来吧?收获不小啊!”魔术师年岁已老,发须斑白,但精神矍铄。
他向约当茨高声喊话,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呵,说我吗?”顷刻间,约当茨成了全场的焦点。
“我帮你把鱼儿放进盆里!”魔术师端来一瓷盆,走到约当茨身旁,果然从他藤椅的前后左右,一把把抓出活蹦欢跳的金鱼来,扔进水里还能游动。
“好,压轴戏由我们大明星登场啦!”魔术师用口哨吹奏进行曲,一条漂亮的斑点狗蹦到台前。
眼看魔术师扔出礼帽,原来只是虚晃一枪,礼帽急藏身后。
斑点狗果真上了当,东嗅嗅,西扒扒,不见礼帽的影踪,最后,竟从灌木丛中,艰难地拖出一只大皮靴来。
它一步一趔趄,气喘吁吁地把大皮靴拖到主人的脚边。
更加意外的是,魔术师竟从大皮靴里抱出一只红眼睛的小白兔,送给小海伦,作为生日礼物。
全场的孩子都兴奋得尖叫起来,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⑥约当茨也忍不住鼓起了掌,笑出了眼泪,吩咐妻子送上丰厚的酬金。
魔术师却不肯收受,只和约当茨干了一杯葡萄酒。
他说,年轻时他是名消防队员,火灾中,为抢救医院里的病人,被砸下的横粱压断双腿。
他拉起裤管露出金属假肢,寒光凛凛,使约当茨全身一震。
⑦一切都明白了。
他是从医院里知道了约当茨的情况,才特意赶来。
与这位神奇的魔术师相比,约当茨作最坏的打算,也仅仅将据去一条腿,难道就到了世界末日?
⑧夕阳下,约当茨目送魔术师的汽车渐渐远去,轻轻用口哨吹起了《手手进行曲》。
天空明净,微风拂面,远处的青山更青了!
1.文中妻子说“他自己找上门”,请从文中找出与此句相呼应的句子。
答:他是从医院里知道了约当茨的情况,才特意赶来
2.文中约当茨在不同的时间段,对魔术师持有不同的态度。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双音节词语。
答:A:鄙视、冷淡 B:钦佩、感激 (意近即可)
3.文中妻子的言语和动作均不多,但她的形象却跃然纸上。
请结合文中的一处具体的语言或动作描写分析妻子的形象。
答:示例一:“妻子小心翼翼地与他商量:女儿想多邀些小朋友,开个生日派对好不好,”“小心翼翼”、“商量”可以看出妻子是个体贴、温柔的女人。
示例二:“妻子子嗔怒地瞟他一眼,连忙让出座位”,“嗔怒”是假,“让座”是真,通过这一动作描写,写出了妻子的温婉和对丈夫的关心。
(能抓住具体的语句或词语分析出具体的形象特点即可
5.文章标题是“神奇的魔术师”,从全文来看,魔术师“神奇”在哪些方面?(2分)
答:一是魔术的技艺高超、神奇;二是魔术师用巧妙的方法帮助约当茨重新树起生活的信心;三是魔术师身残志坚,乐观坚强的品质止人感到神奇。
五、竞学拓展
(一)问题导学
小组合作,试演一个片段,准备上课表演。
(二)竞学解问
小组合作,表演演一个片段,由其他小组进行评判。
导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