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重症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与病例分析
重症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与病例分析
C期:器质性心脏病不仅造成心脏形态改变,而且导致心 脏功能失代偿,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坚持门诊治疗 尚可稳定病情,合理抗心衰治疗可使心功能状态向B期、 A期恢复
D期:因心脏功能失代偿而需反复住院
心力衰竭各期的相互转换
A期
各种(慢性 急性)器质性心脏病
↙
↓
↘
B期→ C期 → D期 →
D期
慢性心力衰竭 重症心力衰竭 急性左心衰
预防及纠正低钾血症
利尿治疗过程中血清钾应>4.0mmol/L,有利 于预防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从而预防猝死。
在重症心力衰竭使用利尿剂治疗过程中,低钾 血症的发生概率远高于高钾血症
预防:使用利尿剂治疗时,同时给氯化钾缓释 片,螺内酯,适当静脉补钾
纠正低钾血症:临时增量给予氯化钾缓释片, 螺内酯,及深静脉补钾
重症心力衰竭的慨念
各种慢性器质性心脏病有心源性水肿的体 征: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
急性广泛心肌损伤:如急性前壁,广泛前 壁心肌梗死;累及广泛心肌受损的急性心 肌炎;尽管暂无心源性水肿的体征,但病 人有明显的心动过速,广泛导联的ST段抬 高,TNI及心肌酶升高
重症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一. 利尿剂 二.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三. β受体阻滞剂 四. 地高辛及西地兰 五.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 六.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 七. 常用血管活性药物 八. 注意多脏器保护
稀释性低钠血症导致 利尿剂抵抗的原因
稀释性低钠血症影响了袢利尿剂作用的
电解质基础,导致利尿效应降低→利尿 剂抵抗
不纠正稀释性低钠血症仅增加利尿剂剂 量,会加重低钠血症,使利尿剂效应进 一步降低
纠正稀释性低钠血症 可改善利尿剂效应
纠正低钠血症改善了袢利尿剂 作用的电解质基础,可改善并 恢复袢利尿剂的利尿效果
1. 连续使用静脉利尿剂,或较长时 间每天口服速尿≥60mg
2. 低盐饮食或进食量少
对稀释性低钠血症的传统处理观念
治疗应严格限制入水量,并按利尿剂抵抗处理
利尿剂抵抗的处理对策:
1. 呋塞米静脉注射40 mg,继以持续静脉滴 注(10~40 mg/h)(Ⅰ类,A级)
2. 短期应用小剂量的增加肾血流的药物如多巴 胺100~200μg/min(Ⅰ类,A级)
纠正稀释性低钠血症的方法
1. 消化道:早餐适量咸菜,分次少 量淡盐水
2. 静脉补充高渗盐
3%NaCl 50ml 每小时10ml 静脉泵人
静脉泵人高渗盐的注意事项
1. 静脉泵人高渗盐的浓度,速度 2. 心功能状态是静脉泵人高渗盐速度的主
要考虑因素:左心衰 右心衰 全心衰 3. 边补边利尿,同时密切观察心功能状态 4. 补致血钠正常低限 5. 不可静脉点滴高渗盐,避免急性左心衰 6. 控制液体入量
重症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和 病例分析
循环系统示意图
心脏解剖示意图
心力衰竭的分期
A期:器质性心脏病未造成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异常。有 导致心力衰竭的基础,及时控制原发心脏病,可预防发 生心力衰竭
B期:器质性心脏病已造成心脏形态改变,如心脏扩大, 心肌肥厚;心脏功能尚能代偿。此期抗心衰治疗可阻止 病情进展到C期,并可使心脏形态在器官水平恢复正常
预防稀释性低钠血症的方法
1. 对需长期口服袢利尿剂的心衰患者,不必强调 低盐饮食,普食即可预防低钠血症
2. 对需使用静脉利尿剂的重症心衰患者,每天早 上适量吃咸菜,可有效预防低钠血症
3. 所有心衰患者要控制入量
纠正和预防稀释性低钠血症的疗效
改善了合并稀释性低钠血症的重症心衰患 者的近期预后,为这部分患者争取到进一 步治疗的机会,从而改善远期预后
及时复查血清电解质
纠正和预防稀释性低钠血症 在治疗重症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定义
2007年中国心衰指南: 稀释性低钠血症又称难治性水肿,见于心 衰进行性恶化者,此时钠、水有潴留,而 水潴留多于钠潴留,故称高容量性低钠血 症,患者尿少而比重低。
心源性水肿+低钠血症
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发生背景
(2):0.9% 氯化钠 100ml 多巴胺 20mg /8-10滴/分钟持续静脉点滴
使用袢利尿剂的注意事项
1. 电解质平衡
预防和纠正低钾血症 预防和纠正稀释性低钠,低氯血症
2. 纠正原发或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3. 纠正中、重度贫血 4. 纠正低蛋白血症 5. 控制合并的急性感染 6. 注意避免过渡利尿
对传统观念的再认识
对!但不全面!
合并稀释性低钠血症心衰患者的预后
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时即时加大静脉利尿剂剂 量,也难以达到理想的利尿效应,并会加重稀 释性低钠血症的程度,并形成利尿剂加量→稀 释性低钠血症加重→利尿效应减低→心力衰竭 进行性加重的恶性循环。
稀释性低钠血症的严重程度是公认的预后不良 指标
利尿效应明显改善,约12小时后全天负平衡约1000m l,左心衰明显改善
病例2
患者男性,80岁,高血压,陈旧心梗,全心衰 (谵妄,不能平卧,高度浮肿,腹水)血钠 120mmol/dl,对利尿剂反应差
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已成为常规治疗 方法
病例1
患者女性,40岁,风心病重度二尖瓣狭窄,全 心衰,约30°-40°高枕卧位,胸闷气短,血钠125 mmol/dl。静脉利尿反应差
处理:
1. 3%氯化钠 50ml 每小时10ml持续泵人 2. 5小时后速尿 40mg 静脉入壶 3. 同时继续每小时10ml持续泵人3%氯化钠静脉速尿
重症心衰袢利尿剂治疗 稀释性低钠血症形成原因
1. 肾脏髓质高渗形成机制 肾脏髓袢升支粗段对Na和Cl的主动重吸收是髓 质高渗形成的主要动力之一
2. 袢利尿剂的作用机制 作用于肾脏髓袢升支粗段,故称袢利尿剂。 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降低髓质高渗,排出大量近于等渗的尿液。 排出的阳离子主要是Na,K。
一、利尿剂
有钠水储留的重症心力衰竭治疗阶段,用静脉利尿剂: 呋噻咪,托拉噻咪,布美他尼。给药方法
(1):呋噻咪20-40mg iv 1-2次/天 (2):呋噻咪20-40mg 持续静脉泵入
小剂量多巴胺(100-200ug/分钟)可增强或改善 静脉利尿剂的利尿效应。给药方法
(1):0.9% 氯化钠 50ml, 多巴胺 100mg 3ml/小时持续泵入(用深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