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体筛选和鉴定

抗体筛选和鉴定


输血前检查的主要程序
患者的病史和标本等的检查核对及处理 ABO和Rh(D)定型 抗体筛选和鉴定 交叉配血试验 已配合血液的标签与发出

一、 病人的病史和标本等的检查核对及处理
1.病史资料和信息 输血前检查强调输血科 (血库)工作人员应仔细 阅读输血申请单 。 检查前应尽可能了解,核对病人的有关资料, 包括病人的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及唯一 性标识码,性别,种族,临床诊断,输血史, 药物史,妊娠史。 凡资料填写不全的输血申请单要退回临床科室 补充,不得迁就,也不能通过电话修改。
一、 病人的病史和标本等的检查核对及处理
2.标本的要求: 标本必须有正确的标签。如果标本标签上的内 容与血液申请单上的内容不一致或对病人身份 确认有疑问的话,必须重抽一份新的血液标本, 任何人不得对错误的标前检查的各项试验必须使用3天内采集的血 标本,反复输血的患者更应注意抽取新的标本 作配血试验,避免因回忆反应而产生的抗体漏 检。 输血后所有的标本均应妥善保存于2~8℃冰箱 中,至少一周。

三、抗体筛选和鉴定

目的是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献血者血 清最好也作不规则抗体筛选,如发现有不规则抗 体就将它排除,不可用于输血,特别是大量输血 时,为了避免输入血液相互间的反应,对献血者 进行抗体筛选具有重大价值。
三、抗体筛选和鉴定

抗体筛选试验意义: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血库已将 抗体筛选试验列为输血前检验的常规项目,在交 叉配血试验前完成或同时进行。当抗体筛选试验 为阴性,且以往的记录未检出有临床意义的抗体 时,可用盐水法快速配血,确认ABO血型相容即 可输血。如抗体筛选试验阳性,应进一步作抗体 鉴定,根据所鉴定出的抗体特异性事先选择缺乏 对应抗原的献血者血液配血,以缩短寻找合适血 源及配血时间。
一、 病人的病史和标本等的检查核对及处理 1.病史资料和信息 如果病人以前有过试验,则要注意核查病人以前 检查的血清学试验记录及以往输血反应的记录等。 把以前的ABO、Rh血型和抗体检测的解释同现在 的解释及任何异常情况的解答进行比较。 如既往曾经检出某种血型抗体,即使目前该抗体 检测阴性,也应选择无相关抗原的血液输注。
配血试验的内容包括:
(1)病人血清对供者红细胞 检测对供者红细胞起 反应的抗体,一般称为“主侧”配血。 (2)病人红细胞对供者血清 检测对受者红细胞起 反应的抗体,一般称为“次侧”配血。 (3)病人血清对病人红细胞 称为“自身对照” 试验。目的是显示或排除自身抗体,直接抗球蛋 白试验阳性及红细胞串钱状假阳性的存在。
4.患者当前检出或既往曾检出某种血型特异性 抗体,则需选择该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血液配 血,例如:患者检出抗E,则需选择ABO血型 与患者同型或相容且Rh血型E抗原阴性之血液 配血。 又例如:患者既往曾检出有抗Jka抗体,尽 管随着时间的延长该抗体水平下降,当前已不 能检出该抗体,但为患者选择血液时仍需选择 ABO血型与患者同型或相容且Kidd血型Jka抗原 阴性之血液配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回忆反 应产生的抗Jka导致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交叉配血的主要作用
(1)大多数情况下能证实献血者的红细胞与 病人的ABO血型是配合的。 (2)能检查出存在于病人血清中的针对献血 者红细胞的大多数抗体。 (3)有无工作上的差错事故(如认错病人, 拿错血袋等)。
交叉配血的作用仍有许多局限性,还不能 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保证输入的红细胞有正常存活率。 (2)防止病人的免疫作用。 (3)从病人的血清中检出所有红细胞抗体。 (4)防止由于针对献血者抗原而发生的记忆性抗体 应答引起的迟延性溶血性反应。病人以前就有此 种抗体但未能查出这种免疫作用。
患者用血选择
用血申请单一定要注明输血的理由, 以便血库技术人员能选择最合适的血液进行 配合性试验,患者输注的血液必须认真地加 以选择,以适应每个不同患者的要求(原则 是ABO、Rh(D)同型或相容性输血)。按照 库存血“先入先出”的管理原则,一般来说, 首先用较陈的血,但有以下情况属于例外:
1.患者接受大量的血液(超过其自身的总血量) 需要供给最新鲜的血液。 2.患者本身血容量小,但又需接受大量的血液, 如新生儿换血或任何不到5岁的患者输血,都 应当给予尽量新鲜的血液。 3.超过5岁的患者为了纠正贫血要求输血,可以 给予浓缩红细胞。接受定期输血的患者,如镰 状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患者,需选择不 超过7天的相对新鲜的血液,这样做会使输血 间隔期延长一些。
二、ABO和Rh(D)定型
各血型系中,以A、B抗原性最强,Rh(D) 抗原次之,当受者接受了所缺少的A、B抗 原后,几乎每个人都 会产生特异性同种 抗体。 大约有2/3的Rh(D)阴性的人,接受Rh(D) 阳性血液后可产生抗D抗体。 经 一次 妊娠Rh(+)的胎儿后,大约7%的 Rh(-)妇女在6个月内血清学可测到抗D。
输血前实验室检查与质量控制
广州血液中心临床输血研究所 罗广平
输血前检查的目的
选择用于患者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 输入的成分能在受者体内有效存活,无不 良反应。要求输入的红细胞在受者体内必 须不凝集和不溶血,输入的血浆不导致患 者自身红细胞显著破坏。
输血前的血型血清学试验包括:
ABO血型正反定型 Rh(D)定型 抗体筛检和鉴定 交叉配合试验
三、抗体筛选和鉴定

常使的试验方法有盐水介质试验法、低离 子强度介质法(LISS)、酶技术、抗球蛋 白试验、Polybrene及其改良法、微柱凝胶 技术等等,可按抗体的血清学行为和试验 的具体条件选择,但必须做抗球蛋白试验 确证。
四、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也称配合性试验,实际上是 检查不配合性,使病人,献血者血液之间 没有可测到的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份。 交叉配血应在37℃孵育,除作盐水介质法 配血外,还应选用酶法、抗球蛋白试验法、 Polybrene 或其改良法等能有效检出不完 全抗体的配血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