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的历史与发展
茶马互市雏形大约起 源于公元5世纪,南 北朝时期。唐代时逐 渐形成了规则,宋朝 时进一步完善,甚至 设置了“检举茶监司” 这样的专门管理茶马 交易的机构,明朝基 本上沿袭了宋朝的做 法,在交易的地方设 置“茶马司”。
4
唐:
唐代开始,安化黑茶成为历代朝廷贡茶
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资江边有“阳 团茶”,“渠江薄片茶”,经江陵、襄阳, 进长安。安化黑茶从唐朝开始成为历代朝廷 贡茶。
公元1575年,北方蒙古与明朝终于结束
了一场历时三年的清河堡战争,这是一
场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攻击中原边境军
事要塞的战争。进攻方是蒙古汗图们札
萨克图率领的蒙古各部,以及女真族的
建州部。打了三年,最终蒙古人成了胜
利者,但是蒙古各部也死伤惨重,明军
主将裴成祖战死,军民伤亡不计其数。
引发这场战争的,却是今天看来微不足
16
乾隆年间
清乾隆时(1730年),湖南巡抚陈宏谋奏立"茶务章程"禁止掺假、短秤、 茶潮及越境私贩等不法行为的记载,是为安化茶叶历史见证的事物.
乾隆二十一年时任湖南巡年,左宗棠对安化黑茶实行“政府采购”
左宗棠收复新疆成为陕甘总督后,靠什么安边?——安化茯砖黑茶。清末封疆大吏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对安化黑茶实行“政府采购”,此举使蒙古、俄罗斯和我国西 北地区更加感受到了安化黑茶之神奇。1873 年,由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将“引 茶”改为了票茶制,“以票代引”。
14
清朝
清朝年间,安化成为世界黑茶中心,黑茶产量世界第一
清代经营安化黑茶的茶商
安化黑茶被定为官茶后,茶业空前兴旺。 在小淹至东坪不到百里资江的两岸,有 茶叶专业镇8个,茶号300多家,茶工十 万。制茶季节,晋商,陕商,徽商,广 州,汉口,兰州等客商齐聚安化,打造 了500年“茶市斯为盛,两岸人烟稠”的 茶业历史奇观。明清600年,安化成为世 界黑茶中心,黑茶产量世界第一。期间 中国五个黑茶产地省,平均产量比例是: 湖南(黑茶)40%,四川(乌茶)20%, 广西(六堡茶)15%,云南(普洱茶)15 %,湖北(老青茶)10%。在清末有四 万人口,与有2200年历史的益阳城不相 上下。专门的茶叶船码头就有四个,是 长江水系与汉口相连的最大茶叶码头, 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12
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历史上第一 次出现“黑茶”两字
黑茶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十六世纪初,理由是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 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陈讲疏奏云: “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 给买。
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安化黑 茶引起三年边疆血战
道的安化黑茶。
13
明朝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安化黑茶成为官茶
从明至清,茶叶都属于朝廷的“计 划供应商品”,而四川茶、汉中茶 在明代是朝廷的“定点生产商品”, 利厚畅销的安化黑茶很快让汉茶和 川茶市场冷落,产销萧条。明朝万 历23年(1595年),御史李楠和徐 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打架,一个 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妨茶法马政; 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 有利,不宜禁止。后经户部裁定, 报请皇帝批准:自后销西北的引茶, 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至 此,安化黑茶才算成了官茶
15
康熙年间
俄国人最爱黑茶茯砖茶
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 (1637年),中国茶开始 输往俄国。康熙二十八年 (1689年)勘边定界后,相 对稳定的中俄关系为两过 商邦平等互市创造了条件。 《尼布楚条约》签订后, 晋商开始与俄国人进行贸 易,而最受俄国人欢迎的是 中国砖茶,尤其是西伯利 亚一带一肉食为主的游牧 民族,饮茶之风日炽,“宁 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 茶”的地步。
安化黑茶历史与发展
主讲: 张 荟
1
千年黑茶,古老沧桑
2
西汉:马王堆一篓黑茶,安化黑茶历史2300年
1972—1974年, 长沙马王堆一、三号 汉墓出土有“一笥” 竹简,经考证即茶一 箱,箱内黑色颗粒状 实物用显微镜切片被 确认考证为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的历史达到 2300年。
3
南北朝:约公元5世纪,茶马互市兴起
5
贞观十五年
据《西藏日记》记载, 文成公主进藏是随带物 品中就有茶叶和茶种, 吐蕃的饮茶习俗也因此 得到推广和发展,到中唐 时期,朝廷使节到吐蕃时, 看到当时首领家中已有 不少诸如寿州、舒州、 顾诸等地的名茶。
文成公主和亲,因黑茶使得"一半胡风似汉家"
6
宋
宋朝,在安化设立博易场
宋代熊蕃在《宣和北苑贡录》中,列举的当时全国的几种贡茶中就有安化“芙蓉仙茶”。 当时朝廷对安化的评价:唯茶甲诸州县。宋朝因而在安化设置了以米盐布换茶的官市(博 易场)。
7
北宋
茶商军
《宋史郑清之传》:“湖北茶商,群聚暴横,清之白总领何炳日:‘此辈精悍,宜籍为
兵,缓急可用。’炳亟下召募之令,趋者云集,号曰茶商军,后多赖其用。”
8
南宋
黎虎将、赖文政组织两支茶叶商人形成的茶商军
9
一代天骄成吉 思汗横扫欧亚 大陆,靠的也 是三大硬件: 一是骑兵威猛, 二是领导超凡, 三是有克服水 土不服的法宝 -----安化黑茶。
据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唐朝时,安 华所产渠江薄片,已远销湖北江陵、襄阳一 带。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有:"渠江薄片, 一斤八十枚",又说“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 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 常。”这证明在唐代湖南安化已有“渠江薄 片”生产,在当地有些名气,而这种茶色泽 为黑褐色,即典型的上等黑茶色泽,说明当 时就有黑茶生产。
10
明
洪武年间,安化黑茶遭钦点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挥泪斩女婿
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钦点安化每年交22斤“安化芽茶”为贡茶。
11
明洪武四年(1371年),户部设置“茶课司”与 “茶马司”
明代对于茶之贸易,虽不行专 制,但禁止私茶出境,犯者斩, 并立茶马司,以便与西蕃交茶 易马。同时,又于产茶之地, 十株取一,无主茶树,十分取八, 其对于茶之需要,可为尽心而 为之,而要不外为“制服西戎之 术”。由此可知,中国茶叶传 于外蕃,一方面因由于外蕃生 活上之要求,他方面亦由于中 国无力平蕃,或需要外蕃马, 不得不投其所好,用茶与之交 易或为之羁摩。故茶自唐课税 之后,对内既为国库所关,对 外复为安危所系。(摘自黄现 璠著《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