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大连市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辽宁省大连市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辽宁省大连市2012届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分)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2.给加点字注音,改正加横线词语中的别字。

(4分)鳞次栉.比()弥.留之际()龙吟凤秽 ( ) 通霄达旦()3.在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地方画横线,并写出修改意见。

(2分)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

修改意见:()4.下面一句话属于一般性描写,请发挥你的想象,增加一些词语或者句子,使用一种或几种修辞方法,使其传达出一种炎热难耐的意境。

(2分)盛夏的中午,太阳发着光,树上的蝉儿鸣叫着,小草立在路边。

盛夏的中午,。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地下森林断想》采用插叙的写法,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敬仰之情。

B、《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敬梓。

《儒林外史》揭露了当时社会道德风气败坏,讽刺了世态的炎凉。

C、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界,思想家,革命家。

我们学过他的《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是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D、莱蒙托夫的一曲《祖国》,从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奇异的“爱情”。

6.默写填空。

(10分).(1)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艾青《我爱着土地》)(3)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关雎》)(4)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李清照《武陵春》)(5)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曹刿论战》)7.请依据你阅读名著的积累和体验,填写相应的内容。

(6分)(1)提示词:《简爱》人物:简爱性格特点:富于幻想、激情和反抗精神举出小说中体现简爱这一性格特点的一个情节:(2)填空名著的内容情节讽刺对象①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格列佛游记》②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二、古诗文阅读(l 6分)(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皆以美于.徐公()(2)时时而间.进()(3)闻.寡人之耳者()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10、简略说说文中进谏人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什么?(1分)( 二)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养浩年方十岁,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节)[注释]①楮币:纸币。

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昼则默诵”中的“则”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B、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鱼我所欲也》)C、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作则.飞沙走砾(《满井游记》)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1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2分)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14、细读文章,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2分)(三)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社日:古时祭祀土地神、五谷神的日子。

15、结合具体词语分析诗中的一、二句描写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生活状况。

(2分)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学会转身》,完成16—19题。

(14分)学会转身董建昌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

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

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

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

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

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

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

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这时,助手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

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

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⑤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

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

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

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

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

⑥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

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⑦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懂得转身。

⑧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

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

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

1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7、阅读选文第三段,理清论证思路。

(4分)18.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4分)(1)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大智慧”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这时,助手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

(“恍然大悟”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19、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课内课外均可。

(正、反面事例均可,30字以内)(4分)(二)阅读《秋天的音乐》,完成20-24题。

(22分)秋天的音乐冯骥才①秋天十月,我去往东北最北部的大兴安岭。

赶往火车站的路上,恰巧路过一个朋友的住处,他是音乐迷,借给我一盘新翻录的磁带“秋天的音乐”。

②火车一出山海关,我便戴上耳机听起这“秋天的音乐”。

没等我怀疑它是不是真正的描述秋天,整个身心就进入秋天才有的一种异样温暖甜醉的感受里了。

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收割过的田野上,整个大地像生过婴儿的母亲,幸福地舒展在开阔的晴空下,麦茬里裸露出的浓厚的红褐色是大地母亲健壮的肤色;所有树林都自在自如地伸展它优美的枝条;所有金色的叶子都是它的果实,一任秋风翻动,煌煌夸耀着秋天的富有。

真正的富有感,是属于创造者的;真正的创造者,才有这种潇洒而悠然的风度。

这千形万状精美的片段伴同空灵的音响,在我眼前流过,接下去的温情和弦,带来一片疏淡的田园风景。

只有收获过了的秋天才能这样静谧安详。

近景从眼前疾掠而过,远景跟着我缓缓向前,大地像唱片慢慢旋转,耳朵里不绝地响着这曲人间牧歌。

③一株垂死的老树一点点走进这巨大唱片的中间来。

它的根像唱针,在大自然深处划出一支忧伤的曲调。

心中的光线和风景的光线一同转暗,一切阴影都化为行将垂暮的秋天的愁绪;萧疏的万物失去往日共荣的激情,各自挽着生命的孤单;篱笆后一朵迟幵的小葵花,像你告别时在人群中伸出的最后一次招手,跟着被轰隆隆前奔的列车甩到后边……春的萌动、颤栗、骚乱,夏的喧闹、蓬勃、繁华,全都销匿而去,无可挽回。

不管它曾经怎样光芒四射,怎样自豪地挥霍自己的精力与才华,毕竟过往不复。

人生是一次性的,生命以时间为载体,这就决定人类以死亡为结局的必然悲剧。

一种浓重的忧伤混同音乐漫无边际地散开,渲染着满目风光。

我忽然想喊,想叫这列车停住,倒回去!④突然,一条大道纵向冲出去,黄昏中它闪闪发光,如同一支号角嘹亮吹响,声音唤来一大片拔地而起的森林,像一支金灿灿的铜管乐队,奏着庄严的乐曲走进视野。

来不及分清这是音乐还是画面变换的缘故,心境陡然一变,刚才的忧愁一扫而光。

当浓林深处一棵棵依然葱绿的幼树晃过,我忽然醒悟,秋天的凋谢全是假象!⑤它不过在寒风来临之前把生命掩藏起来,在冬日的雪被下积蓄,等待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挥洒与铺张!既然每个生命都在创造,什么叫做死亡?死亡,不就是一种生命的转换,旋律的变化,画面的更迭吗?那么世间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庄严、更神圣、更迷人?为了再生而奉献自己的伟大的死亡啊……⑥秋天的音乐已如圣殿的声音,把我全部身心都裹住、都净化了。

我惊奇地感觉自己像玻璃一样透明。

20、本文随“秋天的音乐”旋律的变化描写了秋景的哪些特点?(4分)21、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3分)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分)2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2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请写出来。

(不得超出所给字格)(7分)四、作文(70分)2 5.任选下面一题作文。

(1)题目:深深的脚印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浑浊的小河边,留下了你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徘徊和进击的脚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