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必修一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共28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共28张PPT)

避免处于 独立地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所解决的问题 如何建立 外交关系
与资本主义建交 的时机和条件
如何对待 社会主义国家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打扫屋子再请客”
政治外交领域:取消领事裁判权等 军事领域:取消外国在华驻军等 经济领域:收回海关主权等 文化领域:停止西方在华新闻、出版等机构的活动等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周恩来
屈辱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决定因素:国际国 内环境、国家利益 和国家力量,社会 制度意识形态等等
影响一个国家外交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弱国无外交,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地位,国家利 益决定外交政策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最突出的特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阅读材料,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形势?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了新的格 局。首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了。除美国外的各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都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创伤;其次,社会主义越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形 成一个世界体系,亚洲建立起许多人民民主国家,并和苏联一起形成社会 主义阵营;第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综合探究】 学习完了本课,同学们对国际外交有何认识?
1、落后就要挨打(旧中国的外交)
2、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新中国的外交)
3、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中国近代史》
有利形势: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了
(2)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3)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 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态度,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 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不利形势: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 意,并遏制、孤立新中国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提出背景 (1) 国际形势: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国内形势:
历史:新中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的,帝 国主义与旧中国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在华有 特权和不正当势力 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
意义: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与孤立, 巩固中苏团结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提出背景 (1)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2)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 平的国际环境
2、提出目的: 发展睦邻友好的关系
3、确立过程: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易错提醒】 “一边倒”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原则,二者并不矛盾
(1)“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坚定地站在 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 盾,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演示完毕,感谢您的观看!
看书P109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接见印度代表团 1953年首次提出
访问印度
访问缅甸 1954正式确立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主要内容: 国际关系旧秩序
大国霸权主义 军事武力威胁 干预别国内政
垄断剥削掠夺
PK
局部紧张动荡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
材料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 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 灾难“中求找同共”同是基指础:,共我同们的就经很历容,易即互受相过了资解本和主尊义重国、家互的相掠同夺情和和统支治持;,共而同不 是的互任相务疑,虑即和都恐面惧对、新互老相殖排民斥主和义对和立发…展…经我济们的的任会务议;应共该同求的同要而求存,异即…都…要我 们求应加该强承团认结,合在作亚,非维国护家世中界是和存平在,有反对不侵同略的战思争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 不妨“碍存我异们”求是同指和:团各结国。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都不同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
(2)“打扫屋子再 请客”
废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
(3)“一边倒”
坚持社会主义阵营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内容
含义
“另起炉灶”
屈辱外交 平等外交
针对国民政府
“打扫屋子再请客”
特权 建交
针对帝国主义
“一边倒”
社会主义阵营
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意义 独立自主 外交关系
平等互利 外交关系
的国际声誉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三、步入世界舞台
万隆会议(1955年)
会议议题: 讨论独立、和平、发展等问题 会议对象: 亚非29国 会议过程: 针对帝国主义破坏,各国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
会议特点: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会议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思考:“求同存异”中何为“同”何为“异”
3、开放性: 该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
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4、创新性: 该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
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三、步入世界舞台
1955年4月周恩来走下飞机毅然 出现在印尼万隆机场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具体内容
三大问题 (1)帝国主义根深蒂固
三三大大方措针施 “另起炉灶”
(2)帝国主义在中国 的特权严重阻碍了中国 的发展
(3)两大阵营的对峙
“打扫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具体内容
(1)“另起炉灶”
变国民党屈辱外交(半殖民地地位)为独立自主外交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 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 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 六)向毛主席递交国书后的合影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于1950年初 在莫斯科签订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54年4月周恩来率代表团 步入日内瓦国际会议会场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三、步入世界舞台
日内瓦会议(1954年)
会议议题: 恢复朝鲜、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会议过程: 美国极力阻挠/周恩来合理化建议
会议结果: 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协议》 会议影响: 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地位之一参加,大大提高新中国
家 .波兰
.缅甸
.蒙古 .民主德国
.瑞士 .列支敦士登 .芬兰
英国(1950.1.6)---最早承认中国 的西方大国,1954年互设代办处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思考一下:为什么首先与苏联建交
美国与一系列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不 与中国建交
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愿同中国建交并互派大使 为了在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不致于处于孤立地 位
——唐家璇外长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谈话。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延伸拓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
1、包容性: 五项原则适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适用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也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
经济关系 2、平等性:
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家关系英遵循 的基本原则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1949.10—1950.10
.苏联:1949.10.3 .阿尔巴尼亚 印度(1950.4.1)---第一个与中国
社 .保加利亚
.越南
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
会 .罗马尼亚
.印度
主 义 国
.匈牙利 .朝鲜 .捷克斯洛伐克
.印度尼西亚 .瑞典 .丹麦
瑞典(1950.5.9)----第一个建交 的西方国家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周 恩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 来 外交部长1949-1957年 总 兼任我国外交部部长 理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昨 日 思 你能用一两个词概括旧中国的外交历史吗? 考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 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 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阅读以下材料,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