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三单元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一、考纲课标要求1、考纲要求:(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2、课标要求:(1)内容要求:评价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财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提示与建议:①政府财政支持的项目,如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地方治安、社会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应对突发灾变②可评议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大型建设项目,也可评议影响公众日常生活的公共设施。
二、知识梳理与典例(一)财政的内涵1、含义:国家的___和____就是财政。
2、本质:财政从本质上看实际是一种_________。
(二)财政的实现:国家预算(国家决算)是指国家____________。
例1、国家财政和国家预算之间的关系是()①国家财政是通过国家预算实现的②国家预算执行的结果就是国家财政③国家预算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④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三)财政的内容:1、财政收入(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____,叫财政收入(2)来源: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是主要来源,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收入形式。
(3)影响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_____,二者是____、____的关系。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
所以要增加财政收入最根本的是_____。
②分配政策: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过多,就会影响企业_______和个人_____,最终也会对_____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过少,将直接影响___的有效发挥,会降低财政对______的支持和调控力度,最终也不利于______和________。
所以,合理的分配政策既要保证__________,又促进___________和人民___________。
例2、2007年1月5日《人民日报》消息,2006年,山东省财政总收入达到4110.2亿元,增长22.7%。
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山东财政收入的增长为实现政府的职能奠定了物质基础B、山东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C、山东省制定了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了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山东财政出现大量节余,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2、财政支出(1)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_____进行____和____的过程。
(2)分类:按照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类。
这里边占首位的是_______,其____和_____支出占绝大部分,这反映了国家财政参与_____的重点。
例3、2007年3月5日是,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抚恤事业费112亿元,比上年增长47%。
抚恤事业费分别属于社会保障和财政支出的( )A、社会保险经济建设支出B、社会救济行政管理支出C、社会优抚社会保障支出D、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支出3、财政收支关系(1)节余:财政收入___财政支出。
(2)赤字:财政收入___财政支出。
(3)相等:财政收入___财政支出。
(4)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___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___,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____。
例4、2007年,中央财政赤字拟安排2450亿元,下列说法与其意义相符的是()A、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B、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较快,不应出现赤字C、适度的赤字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D、财政赤字可有效缓解我国的低通胀状态例5、2004年,我国GDP总量是13.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财政收入是2.63万亿元,增长25.7%。
2005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为9.5%,财政收入增长23%左右。
我国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1)我国财政收入持续增加的原因是什么?(2)如果我国GDP相对稳定,财政收入增速一直在20%以上,将会有什么影响?(四)财政的重大作用1、集中力量办大事(1)国家财政支持_________的建设,发挥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2)国家通过财政调节______,促进___发展。
①、国有通过对_______、____的调整和控制,促进______的合理优化;②、国家通过对_______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滞缓、资源闲置、需求不足时采取________,通过增加支出、减少税收来达到刺激需求、降低失业、拉动经济的目的;在经济过热、供不应求、物价上涨时,采取_______,通过减少支出、增加税收来达到抑制需求、降低通胀、经济降温的目的)(3)国家财政促进______的发展2、人民生活有保障(1)财政是巩固______的物质保证。
(2)财政是建立和完善__________的物质保证。
(3)财政是实现______、健全______、改善_______的物质保障。
例6、“十一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环保投资预计1375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6%,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约1150亿元,核安全和辐射环境安全投资约100亿元,环保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投资300亿元。
材料表明财政()A、可以有效的调节资源配置B、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C、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基础例7、北京市政府逐步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资力度,城区与郊区的投资比例2003年80:20,2004年是60:40,2005年是50:50。
政府加大对农村投入是因为()A、提高农业投资占GDP的比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B、农业对国民经济主导作用不容忽视C、增加对农村财政支出能够缩小城乡差距D、发展农业吸纳劳动力是解决北京就业问题的渠道。
例8、从2007年起,我国在巩固西部地区改革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对全国1.48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落实免除学杂费政策,所需经费全部纳入预算,足额安排。
这表明,从2007年起()A、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费教育B、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C、财政收入和支出将成为我国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D、上述学杂费将要列入国家年度收支计划。
例9、2007年7月1日是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一周年。
为了修建青藏铁路,国家曾先后投资330.9亿元。
修好了这条路,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可以改变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
国家财政对青藏铁路修建起的作用是()A、青藏铁路的修建可以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B、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C、国家职能是是通过国家财政支出来实现的D、青藏铁路的修建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例10、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为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山东省政府决定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加“三农”的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免除农村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强再就业培训;健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
上述材料表明财政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知识拓展:1、财政政策(1)含义: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极其相应的措施。
(2)基本类型: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A.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其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
B.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抑制社会总需求。
其手段主要是提高税率和减少财政支出。
(3)运用财政政策: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逆风向调节,即财政政策的运用应当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反。
在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和总供给差额缩小以至平衡;在国民经济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可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的缺口,达到供求平衡。
三、课后反思1、知识体系2、自我反思必修一第三单元第八课参考答案例1、C. 例2、B. 例3、C. 例4、C.例5:(1)①财政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其作用得到最大发挥,关健是增加财政收入,它要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
②我国经济快速发展、GDP持续增长,是财政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
我国当前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也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原因。
(2)①国家财政收入越多,则支出越多,越能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从长远看,对企业和个人也有利。
②但是,国家财政收入一直增加,占社会财富过大,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和个人消费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妨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国家财政涉及国家分配、应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要综合考虑,在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6、A.例7、C.例8、D.例9、B.例10、①财政促进经济发展,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②财政用于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③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的生活必修一第三单元第八课参考答案例1、C. 例2、B. 例3、C. 例4、C.例5:(1)①财政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其作用得到最大发挥,关健是增加财政收入,它要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
②我国经济快速发展、GDP持续增长,是财政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
我国当前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也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原因。
(2)①国家财政收入越多,则支出越多,越能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从长远看,对企业和个人也有利。
②但是,国家财政收入一直增加,占社会财富过大,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和个人消费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妨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国家财政涉及国家分配、应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要综合考虑,在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6、A.例7、C.例8、D.例9、B.例10、①财政促进经济发展,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②财政用于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③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