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经济快速增长相应理论
第6章经济快速增长相应理论
(六)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 存在性问题,即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存在 着一种长期增长的可能性?
❖ 稳定性问题,即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存在 着一种稳定增长的可能性?
❖ 恢复性问题,即一个国家的经济如果偏离 正常的增长轨道,怎样才能使其恢复?
第6章经济快速增长相应理 论
第六章 经济增长理论 ❖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的演进道路。
在20世纪40年代末,哈罗德—多马模型(资本积累论)的提出奠定 了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基本框架。20世纪60年代中期,索洛(R Solow)、斯旺( T Swan)、米德( J Mead )、丹尼森( E Denison )等人提出的技术进步论,为外生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 经济增长理论)构造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但是,由于该理论是 建立在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减的基础之上,因而无法解释人类漫长的 经济增长史,其结果是这一理论在20世纪末衰落了,并在此后的一 二十年时间内几乎销声匿迹。
(三) 经济增长的特征
❖ (1)人均产量(不是总产量)的高速增长。 ❖ (2)生产率的高速增长。 ❖ (3)经济结构的变革。 ❖ (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变革。 ❖ (5)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大。 ❖ (6)世界增长的不平衡。
第6章经济快速增长相应理论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1. 经济发展:一国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表现为 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出现的社会经济的多方面变化。
❖ ⑤ 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运输和通讯) ❖ ⑥ 世界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3/4处于落后)
国际扩散特征
第6章经济快速增长相应理论
美 国 的 实 际 人 均 GDP , 18701994
第6章经济快速增长相应理论
❖ 事实1 各国在人均收入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最穷国家 的人均收入水平不到最富国家人均收入的5%
❖ 投入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 ❖ 产出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出的比例 ❖ 一般生活水平的变化:人均GDP/分配状况 ❖ 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 ❖ 文化教育状况:适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大学生比例 ❖ 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为什么春天听不到鸟叫? ❖ 2. 二者关系 ❖ 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 ❖ 一个是基础,一个是结果; ❖ 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
❖ 教材中: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其程度用增长率
表示。
第6章经济快速增长相应理论
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 ①人均产量和人口高增长。
❖ GNP的增加是最基本特征。
❖ ② 生产率本身的迅速增长。数量特征
❖ ③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是高的。(产业结构升级) ❖ ④ 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城市化)
结构特征
第6章经济快速增长相应理论
第一节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 (一)定义:
❖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71年接受诺贝尔经济奖时 曾给经济增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 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 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 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 P Romer )、卢卡斯( R Lucas )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 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生技术变化”理论,从而重新燃起了人们对 经济增长理论和问题的兴趣,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New Growth Theory)的研究热潮。
❖ 事实2 各国在经济增长率上呈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 ❖ 事实3 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率不一定是常数 ❖ 事实4 一个国家在世界人均收入分布中的相对位置并
非是永久不变的。一个国家能够由“穷”变“富”, 反之亦然
❖ 事实5 美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1.资本实际报酬率没有出现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2.收入中的资本收入份额和劳动收入份额没有出现趋势
第6章经济快速增长相应理论
(二)增长的五个阶段
❖ 4. 走向成熟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50年 1900年 1910年 1910年
瑞典 日本 俄国 加拿大
1930年 1940年 1950年 1950年
5. 大众高消费时代 追求在国外的势力和影响(军事和外交)
福利国家
消费水平提高 第6章经济快速增长相应理论
性变动. 3.人均产出的平均增长率为正且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动—
—即在美国出现了长期持续的人均收入稳定增长。
❖ 事实6 产出的增长与国际贸易规模的增长密切相关 ❖ 事实7 熟练和非熟练劳动力都有从穷国向富有国家或
地区进行移民的趋势 第6章经济快速增长相应理论
(二)增长的五个阶段
❖ 1. 传统社会 ❖ 牛顿时代 ❖ 农业为主的社会 ❖ 家庭和宗教关系在社会组织中作用突出 ❖ 2. 起飞前提条件 ❖ 社会基础资本(铁路、港口和公路)的建立 ❖ 建立使农业和贸易转到制造业成为有利可图的经济环境 ❖ 非经济的变化 ❖ 3. 起飞 ❖ 条件: ❖ 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占国民收入的5%-10% ❖ 一个或多个重要制造业部门高速增长 ❖ 一种政治、社会和制第度6章使经济增快长速增不长相断应前理论进
第6章经济快速增长相应理论
(五)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主要类型
Hale Waihona Puke 从经济史的角度考察西方国家怎样从传统的封 建社会,通过经济增长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把经济史和经济分析同丰富的数量资料结合起 来,对一个国家的增长过程进行经验研究。
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 建立经济增长模型,进行抽象的理论分析。 从制度变化的角度去解释经济增长。
表6-1 一些国家起飞阶段暂定的大致年代
国别 英国 法国 比利时 美国 德国 瑞典 日本
起飞时间(年) 1783-1802 1830-1860 1833-1860 1843-1860 1850-1873 1868-1890 1878-1900
国别 俄国 加拿大 阿根廷 土耳其 印度 中国
起飞时间(年) 1890-1914 1896-1914 1935- 1937- 1952- 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