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语言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气魄(pò)澎湃(bài)狂澜(lián)胡骑(qí)B.肮脏(kēnɡ)祈祷(shòu)哽咽(yè)燕山(yān).浊流(zhuó)阻抑(yì)曲调(tiá)铠甲(kǎi)D.炽痛(hì)亘古(ɡèn)默契(qì)可汗(kè h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机杼策勋怪诞田垄B.蚱蜢红妆阻抑祈祷.霍霍溯气懊悔赚钱D.哺育狂澜屏障山巅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A.亘古:远古谰语:没有根据的话B.污秽:肮脏的东西斑斓:灿烂多彩.怪诞:荒诞离奇宛转:(歌声鸟鸣等)抑扬动听D.炽痛:火烧的很痛标志:笔直4.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2分)(1)赏赐百千强()(2)关山度若飞()(3)双兔傍地走()(4)出郭相扶将()5.将下面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2分)(1)可汗大点兵(2)愿为市鞍马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是南朝乐府民歌。
B.《土地的誓言》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D.都德为法国作家,《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失去国土的人悲愤沉痛的心情。
7.依照要求默写。
(2分)(1)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
(2)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
(3)有关黄河的诗句(一句即可)。
8.请你把吴钧的《山中杂诗》默写下。
(2分)9.根据提示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2分)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
一个人,可以碌碌无为地虚度光阴,也可以。
10.请你说说黄河是从哪儿发,流到哪里的?黄河有多长?(2分)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回答11~21题。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了。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
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我觉得我从没有这样①听讲过,他也从没有这样②讲解过。
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③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__________身朝着黑板,__________起一支粉笔,__________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1.选词填空。
(2分)①、②处应填()A.专心B.细心 .用心 D.安心 E.耐心③处应填()A.装B.填 .塞 D.倒12.请用“‖”把第一段划分为两个层次。
(2分)13.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句中用“监狱大门”比喻,“钥匙”比喻;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是。
(2分)14.第二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2分)()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意思的递进.表示意思的转折15.韩麦尔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因为(2分)()A.因为法国语言确实是世界上最美的、最明白、最精确的语言。
B.因为学生不了解,特意强调学习法语的重要。
.是出于对祖国语言的无比热爱。
16.小弗郎士觉得老师今天讲的“挺容易,挺容易”是因为(2分)()A.韩麦尔先生讲的内容十分简单。
B.小弗郎士今天注意听讲。
.韩麦尔今天讲的特别明白。
D.小弗郎士是带着深厚的感情全神贯注地听讲的。
17.小弗郎士称韩麦尔为“可怜的人”意思是(2分)()A.对韩麦尔即将失业感到可怜。
B.对韩麦尔被迫离开阿尔萨斯感到同情。
.对韩麦尔不但成了亡国奴,而且连从事几十年的法语教学都被迫终止的处境的同情。
D.对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一种伤感。
18.这段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描写?(2分)19.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并说明其作用。
(2分)20.找出表现韩麦尔先生内心极度悲愤的词语,简要分析它的表达作用。
(2分)21.“使出全身的力量”这句话,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完成22~27题。
军刀不是军人,我却拥有一把军刀。
不是真正的军刀,却是真正的好刀。
准确地说是一件金属雕塑作品:它追摹当年喜峰口大刀队的壮烈,使金属获得物质之上的品质。
军刀出自一位军旅雕塑家之手,燕赵壮汉,宋哲元将军二十九军之后裔。
雕塑家赠我燕山刀,我赠雕塑家淮河酒,钢刀遇到酒仿佛骨骼遇血。
酒酣耳热,胆气舒张,雕塑家缓缓抽出他的作品。
砰一声插在我俩之间的桑木方桌上。
军刀闪闪晃动中,热酒在木桌上流成北方的河。
遥隔酒河,他给我讲了一则关于军刀的故事。
1933年3月,日寇占领喜峰口西侧两个阵地,企图对主峰形成迂回包围。
宋哲元将军决心把鬼子赶下山去,筹划出一个出奇制胜、静夜袭营的方案。
他秘密约请精工良匠,认真锻打五百把上品军刀,并挑选五百士兵组成大刀队。
充分准备,严格训练。
临战,宋哲元亲赴阵前送行。
巍巍长城脚下,五百男儿巍巍列队,仿佛天地之间矗起一座血肉长城。
刀柄在肩,刀身在背,硬瘦西风敲打在金属上,五百钢刀发出磔磔雷韵。
一个、一个、一个,宋哲元从五百条汉子面前一一走过。
士兵年轻得象是刚刚抽叶的红高粱,抚摩他们的肩膀,仿佛抚摩黑土地。
五百双眼睛映出一幅相同的画面:飞雪,长城,一只盘旋在长城上空的鹰。
宋哲元想,如果不是日本侵略,他们当是在垄亩间劳作?还是在学堂里习字呢?如果不是日本侵略,此刻,夕阳西下,暮色将临,五百位母亲不是正倚在五百扇门边,殷殷瞩盼着五百个孩子回家吃饭吗?可是如今……想到这里,宋哲元突然停下了脚步。
为什么停下脚步,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只是觉得,面对这个士兵有话要说。
大额头,方嘴唇,一幅聪慧与质朴的自然组合——宋哲元心怦然一动。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回答:“报告军长——一班班长侯万山。
”他问:“你身上背的是什么?”回答:“报告军长——是大刀。
”他问:“背着大刀去干什么?”回答:“报告军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他问:“不简单,还是个诗人。
在家读过书?”回答:“报告军长——临上轿扎耳眼:我们队长现教的。
”他问:“队伍明天就要出发,有话要说吗?”一听这话,侯万山热泪簌然涌出,砰的一声他给宋哲元跪下了。
宋哲元冷峻如铁:“你是男子汉吗?”侯万山仰面作答:“报告军长——是男子汉。
”宋哲元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抗日军人!”侯万山站起含泪作答:“我侯万山别无牵挂,只是家有一个临产之妻,如果我壮烈了,孤儿寡母能得军长的体恤,我也就死而瞑目了。
”听完,宋哲元认真望着侯万山那双闪烁在大额头和方嘴唇之间的眼睛,之后,蓦然转脸作狮子吼:“军务处!”军务处长高声报告:“在!”宋哲元说:“把侯万山的话记下,也把大刀队全体官兵的要求记下。
”说完面对侯万山也面对他的五百壮士,久久,久久,只轻轻讲了一句:“你们放心去吧。
”之后,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下,立成一座雪人。
喜峰口战役,侯万山牺牲在长城脚下的罗峪中。
目击者说,他一人砍死七个鬼子,直到军刀卷刃。
遵照诺言,宋哲元对烈士遗愿一一妥作安排。
他派人到侯万山老家。
接烈士的妻子和一对刚刚出世的双胞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家里,还请两个奶妈哺育幼婴。
他对部下郑重交待:侯万山的孩子就是二十九军的孩子,就是我宋哲元的孩子。
这两个孩子一个叫宋记峰,一个叫宋记峪,作为对喜峰口和鸭峪的纪念。
18岁后,他们还跟随他们的父亲,改姓为侯。
我问:“从哪里得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他答:“家父所言——他当时是二十九军军务处的副官,侯万山的遗嘱,是他接的。
”说到这里,雕塑家连喝三瓯,热泪顺着面颊落下,滴滴溶进桑木桌上那条北方的河。
军刀兀自孑立,磔磔闪动冷峻的光。
22.给中加点字注音。
(2分)怦()簌()23.中画线句子所作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24.侯万山用古诗回答将军的问话,与诗句相关的历史故事是什么?中侯万山引用此诗是什么意思?(4分)25.倒数第三段在中的作用如何?(3分)26.谈谈你对全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3分)27.概括全意思。
(4分)三、写作(40分)28.夏明翰烈士曾写过一首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人。
80年代云南前线流传着这样的诗: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针对上面两首诗的思想内容联系本单元几篇现代,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参考答案一、1.D 2. 3.D4.(1)有余(2)过(3)跑(4)外城5.(1)皇上大规模征兵;(2)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6.A7.(1)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无长兄。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8.山际见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9.(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以让生命发出光辉10.发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北麓,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
二、(一)11.①B ②E ③12.……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13.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法国语言掌握祖国的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14.A 15. 16.D 17.18.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
19.转拿使一连串的动作写出了韩麦尔先生的痛苦心理,倾注了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
20.“脸色惨白”或“他哽住了”写出韩麦尔先生对侵略者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韩麦尔先生的沉重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感情。
21.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希望,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
(二)22.pēnɡ sù23.烘托出征前的悲壮气氛,揭示了五百壮士为保卫长城,保卫家乡血战沙场的意义。
24.荆轲刺秦王。
表达了一个军人为抗击日本侵略甘愿.精品文档.献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5.打消读者引起的怀疑,增加真实性,更打动人。
26.写出了军刀威严的气势,借此歌颂中华民族不甘外族侵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照应全,突出中心。
27.由金属雕塑品追述了与之有关的故事,表现中华儿女不甘外族侵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