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个人作业答案管理会计作业第一章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教材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第一部分客观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管理会计又称作( A )。
A.内部会计 B.责任会计 C.控制会计 D.财务会计2、现代管理会计是以( A )为核心的。
A.预测决策会计 B.责任会计 C.控制会计 D.成本会计3、管理会计在主体范围上( A )。
A.分为多个层次 B.只有一个层次C.不以企业内部责任单位为主体 D.与财务会计一样4、在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管理会计又可称为( C )。
A、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B、外部会计C、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D、责任会计(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可以是( ABCD )。
A.企业 B.车间 C.个人D.分公司2、管理会计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规划会计 B.决策会计 C.控制会计 D.业绩评价会计3、下列各项中,属于现代管理会计内容的有( ABC )。
A.预测决策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C.责任会计D.预算会计(三)判断题1、既然企业会计中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那么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同样适用于管理会计。
(错)第二部分计算分析题(本章无)第二章管理会计基本方法之一—变动成本法第三章管理会计基本方法之二—变动成本法(教材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第三章变动成本法、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原理中贡献边际概念)第一部分客观试题之一——成本性态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 B )。
A.变动成本总额 B.单位变动成本C.变动成本的总额与单位额D.变动成本率2、固定成本是指业务量在( A )内变动,其总额仍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A.相关范围 B.一定时期 C.初始范围 D.中间范围3、固定成本是与( B )相联系的成本。
A.特定产品 B.特定期间 C.特定方法D.特定业务量4、在管理会计中,成本是按( C )分类的。
A.经济职能 B.成本的可变性 C.成本性态 D.成本的固定性5、酌量性固定成本降低可以采取( B )方式。
A.相对降低单位固定成本 B.降低固定成本总额C.降低产量 D.降低销量6、在各类固定成本中,能够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降低其总额的是( B )。
A.约束性固定成本B.酌量性固定成本C.半固定成本 D.单位固定成本7、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A )。
A.最高的业务量B.最高的成本C. 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D. 最高的业务量或最高的成本(二)多项选择题1、“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耗用生产工资费用500元”则此500元是( AB )。
A.变动成本 B.产品成本 C.直线成本 D.固定成本2、下列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特点的有( AD )。
A.总额的不变性B.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C.单位额的不变性D.单位额的反比例变动性3、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应当具备的特征有( BC )。
A.总额的不变性B.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C.单位额的不变性D.单位额的变动性4、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导致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性态均具有以下特点,即( ABC )。
A.相对性B.暂时性C.可转化性D.不变性(三)判断题1、成本性态是恒定不变的。
(错)2、成本性态分析是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的前提。
(错)3、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费一定属于固定成本。
(错)4、酌量性固定成本是企业管理当局可以改变的。
(对)5、固定成本是指单位成本中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一部分成本。
(错)6、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管理当局可以改变的。
(错)7、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中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一部分成本。
(错)第一部分客观试题之二——变动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包含( C )。
A.变动成本 B.固定生产成本 C.变动生产成本 D.全部生产成本2、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B )。
A.营业毛利B.贡献边际C.营业利润D.期间成本3、在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中的是( C )。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固定性制造费用D.变动性制造费用4、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最终应当在利润表中列作( B )。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 D.直接成本5、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3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12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广义营业利润之差为( B )。
A.12000B.18000C.42000D.300006、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6000元,该期产量为2000件,销售量为1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D )。
A.0B.2000元C.6000元D.8000元(二)多项选择题1、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应当包括( CD )。
A.变动性制造费用B.固定性制造费用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主要区别在于( ABCD )。
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B.期间成本构成不同C.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D.提供信息用途不同3、按照变动成本法的特点,在特定条件下,产品成本总额应当随着产品的产量成正比例变动,这些特定条件包括( AB )。
A.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B.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不变C.固定销售费用总额不变D.财务费用总额不变4、下列各项中,与导致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不为零没有任何关系的因素包括( ABCD )。
A.单价B.销售量C.变动生产成本D.固定非生产成本(三)判断题1、在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对)2、在相关范围内,不论各期产量是否相等,只要销售量相等,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期营业利润都必然相等。
( 错)3、与变动成本法相比,全部成本法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
(对)4、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只要销量相等,变动成本法下净利就相等。
(对)5、当产销绝对平衡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等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 错)6、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出现不为零的利润差额,只有可能性,没有必然性。
(对)第二部分计算分析题之一——成本性态分析习题2-1:以下是天安制造公司经常发生的各种费用项目:项目成本分类直接材料间接材料公司的电话费机器用的润滑油费用工人的加班计件工资生产设备按平均年限法计提的折旧直接人工间接人工销售人员的招待费坏帐损失广告费拥有车队按行驶里程计提的折旧要求:请判断上述哪些属于制造成本?哪些属于非制造成本?哪些属于变动成本?哪些属于固定成本?哪些属于混合成本?答案:项目成本分类直接材料变动成本(制造成本)间接材料混合成本(制造成本)公司的电话费混合成本(非制造成本)机器用的润滑油费用混合成本(制造成本)工人的加班计件工资混合成本(制造成本)生产设备按平均年限法计提的折旧固定成本(制造成本)直接人工变动成本(制造成本)间接人工混合成本(制造成本)销售人员的招待费变动成本(非制造成本)坏帐损失混合成本(非制造成本)广告费固定成本(非制造成本)拥有车队按行驶里程计提的折旧变动成本(非制造成本)习题2-2:南方公司2008年1至6月发生的维修费用资料如下:月份业务量(件)混合成本(元)1 5 1402 4 1203 6 1704 7 1905 9 2306 8 235要求: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
答案:b = (230-120)/(9-4) = 22a = 120-22·4 = 32Y = 32+22X第二部分计算分析题之二——变动成本法习题2-3:南方公司2008年销售量为8000件,变动成本总额为40000元,单位贡献毛益3元,利润9000元。
请计算2008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和固定成本。
已知x=8000,bx=40000,cm=3,P=9000,求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解:px - bx - a = Pp*8000 - 40000 - a = 9000b*8000 = 40000 b = 5p - b = 3 p = 8 a = 15000px = 8*8000 = 64000习题2-4:假定吉利公司2005年只生产A产品,资料如下:摘要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合计期初存货0 0 2000 0 当期生产量6000 8000 4000 18000当期销售量6000 6000 6000 18000期末存货量0 2000 0 0成本资料单位产品成本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成本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成本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售价:1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固定成本总额:24000变动生产成本4 4 4变动生产成本4 4 4 固 4 3 6元;变动推销管理费用没有;固定推销管理费用总额6000元定生产成本单位产品成本8 7 10单位产品成本4 4 4要求:按两种成本计算法编制三年收益表,并分析利润差异。
答案:(1)全部成本法摘要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合计销售收入60000 60000 60000 18000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0 0 14000 0+生产成48000 56000 40000 144000—期末0 14000 0 0存货48000 42000 54000 144000 销售成本12000 18000 6000 36000 销售毛利推销管6000 6000 6000 18000 理费用6000 12000 0 18000 税前净利(2)变动成本法摘要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合计销售收入60000 60000 60000 180000—变动生产24000 24000 24000 72000 成本—变动推销0 0 0 0 管理成本贡献毛益36000 36000 36000 108000 —期间成本:固定生产成24000 24000 24000 72000固定推销管6000 6000 6000 18000 理成本税前净利6000 6000 6000 18000习题2-5:已知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其有关资料如下:生产量为2000件,销售量为1800件,期初存货为零;贡献边际率为60%;原材料为6000元,计件工资为4000元,其他变动性制造费用每件0.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2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每件0.2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总额为300元。
要求:(1)根据给定的贡献边际率确定售价。
(2)按两种方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3)按两种成本法编制利润表(4)说明两种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不同的原因答案:(1)单位变动成本=(6000+4000)/2000+0.4+0.2=5.6(元/件)单价=5.6/(1-60%)=14(元/件)(2)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6000+4000)/2000+0.4+2000/2000=6.4(元/件)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6000+4000)/2000+0.4=5.4(元/件)(3)利润表如下:(1)全部成本法:职能式利润表摘要金额销售收入2520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0+生产成本12800—期末存货1280销售成本11520销售毛利13680销售及管理费用660税前净利13020(2)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摘要金额销售收入25200—变动生产成本9720—变动销售及管理费360 用贡献毛益15120—期间成本:固定生产成本2000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300税前净利12820(4)因为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中包含固定生产成本200元(2000/2000×200),其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成本就比变动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生产成本少200元,故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比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多200元.习题2-6:华远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有关资料如下:项目1997 1998期初存货量0 A本期生产量900 1000本期销售量900 900期末存货量0 B固定生产成本100000 C200000 D营业净利(按变动成本法)要求:1、将上表中ABCD数据填上2、计算1998年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3、采用利润额简算法,计算1998年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利润差额4、利用利润差额计算1998年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净利答案:1、A=0, B=100, C=100000, D=2000002、100000/1000*100 = 100003、10000 – 0 = 100004、200000 + 10000 = 210000第三章管理会计基本方法之二:本量利分析法(教材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原理)第一部分客观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56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