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20闵行二模). 若直线10ax by ++=的方向向量为(1,1),则此直线的倾斜角为 3(2020松江二模). 已知动点P 到定点(1,0)的距离等于它到定直线:1l x =-的距离,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4(2020黄浦二模). 若直线1:350l ax y +-=与2:210l x y +-=互相垂直,则实数a 的值为4(2020宝山二模). 已知双曲线2222:1x y C a b-=(0,0)a b >>的实轴与虚轴长度相等,则C的渐近线方程是4(2020奉贤二模). 已知P 为双曲线22:1412x y Γ+=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点,1F 、2F 分别为Γ的两焦点,若12F PF ∠是直角,则点P 坐标为5(2020闵行二模). 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10,母线与轴的夹角为30°,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5(2020青浦二模). 双曲线22144x y -=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是6(2020金山二模). 已知双曲线2221x y a-=(0)a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20x y -=,则实数a =7(2020黄浦二模). 已知双曲线22221x y a b-=(0a >,0b >)的一条渐近线平行于直线:210l y x =+,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直线l 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8(2020徐汇二模). 已知直线(2)(1)30a x a y ++--=的方向向量是直线(1)(23)20a x a y -+++=的法向量,则实数a 的值为8(2020浦东二模). 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x =±,且右焦点与抛物线24y x =的焦点重合,则这个双曲线的方程是9(2020闵行二模). 已知直线1:l y x =,斜率为q (01q <<)的直线2l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0(0,)B a ,过0B 作x 轴的平行线,交1l 于点1A ,过1A 作y 轴的平行线,交2l 于点1B , 再过1B 作x 轴的平行线交1l 于点2A ,⋅⋅⋅,这样依次得线 段01B A 、11A B 、12B A 、22A B 、⋅⋅⋅、1n n B A -、n n A B , 记n x 为点n B 的横坐标,则lim n n x →∞=9. 一个水平放置的等轴双曲线型的拱桥桥洞如图所示,已知当 前拱桥的最高点离水面5米时,量得水面宽度30AB =米,则 当水面升高1米后,水面宽度为 米(精确到0.1米)10(2020虹口二模). 已知1F 、2F 是椭圆222:13x y C a +=(3a >点O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椭圆C 的一个交点为M ,若1212||||MF MF MF MF +=-uuu r uuu u r uuu r uuu u r ,则椭圆C 的长轴长为10(2020金山二模). 若点集22{(,)|1}A x y x y =+≤,{(,)|22,11}B x y x y =-≤≤-≤≤,则点集12121122{(,)|,,(,),(,)}Q x y x x x y y y x y A x y B ==+=+∈∈所表示的区域的面积是 11(2020青浦二模). 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均在抛物线2x y =上,其中一条边所2ABC 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之和为12(2020奉贤二模).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两点(,1)A m -,(2,1)B -,2m <,点A 在抛物线22y px =上,F 为抛物线的焦点,若2||||6AB AF +=,则m =12(2020普陀二模). 设双曲线222:1x y aΓ-=(0a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点M 在Γ的右支上,向量是(1,)d a =u r 是直线1F M 的一个方向向量,若124F MF π∠=,则Γ的焦距为12(2020金山二模). 设n ∈*N ,n a 为(2)(1)n n x x +-+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162m t =-+,t ∈R ,1222[][][]333n n n na a a b =++⋅⋅⋅+([]x 表示不超过实数x 的最大整数),则22()()n t b m -+-的最小值为12(2020杨浦二模). 已知抛物线1Γ与2Γ的焦点均为点(2,1)F ,准线方程分别为0x =与5120x y +=,设两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则直线AB 的方程为12(2020黄浦二模). 点A 是曲线22y x =+(2y ≤)上的任意一点,(0,2)P -,(0,2)Q ,射线QA 交曲线218y x =于B 点,BC 垂直于直线3y =,垂足为点C ,则下列结论: (1)||||AP AQ -为定值2 (2)||||QB BC +为定值5;(3)||||||PA AB BC ++为定值52;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13(2020静安二模). 方程222980x xy y -+=的曲线C 所满足的性质为( ) ① 不经过第二、四象限;② 关于x 轴对称;③ 关于原点对称;④ 关于直线y x =对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13(2020普陀二模). 对于抛物线,“方程24y x =”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2”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13(2020虹口二模). 已知抛物线24y x =上的点M 到它的焦点的距离为5,则点M 到y 轴的距离为( )A. 2B. 4C. 5D. 613(2020松江二模). 若O 为坐标原点,P 是直线20x y -+=上的动点,则||OP 的最小值为( )A.B. C. D. 213(2020宝山二模). 抛物线24y x =的准线方程是( )A. 2x =-B. 1x =-C. 18y =- D. 116y =-13(2020金山二模). 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为1111:0l a x b y c ++=,2222:l a x b y c ++0=,那么“11220a b a b =”是“两直线1l 、2l 平行”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14(2020崇明二模). 若抛物线28y x =的焦点F 与双曲线2213x y n-=的一个焦点重合,则n 的值为( )A. 1-B. 1C. 2D. 1315(2020闵行二模). 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过其焦点F 的直线交此抛物线于M 、N 两点,交y 轴于点E ,若1EM MF λ=uuu r uuu r ,2EN NF λ=uuu r uuu r,则12λλ+=( ) A. 2- B. 12-C. 1D. 1- 15(2020杨浦二模). 设1F 、2F 是椭圆22194x y +=的两焦点,A 与B 分别是该椭圆的右顶点与上顶点,P 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O 是坐标原点,记2122s OP F P F P =-⋅uu u r uuu r uuu r,在动点P 在第一象限内从A 沿椭圆向左上方运动到B 的过程中,s 的大小的变化情况为( )A. 逐渐变大B. 逐渐变小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15(2020青浦二模). 记椭圆221441x ny n +=+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为n Ω(1,2,n =⋅⋅⋅),当点(,)x y 分别在1Ω,2Ω,⋅⋅⋅上时,x y +的最大值分别是1M ,2M ,⋅⋅⋅,则lim n n M →∞=( )A. 2B. 4C. 3D. 16(2020闵行二模). 关于x 的实系数方程2450x x -+=和220x mx m ++=有四个不同的根,若这四个根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共圆,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5}B. {1}-C. (0,1)D. (0,1){1}-U17(2020静安二模). 已知抛物线2:4y x Γ=的焦点为F ,若△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抛物线Γ上,且0FA FB FC ++=uu r uu r uu u r r,则称该三角形为“核心三角形”.(1)是否存在“核心三角形”,其中两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0,0)和(1,2)?请说明理由; (2)设“核心三角形”ABC 的一边AB 所在直线的斜率为4,求直线AB 的方程; (3)已知△ABC 是“核心三角形”,证明:点A 的横坐标小于2.20(2020闵行二模).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分别为椭圆22:12x y Γ+=的上、下顶点,若动直线l 过点(0,)P b (1b >),且与椭圆Γ相交于C 、D 两个不同点(直线l 与y 轴不重合,且C 、D 两点在y 轴右侧,C 在D 的上方),直线AD 与BC 相交于点Q . (1)设Γ的两焦点为1F 、2F ,求12F AF ∠的值;(2)若3b =,且32PD PC =uu u r uu u r,求点Q 的横坐标;(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点Q 的纵坐标恒为13?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 已知直线:l y kx m =+和椭圆22:142x y Γ+=相交于点),(11y x A ,),(22y x B .(1)当直线l 过椭圆Γ的左焦点和上顶点时,求直线l 的方程; (2)点(2,1)C 在Γ上,若0m =,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3)如果原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是233,证明:△AOB 为直角三角形.20(2020松江二模). 如图,已知椭圆2222:1x y M a b+=(0a b >>)经过圆22:(1)4N x y ++=与轴的两个交点和与y 轴正半轴的交点.(1)求椭圆M 的方程;(2)若点P 为椭圆M 上的动点,点Q 为圆N 上的动点,求线段PQ 长的最大值; (3)若不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l 交椭圆M 于A 、B 两点,交圆N 于C 、D 两点,且满足AC DB =uuu r uu u r,求证:线段AB 的中点E 在定直线上.20(2020青浦二模). 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F 、2F ,其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过1F 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被椭圆C 截得的线段长为1. (1)求椭圆C 的方程;(2)点P 是椭圆C 上除长轴端点外的任一点,过点P 作斜率为k 的直线l ,使得l 与椭圆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设直线1PF 、2PF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若0k ≠,证明:1211kk kk + 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3)点P 是椭圆C 上除长轴端点外的任一点,设12F PF ∠的角平分线PM 交椭圆C 的长轴于点(,0)M m ,求m 的取值范围.20(2020普陀二模). 已知椭圆22:194x y Γ+=的左、右焦点分别1F 、2F ,上顶点为M ,过点M 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Γ交于另一点N ,过原点的直线l 与Γ交于P 、Q 两点.(1)求△2PQF 周长的最小值;(2)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 ,使得与直线MN 平行的弦的中点都在l 上?若存在,求出直 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直线l 与线段MN 相交,且四边形MPNQ 的面积1083613[,]13S ∈,求直线l 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20(2020嘉定二模). 已知椭圆2222:1x y a bΓ+=(0a b >>)过点(0,2)P ,且它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28y x =的焦点相同,直线l 过点(1,0)Q ,且与椭圆Γ相交于A 、B 两点.(1)求椭圆Γ的方程;(2)若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1,2)d =u r,求△OAB 的面积(其中O 为坐标原点);(3)试问: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MA MB ⋅uuu r uuu r为定值?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和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2020黄浦二模). 已知点A 、B 分别是椭圆2222 :1(0)x y C a b a b+=>>的右顶点与上顶点,坐标原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6,且点A 是圆222:(2)x y r Γ-+=(0r >)的圆心,动直线:l y kx =与椭圆交于P 、Q 两点. (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点S 在线段AB 上,OS OP λ=uu r uu u r(λ+∈R ),且当λ取最小值时直线l 与圆Γ相切,求r 的值;(3)若直线l 与圆Γ分别交于G 、H 两点,点G 在线段PQ 上,且||||QG PH =, 求r 的取值范围.20(2020杨浦二模). 已知双曲线222:1y H x b-=(0b >),经过点(2,0)D 的直线l 与该双曲线交于M 、N 两点.(1)若l 与x 轴垂直,且||6MN =,求b 的值;(2)若2b =,且M 、N 的横坐标之和为4-,证明:90MON ∠=︒;(3)设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E ,EM MD λ=⋅uuu r uuu r ,EN ND μ=⋅uuu r uuu r,求证:λμ+为定值.20(2020徐汇二模). 已知椭圆2222:1(0) x ya babΓ+=>>的长轴长为22,右顶点到左焦点的距离为21+,1F、2F分别为椭圆Γ的左、右两个焦点.(1)求椭圆Γ的方程;(2)已知椭圆Γ的切线l(与椭圆Γ有唯一交点)的方程为y kx m=+,切线l与直线1x=和直线2x=分别交于点M、N,求证:22||||MFNF为定值,并求此定值;(3)设矩形ABCD的四条边所在直线都和椭圆Γ相切(即每条边所在直线与椭圆Γ有唯一交点),求矩形ABCD的面积S的取值范围.20(2020虹口二模). 设双曲线2222:1x yCa b+=的左顶点为D,且以点D为圆心的圆222:(2)D x y r++=(0r>)与双曲线C分别相交于点A、B,如图所示.(1)求双曲线C的方程;(2)求DA DB⋅uu u r uu u r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圆D的方程;(3)设点P为双曲线C上异于点A、B的任意一点,且直线PA、PB分别与x轴相交于点M、N,求证:||||OM ON⋅为定值(其中O为坐标原点).20(2020金山二模). 已知动直线l与椭圆22:12yC x+=交于11(,)P x y、22(,)Q x y两不同点,且△OPQ的面积22OPQS=V,其中O为坐标原点.(1)若动直线l 垂直于x 轴,求直线l 的方程;(2)证明2212x x +和2212y y +均为定值;(3)椭圆C 上是否存在点D 、E 、G ,使得三角形面积2ODE ODG OEG S S S ===V V V ? 若存在,判断△DEG 的形状,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2020奉贤二模). 直线1:0L y +-=上的动点P 到点1(9,0)T 的距离是它到点(1,0)T 的距离的3倍.(1)求点P 的坐标;(2)设双曲线22221x y a b-=的右焦点是F ,双曲线经过动点P ,且10PF TT ⋅=uu u r uur ,求双曲线的方程;(3)点(1,0)T 关于直线0x y +=的对称点为Q ,试问能否找到一条斜率为k (0k ≠)的直线L 与(2)中的双曲线22221x y a b-=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且满足||||QM QN =,若存在,求出斜率k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2020崇明二模). 已知椭圆22:12x y Γ+=的右焦点为F ,直线x t =((t ∈)与该椭圆交于点A 、B (点A 位于x 轴上方),x 轴上一点(2,0)C ,直线AF 与直线BC 交于点P .(1)当1t =-时,求线段AF 的长; (2)求证:点P 在椭圆Γ上;(3)求证:PAC S ≤V .20(2020浦东二模).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1F 、2F 分别是椭圆222:1x y aΓ+=(0a >)的左、右焦点,直线l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且12||||AF AF +=. (1)求椭圆Γ的方程;(2)已知直线l 经过椭圆的右焦点2F ,P 、Q 是椭圆上两点,四边形ABPQ 是菱形,求直线l 的方程;(3)已知直线l 不经过椭圆的右焦点2F ,直线2AF 、l 、2BF 的斜率依次成等差数列,求直线l 在y 轴上截距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