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化合物光谱解析(紫外)

有机化合物光谱解析(紫外)


第一章 绪论
1.1 波谱法
1. 定义:物质在光的照射下,引起分子内部某种运 动,从而吸收或散射某种波长的光,将入射光强度变化 或散射光的信号记录下来,得到一张信号强度与光的波 长、波数(频率)或散射角度的关系图,用于物质结构、 组成及化学变化的分析,这种方法就叫波谱法。 2. 类别: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质 谱、拉曼光谱等。 3. 应用: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量、化学式和结构式。
1.1.2 电子跃迁的分类
(1) n—σ*跃迁 在饱和烃的含氧、氮、卤素、硫的衍生物的分子轨道 中,有一对非成键电子(简称n电子),他们除了有σ—σ* 跃迁外,还有n—σ* 跃迁;只有硫化物的勉强可以通过紫 外仪观察到,其他的仍然看不到,即是透明的(或没有吸 收)。 如: ROH n—σ* λmax 180~18 lgε 2.5 R R-N n—σ* λmax 199~200 lgε 3.4 R RSR n—σ* λmax 210~215 lgε 3.1
(2) π—π*跃迁 π电子容易跃迁到反键轨道π*上,π—π*跃
迁吸收谱带比 σ—σ* 的吸收谱带要长,一些含 孤立双键体系的 π—π* 跃迁的吸收谱带比 n—σ* 跃迁吸收带要短一些,如具有一个孤立 π 键的 乙烯吸收光谱约在 165nm,分子中如果有两个 或多个π键处于共轭关系,则这种π—π*跃迁的 谱带将随共轭体系的增大而向长波方向移动。 若n电子与π电子间未形成p –π共轭时(如 CH2=CH-CH2-O-CH3 )只能产生 π—π* 、 n— σ*、 和 σ— σ*跃迁,而不会产生n—π*跃迁。
Woodword 定则:环外双必须在共轭链上,指共轭 体系中某一双键的一端的 C 还是母体环上的某一碳。 以同环二烯为准。例:
扭曲对Woodword定则的影响 预测 a.马鞭草烯 229
实测 245.5
b.
263
256
c.
263
238.5
1.13 多烯类(Polyenes)
1.一般规律:吸收波长红移,强度增大,而且吸 收带增多 2.构型异构对光谱的影响 反式构型 顺式构型 λ max↓,ε ↓ 3.多烯炔和多炔类(Polyenes and polynes) 共轭系统增长,吸收光谱红移,波长大的吸收 变强。
c

~ hc可见 红外 无线电波
10~800nm 0. 8~1000um 1~1000m
外层电子跃迁 振动与转动跃迁 核自旋跃迁
电子光谱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谱
第一章 紫外-可见光谱
(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 UV)
1.1 引 论 紫外可见光谱:分子在不同电子能级之间 跃迁时吸收的光谱,又称电子光谱 它涉及分子中某一电子从一个分子轨道向 另一个能量较高的空轨道跃迁。
1.14 α , β 不 饱 和 酮 或 醛 的 π —π * 跃 迁 (Ketones and aldehydes; π —π *transitions) C=C—C=C—C=O ε >10000 δγ βα Woodward-Fieser-Scott定则 例: O ‖ Me2C=CHC—Me 215+2*12(β 烷取代)=239
S0(基态) S1 T1
S1(单线激发态) T1(三线激发态) S0 发出的光 荧光 S0 发出的光 磷光
1.8 发色团(Chromophores) 发色团:分子中能够吸收光的那部分电子系统 1.C-C、H2O、C=C λ <190nm(非研究部分, 因基本无紫外吸收) 2.C=O为n—π * 300nm 禁阻(因吸收弱) 3.共轭双键(为研究部分)




• 1 2 3 • 1. 215+12 ( β 烷) +18 ( ω 烷) +30*2 (延伸双) +5 (环外双)+39(同环二烯)=349 • 2.215+2*12+5=244 • 3.215+10+12+18+30+39=324 双测327nm,256nm
for
a
1. 光谱的复杂性和进入可见光的范围(λ ) 可见区: 长共轭 多环芳烃 <300nm: 两、三个双键共轭 2.吸收带的强度(ε ) 10000 ~ 20000:共轭二烯,α 、β 不饱和酮类 10 ~ 100或275 ~ 350nm:酮类(n—π *) 1000~10000: 芳环
1.11 定义(Definitions) 红移或长移:Red shift or bathochromic effect 兰移或短移:Blue shift or hypsochromic effect 助色团(auxochrome):OH 、NH2。 取代基:Substituent 如C=C本身吸收在190nm,若C=C—N,则为230nm。 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 λ max,ε 摩尔吸收系数,E百分吸收系数,
等消光点( Isobestic point ):对某一化合物在不同 PH吸收曲线上有一吸光度等值点
M 1% ε = 10 E1cm
紫外光谱中的几个经验规则:
将紫外光谱的极大吸收与分子结构联系起 来,选择适当的母体,再加上一些修饰即可 估算出某些化合物的极大吸收波长。 1.12 共轭二烯(Conjugated dienes) 1.烷基取代对吸收光谱影响的实质 C=C—C=C—C—H ζ —π 超共轭, 波长微小红移5nm 2.顺反构象对光谱的影响 构象 Conformation 构型 Configuration
1.2 电子激发能量(The energy of electronic excitation) 跃迁条件:只有光量子的能量与电子跃迁所需 的能量相同时,才会发生电子在不同分子轨道的能 级跃迁。
1.19 105 E (KJmol-1) (nm)
E hv h
c

1.3 峰的强度 Lambert-Beer定律: A=ECL E — g/100ml A=lg(I0/I ) I0—入射光, I—透射光 A=ε lc ε —mol/l 1.4 光谱的绘制(Measurement of Spectrum) 1.样品溶液 稀溶液 1mg/100ml 2.吸收池 玻璃 可见光(400~800nm) 石英 紫外(200~380nm) 3.光源 单色光 氦灯(氘灯) D 200~320nm 钨灯 W 320~800nm
1.1.3 谱带分类
(1) R带(基团型的):为n—π*跃迁引起的吸收 带,产生该吸收带的发色团是分子中的 P-π共轭体系, 如 NO2 , C=O , -CHO 等。特征是强度弱 ε<100 ,吸 收峰一般在270nm以上。 如: CH3CHO λmaxheptan 291nm ; ε 11 CH2=CH-CHO λmaxEtOH 315nm ; ε 14
1.2 分子能级 1.类别
1). 平动:分子整体的平移运动。其能级是连续变化 的、非量子化的。 2). 核的自旋跃迁:自旋量子数(I)为1/2的核,在磁 场中有两种自旋取向,一个能级高,一个能级低,低能 级核吸收电磁波跃迁到高能级时得到核磁共振谱。 3). 转动能:分子围绕重心作转动时的能量,以EJ 表 示。 4). 振动能:分子中原子离开其平衡位置作振动所具有 的能量,以Eυ 表示。 5).电子能:核外电子的能级,以Ee表示。
1.5 振动精细结构(Vibrational for structure) 是带状光谱(分子振、转动能的跃迁)不是线 状 气相,非极性溶剂中,低温 Frank-Condon原理:一般双键的伸缩振动往返一 次所需时间(2×10-4)比电子跃迁所需时间至少要大 两个数量级,因此可以近似认为,在电子发生跃迁的 过程中,核间距基本是不变的。 该原理说明一个电子受激发所包含的振动跃迁的 最大概率是在原子核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确定的。
波长单位:纳米 nm 即 10-3微米(um)
=10-7厘米(cm)=10A0(埃)
1.1.1分子轨道
(1)分子轨道概念 分子中电子的能级称为分子轨道。 分子轨道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的原子 轨道相互作用形成的。
(2)分子轨道的种类 σ- 原子轨道 都沿着轨道对称轴的方向重 叠,即“头碰头”。 π-由两个 p轨道肩并肩所形成的。 n- 未成键轨道。
(3)n—π*跃迁 π 键的一端联结含非键电子的杂原子 (O,N,S)等时,则杂原子的非键电子 可以激发到π*反键轨道,成为n—π*跃迁, 如 C=O 、 C=S、 N=O 等基团都可能发生这 种跃迁。如饱和醛、酮在紫外区可出现 2 个谱带,一个是约为 180nm 的强谱带,另 一个则出在 270~290nm 附近的弱谱带。前 者起源于 π—π* 跃迁,后者则来自 n—π* 跃 迁。
苯环有三个π—π*跃迁的吸收带
B带: λmax
230~270nm
中心为254nmε250
常为精细结构 E1: λmax 184nm E2: λmax 203nm
ε47000 ε7400
大体上上述四种谱带可以借它们的 ε 值予 以区别。 如: R带 ε值约为100(或<100) B带 ε值约为250~3000 E带 ε值约为200~10000 K带 ε值约为10000(或>10000)
(2) K带(共轭的):由π—π*跃迁引起的吸收 带,产生该吸收带的发色团是分子中的共轭体 系。特征是吸收峰强度很强,ε≥10000。 如: CH2=CH-CHO λmax 217 ε 21000 CH2=CH-CH=CH-CH=CH2 λmax 258 ε 35000 (3) B带(苯型谱带)和E带(乙烯型谱带): 均为芳香化合物的吸收带。
有机化合物光谱解析
武汉理工大学东院化工系制药工程教研室
李湘南
参考书目:
1.《有机化合物光谱鉴定》 主编:唐恢同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 2.《有机化光谱分析》 主编:张正行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年 3.《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 主编:姚新生 出版社: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年 4.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 主编:宁永成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2000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