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景观评析

校园景观评析


——建议植物品种选择
干道。校园的干道要根据走向及建筑物的排列形式使用不同的配 置手法。一般南北走向的主道。由于两旁建筑物距道路留有较宽的绿 化地,所以可用规则式配置。可选择树形优美的乔木如广玉兰、白玉 兰、柳杉、法桐等树种以等距种植作为行道树,也可种植一些花灌木 如黄杨球、海桐球、紫薇、剑麻等。沿路为防止水土流失及美化,可 配置绿篱如黄杨、刺柏等,以增加绿色空间层次。也可用封闭式的草 坪作为绿色基调,再适当点缀一些灌木,以达到整体优美的效果。
——研究现状
近几年,我国校园景观建设迎来了又一 个春天,一大批新的校园与校区正处于 规划建设之中,同时“环境育人”的思 想已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优美 的校园环境对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陶 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 康发展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当前很多校园景观设计中将植 物配置简单地理解为栽花种草, 植物景观处于喷泉、雕塑、小 品等人工景物的陪衬地位;偏 爱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 热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齐划一 的色带、球体或几何形体;或 者用大量的栽培植物形成多层 次的植物群落;或者片面强调 生态效应,将大量的成年大树 移栽到校园中。这些都是我国 现代校园植物景观配置中普遍 存在的误区。
——结论
以生态学为指导,以植物为主体,以配置为原则,建立一个完善 的、多功能的、良性循环的校园景观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 和谐发展。校园不仅对青年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同时对他 们的思想道德、情操、身心方面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校园环境建设 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陶冶情操、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促进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环境育人”。

校内小游园。这是校园内的小型“专用绿地”,是师生员工休息、 娱乐与锻炼身体的地方。这些游园一般设有花架、廊、亭、景墙及座 椅等建筑小品,还要有一定面积的硬化铺设场地和园路等。这些小游 园的植物配置宜用自然式手法,花架用不同的攀援植物覆盖;廊、亭 周围可用孤植等形式把桂花、美人蕉、紫薇、合欢、木绣球等四季变 换的花木和一些常青植物如黄杨等错落有致地配置起来,以增加绿地 内的季节景色与空间层次。
校园景观节点评析
——以植物景观为例
组员:嵇德佳 赵玉凯


纪新民
摘 要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优美的校园环境在对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陶 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 独特作用。
本次评析针对目前很多校园景观规划热潮的现状,结合一些植物 对如何运用于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中,如何使校园环境营造更科学、 更利于学校空间的发展,经过实地调查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主要事项
校园绿化作用 研究现状、问题 研究方法 建议植物品种选择 结论
——校园绿化作用
育人。花草树木孕育着生命,它向人们展示着各具特色的思想美、情 感美、意境美。景观化校园是融生态美、艺术美、科学美和社会内容 美于一体的,这样的环境能对师生员工产生凝聚、激励和导向作用, 使师生对学校产生一种归属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激发学子们奋发向 上、孜孜求学、爱国爱校的精神,引导师生的思想行为向健康、文明 的方向发展 提供多层次的交往、学习、游憩空间。景观化校园就是通过合理的规 划和植物配置,形成或静或动、风格各异的空间,满足师生学习、运 动、交往、娱乐、休闲的需要 调节环境小气候。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呼出氧气,吸收二氧化 碳,使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师生上课、实验的场所,周 围应突出安静、卫生、优美。其植物配置以树木为主,常绿树与落叶 树相结合。教学楼大门两侧可以对称布局常绿乔木或花灌木如雪松、 桧柏、龙柏、桂花、广玉兰等。在靠近教室的南侧,要布置落叶乔木, 使教室冬天可接受阳光,夏日可遮荫。在教学楼的北侧可选择耐荫性 的常绿树种,使背阴的环境得到绿化,冬季也可欣赏到生机勃勃的绿 化景观,同时还可减弱寒冷的北风袭击。
过分整洁的园林景观,失去了野趣横生的自然风貌;不讲科学的 逆境栽植,带来了难以为继的高昂代价;极度贫乏的植物材料,造成 了单调乏味的植物景观;千篇一律的设计手法,形成了如出一辙的园 林景观。
——研究方法
通过对本地校园景观的长时间实地调查和华中地区植物种类考察 分析及研究,结合多所学校景观绿化对校园绿化植物配置实践作初浅的 探讨;并根据校园的景观规划方案,把植物科学的、有机的进行搭配, 使其在校园内形成各种植物群落,达到美化校园的目的。实现如何使校 园环境景观营造得更科学、更有利于优美的校园空间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