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理论
16
案例:国有经济中的“搭便车”
*
经营者的“搭便车”行为 公家付费私人消费 职工的“搭便车”行为主要表现在: 利用公家的工具干私活;在第一职业的时间内从事第二职业; 来自上级的“搭便车”行为 主管部门可凭借手中的权力“搭”国有企业的“便车” ,方式多种 多样,如借用、摊派、报销、占用及赞助等。 来自其他经济主体的“搭便车”行为 挂靠国有企业,或打着国有企业的招牌从事个体、私人经营。 与国有企业合作,或借用国有企业的技术,或借用国有企业的信誉, 或借用国有企业的商标等。 其他经济主体通过给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甚至职工一点好处,以便得 到更多的好处。
8
公共产品的类型*
从消费属性上分: 公共物质产品:如基础设施、广播电视、邮政 通信、交通运输、路灯、公园等; 公共精神产品 :如教育、公安、国防、科研 等。 从消费空间上分: 全球性公共产品:如京都议定书; 全国性公共产品:如国防、外交; 地方性公共产品: 如共品的需求分析*
或
MSB MBi MB j MSC
j 1
11
n 1
三个消费者从安全保障中获得的边际效益
边际 效益 MB1 MB2 MB3 ∑MB 保安数量 1 300 250 200 750 2 250 200 150 600 3 200 150 100 450
*
4 150 100 50 300
2
第3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
四、准公共品 1. 准公共品的概念及类型* 2.准公共品的供给 (1)拥挤性公共产品:政府融资为主,但要收费 (2)俱乐部式公共产品:私人提供,政府补贴* 3.案例分析: (1) 教育应界定为什么产品?* (1) 田亮事件*
3
案例分析
2002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某市110指挥中心接到一个 电话。对方说,他是一个工人,因前一天晚上加班太 累,不想起床,但肚子饿了,指挥中心能否派一辆警 车帮他代买早点,并到家门口。 考虑到公安部曾经许愿:有事找110,有困难找警察。 该市110指挥中心最后还是派警察帮这位工人买了一 份早点。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市民议论纷纷。有人认 为,这件事体现出警察与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也有 人说,警察这样做是不务正业。 请根据公共经济学的知识评析警察的这一行为。
4
本章结束
谢谢!
5
公共品的特征*
效用的不可分性: 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共同受益,共同消 费。如国防,外交。 受益的非排他性: 不能将拒绝支付费用的人排除受益范围 之外。(技术上无法排除或排他成本很高) 消费的非竞争性: 任何消费者对其消费不影响其他消费者 的消费。(ƏMC/ƏQ=0)
6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划分的标准*
12
纯公共品的最佳产量*
边 际 效 益 (元)
450
E
MC=AC=MSC
200 150 100
0 3
D=∑MB =MSB MB1 MB2 MB3
保安数量
*
13
林达尔均衡理论*
QB A 承 担 的 税 金 比 例 H1 H* E A QA B G1 G* G2
14
A B B 承 担 的 税 金 比 例
第3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
二、纯公共品的需求分析 1.私人品的需求分析* 2.纯公共品的需求分析* 3.纯公共品的配置效率分析 * 市场提供:无效率(个体理性) 合作提供:可实现有效供给(集体理性)
1
第3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
三、纯公共品的供给 1.自愿捐献或成本共同分担供给公共品* 2.林达尔均衡理论* 均衡条件难以满足* 公共品很难通过市场得到 3. 搭便车问题* 有效供给 4.现有的解决办法及局限 办法:政府强制性融资(税收) 局限:可能存在政府失灵 * 5.公共品的生产*
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程度: 1.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纯公共品 2.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和可排他性:俱乐部产品
准公共品
较低的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池塘资源
3.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私人品
7
公共品的类型
从特性上分: 纯公共品是严格满足非竞争和非排他条件的产 品。如国防、公安等; 准公共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程度较低的产 品。如在俱乐部产品(公共游泳池、图书馆) 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可以轻易地排他;公 共池塘资源(草原、湖泊、河滩沙场)消费上 具有竞争性,但难以排他。
均衡条件*
1.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披露可从公共产品或服务 中获得的边际效益的大小; (不存在隐藏动机) 2.每一成员都清楚了解其他成员的嗜好及收入状 况,甚至清楚地掌握任何一种公共产品或服务 可能给彼此带来的真实边际效益。 (不存在隐藏可能) 15
搭便车问题
定义:所谓“搭便车”是指某些人或某些团体在 不付出任何代价(成本)的情况下而从别人或社 会获得好处(收益)的行为。 “搭便车” 的根源: 产权界定不清 外部性 公共产品在技术上难以分割 “搭便车” 的后果: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经典案例:公地悲剧 三个和尚没水喝
P DB P1 D A P0 0 QA E SS ∑D QB Q 0 Q MB MB0 MBB MBA 0 Q0 QA Q ∑D DB DA E SS
私人品的需求:水平相加
纯公共品的需求:垂直相加
10
纯公共品的配置效率分析
纯公共品资源配置实现帕优的条件:
MSB MBi MSC
i 1 n
17
政府失灵*
原因:
1.政府的能力是有限; 2.政府获得社会公众需求的信息往往不完全 ; 3.社会需求偏好加总困难; 4.消费者因难以预期将来利益而只顾眼前利益 ; 5.部分政府官员可能存在短期行为和资源浪费行为; 6.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和责任追究机制;
表现:
个人交纳的税款与其从消费公共产品过程中所 获得的边际效益不完全一致。
18
公共产品的生产*
形式:
直接投资生产 产权分割(如让渡受益权) 慈善激励 -
19
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求解助学贷款难题
材料一:
我国高等学校实施教育收费以来,为了解决贫困生的教 育经费及生活问题,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应运而生。这是一个 涵盖国家政策、福利、教育和金融的复杂混合产品,目的是 帮助高校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具有明显的政策性特征,但本 质上属于商业性贷款,而且是一种以信用方式提供的个人教 育消费信贷。从1986年实施至今,助学贷款制度已经被 证明对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 是2004年6月实施新政策、新机制以来,国家助学贷款 资助金额和资助人数超过了以往5年的总和,至2006年 同金额19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