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调研报告
总结及经验借鉴:
①规划方面:现代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 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的配套设计,都必须以改善人 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②细节设计方面:应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以及与建筑物的相互呼应; 注重不同植物的相互补充、配合;注意发挥绿化在整个生态小区其他更深 层次的作用,比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声、消除毒害物质和杀灭细菌 等;甚至从视觉和心理上能消除精神疲劳。 ③房屋构造方面:应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需要,注意节约 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关系交往的需求。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小组成员: 宋菁菁 徐锐 汪玲
目录
调研分析
案例分析
调研分析
龙湖地产---葡醍海湾
项目简介: 龙湖葡醍海湾位于北 37°。 龙湖葡醍海湾项目位于 山东烟台滨海道,北临 大海,与国家4A级风景 区养马岛隔海相望,距 烟台机场约25分钟车程。 南邻城市景观大道,向 西直达烟台市中心及政 务区,向东连通烟威高 速。
小区的道路交通系统与绿地系统
小区的道路系统采用人车流的形 式,大部分的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 是不交叉干扰的,小部分地区人行 道和车行道虽然在同一路面,但还 是有专门的步行道让出来给人走, 保证了行人的安全。道路网结构大 体上为“三横三纵”,纵道都是为 过河而用的,并且大部分的纵道只 能走人,也是景观和环境都俱佳的 线型空间。走在木头铺制而成的过 江小道,后山前水的布局,使得迎 面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加之滨江 而立的别墅群,桥上的景观就显得 更加惬意了。 从总的方面来看,小区的绿化是 以滨江栈道为主轴,各个步行道以 主轴为中心,向外围拓展,形成一 个类似树枝状的绿地骨架,山体水 体以及组团种的绿地则是填充其中 的肌肤,而多种多样的植物便是构 成大环境的基本细胞。以步行道为 线,将各个组团为点连接起来,构 成了一条绿色步行轴。 在小的方面,小区的绿化做的非 常的到位,覆盖了上中下所有的空 间。上面出了山地本身的一些吸引 人们向上看的目光外,二层廊道挑 台的一些绿化也在吸引着人们的眼 球;中间在以绿色植物为主的色调 中,零星的点缀着一些开不同颜色 的树种,景观层次显得十分丰富。
幼儿园位于整片居住区的偏 中心南部,靠近主入口。 方便绝大部分业主使用。 但靠近主入口不够安静, 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社区会所位于整个社区 中心,丰富居民生活。 形成社区中心广场。
案例分析
广州万科·四季花城
项目简介
万科四季花城位处广州金沙洲, 是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域 占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总体 建筑面积约为44.7万平方米, 总体住户为3900户左右,容 积率为1.0 规划及景观设计:国际著名规 划设计机构美国SWA SOM 建筑方案设计:澳大利亚DBI 香港兴业广东省院 项目分为四期开发
A地块景观规划 --中央水系
A地块景观规划
坡地小镇&样板 区
人工沙滩&无边 际水池
中央山地&果 岭区
中央湖景& 四 季花厅 生态园&芦苇 荡区
烟台海天四季花城小区调研报告
1 2
小区外部环境分析
社区的社会性 基地交通环境分析
提 纲
3 4
5 6 7
居住建筑布局
建筑设计
空间设计与利用
公共建筑现状
一、小区外部环境分析
④休闲健身方面:根据社区人群、文化和社会特点及所存在的健康问题, 制定和实施个人、社区的保健计划,并对实施成效作出评价和改进。
谢谢观看
四、居住建筑布局
1、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
(1)住宅组合整体采用混合式布置,每一期住宅 组团各自功能分区明确,组团用地范围明确 (2)住宅建筑群平面排列较为规整,空间组合上 则采用了高低、长短、疏密的对比手法 (3)从日照通风方面分析,结合地形采用不同的 分布方式,长短高低建筑结合布置
小区建筑分区布局示意图
小区外部环境示意图
基地周边的学校
永铭中学
烟台大学 莱山区实验小学
基地周边的医院
毓璜顶医院莱山分院
东区中医医院
二、社区的社会性
1、人口规模与构成 (1)从年龄将海天 四季花城定位为中青 年居住小区 (2)从职业组成看, 小区业主主要由收入 处于中等偏高的人群 组成 2、用地性质与结构 (1)住宅用地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海天四季花城位于莱山区新苑路与桐林路交汇处,北面紧邻凤凰山公园, 向东数百米是迎春大街,向南约100米为港城东大街。项目总占地面积为 20.58万㎡,总建筑面积22.58万㎡,容积率1.097,绿化率高达48%.小 区配套齐全,配有幼儿园、会所、托老所、卫生站、市场等。 海天 四季花城以中心集中绿化带结合曲线型道路构成小区主要结构框架,采用 传统的组团式布局方式,同时结合了基地的地形变化特点形成各具不同空 间景观特色的六大组团——金色池塘组团、红色年代组团、中心花园组团、 涵碧山庄组团、积溪台组团、蓝月湾畔组团,以此作为项目景观一大亮 点;规划还结合主入口设置南北向入口景观轴,小区主入口正对的是一条 南北向的步行景观轴线,由入口广场、跌水走廊、钟塔、景观桥及中心 广场组成;还包括花廊、跌水廊、广场、游戏场等众多景观设施。 项目共分三期开发建设,由多层、小高层、高层及联排别墅组成,其中 一期开发11栋5层多层和9栋11层板式小高层,共20栋楼。即将开发的一 期建筑面积约为7.75万㎡,住宅户型面积从50—160㎡不等。
建筑的结合方式
一期位于东北侧,含广阔的水域堤岸及3号山丘,建筑形式以多层和情景洋房相结合,利用水岸 设滨水码头、景观式商业街、依山会所,建筑空间已街区方式为主,重视轴线的开放式景观, 形成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借景。 二期位于基地东南侧,建筑形式既有滨水的情景洋房,又有多层及小高层,高度控制由内向外 逐渐升起,符合人的居住心理,形成了环境的和谐在一二期分解处设小区主入口,通过商业与 绿化的引导至内湖岸形成优美的景观轴。二期沿弧形的步行景观带,与湖光山色形成渗透。 三期位于基地西南侧,充分利用山地建筑氛围,设多层、小高层及叠加式别墅和联排别墅,沿 街住宅尽量避免道路对建筑的干扰。中心景观以山坡茂密的森林迎合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 四期位于基地景观资源最丰富的北侧,湖光山色相依,水体、山丘一线形成美丽的峡湾景观, 此处设置拼合及叠加式别墅,分为山顶别墅、山间别墅、滨水别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并设 专用道路引入,形成高尚社区。景观以幽静、闲情为主题,有世外桃源之趣。商业、会所、小 学、幼儿园分布合理,既方便利用,又保证互相独立。
缺点1:地下空间的设计上,没有充分利 用绿化下的地下空间,而小区内停车场严 重不足,导致绿地被严重破坏
七、公共建筑现状
文化:欧陆风情文化下沉广场,四季花城曲艺会所 休憩:水系绿带、秋水广场 商业服务:时代广场、怡家超市、时尚生活馆、大型 综合超市、小区内宾馆 金融邮电:小区配套银行、邮局、中国银行
基本情况概述
小区的总体规划设计为国际著名规划机构 美国SWA SOM负责,占地面积为14.26hm2, 总建筑面积为18.85万m2,其中住宅建筑 面积为15.53万m2,共划分为10个建筑组 团,容积率为1.15,绿地率为35%,总户 数为1565户,总停车位达到1330辆,小区 内还包括有商业广场、学校、休闲运动场 所、会所、社区医疗健康服务中心、邮电、 市政公交等完善齐全的配套设施。建筑形 式分为多层、小高层、情景洋房、 Townhouse,主力户型以二房(68~ 72m2)、小三房(88~90m2)和三房 (107~109m2)为主,并辅以少量的情景 洋房,户型的布局科学合理、平面功能完 善、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环境。小区内环 境的建设除了原生植被、天然山景、水景 外,还精心搭建出精致的园景、小品,构 筑出小区内树影婆娑、风景宜人的浓厚的 城郊休闲环境韵味,为居民创造出居于山 水之间,享受健康生活的丰富动人的环境 空间体验。
(3)道路用地
(4)公共绿地
三、基地交通环境现状分析
优势:分小区级、组团道路和宅间小路 :道路 人车分流方面不再强调绝对的人车分流,更多 的强调的是人与车的和谐共处 。 劣势:停车场严重不足,导致小区内部车辆乱 停现象,甚至停在草坪上,严重破坏小区内绿 化环境,严重干扰到小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
优势分析:居住区道路不仅满
五.建筑设计
(1)建筑外立面稳重、明 快 ,建筑体块高低错落有 致,层次分明
(2)建筑材料选用品质感 及使用时效较强的石材与瓷 砖,立面颜色运用含蓄内敛 的浅色调暖色系
(3)在技术、节能方面, 建筑外墙采用外隔温处理, 窗户采用隔音效果好的玻璃
• 六.空间设计与利用
优点1:内部空间十分宽大,保证居 住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优点2:住宅入口空间及套型入口空间 设计开敞,作为楼体中积极的缓冲空间, 不仅保障了人们生活上的便捷性及私密 性,同时也促进了住户交往
足了进出居住区的人行和车行交 通需要,还保证了各种基础设施 (如市政管线、照明灯柱)和绿 化的合理布置。
劣势分析:严重不
足的停车场不仅影响居 民的正常生活;更加严 重的破坏了小原本就不 多的绿化环境
停车方式
停车场停车
路边停车
通风与采光
在被问到业主住宅的采光和通风怎么样的问题上, 统计数据显示,92%业主选择采光通风很好,95% 选择采光通风好。 通过该数据数据表明,海天四季花城在住宅的 通风采光的设计上达到了绝大部分业主的认可。 而住宅的通风采光也是业主选择住房的最基本的 选择因素。也是评判一个小区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规 范的标准之一。
总平面图
地形地貌及规划特色
• 四季花城周边有109万平方米的生态公园,小区内则是由伴城湖、天雨湖、影月湖、提香山、影月山、伴城 山、悦景峰、华景峰、湘景峰形成的三山三峰三湖的自然景观。三湖三山三峰的相互融通相互辉映使得小区 的地形地貌显得非常丰富,同时也为小区的规划设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经过规划后,一条东西走向的湖边 栈道把地块分为南北两大块:北面为若干座小山和三个连通的湖泊,其中一座小山规划为山顶公园,其他小 山则规划建环山的Townhouse和情景洋房,西侧地块将建多层洋房和小高层;南面地势较为平缓,相对却少 了地形上的变化和水体的楔入,但通过将水体引入到若干重要节点,还是营造出了很好的视觉景观,组团式 的多层洋房正是在这些重要节点上展开的。通过多条亲水栈道和亲水平台的巧妙应用,在内部境上营造“亲 水”的居住氛围,迎合广州人“喜山好水”的居住喜好,也为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提供了很好的设计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