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卒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脑卒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脑卒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产生的观察及护理,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护士根据脑卒中并发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保证护理质量的目的。

结果:脑卒中并发症有肺部感染35例;下肢静脉血栓47例;便秘29例,尿路感染13例。

结论:有效的康复护理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保障,有效预防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脑卒中;并发症;预防;护理
脑卒中(stroke)又称脑中风或者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1]。

脑卒中多为中老年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功能障碍,病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这些因素极易引起压疮、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便秘、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掌握脑卒中的护理程序,提前考虑到脑卒中易出现的并发症,有针对性的对脑卒中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神经内科2012年收治脑卒中124例,其中男89例,女35例,年龄42~92岁。

脑出血60例,男40例,女20例;脑梗死40例,男30例,女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男12例,女12例。

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呕吐、四肢无力、呼之不应等。

2 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2.1 压疮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2]。

压疮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痛苦和医疗成本,影响原发病的治疗,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对可能发生压疮的患者,与其将来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治疗成本治疗压疮,不如采取护理干预预防压疮。

无法自主改变体位是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独立因素,对卧床的患者按照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3],得分≤18分,立即采取措施并上报科室护士长和护理部,护理部主任下临床指导护理,并进行检查、反馈。

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元的平整、干燥、无渣。

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立刻更换,用清水擦洗干净,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使用气垫床,根据患者皮肤情况每小时翻身2~6次,骨突处进行按摩。

加强患者营养。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解释压疮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无一例压疮发生。

2.2 肺部感染
有研究表明,环境污染、误吸、意识障碍、呼吸道的侵入性操作、长期卧床等是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4]。

针对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肺部感染率。

保持病房清洁,空气流通,地面、墙面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湿式清扫两次;物体表面擦洗两次。

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

病房定期进行消毒。

患者进食时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糊状食物为主,进食要细嚼慢咽,咽完一口,再吃一口。

卧床的患者进行进食,要把床头抬高30°,头偏向喂食者。

指导患者做鼓腮、磕牙或空吞咽动作;有误吸高危者,尽早留置鼻饲管。

指导患者保持口腔清洁,给予口腔护理,根据口腔pH选用口腔护理液,一般常用复方氯已啶含漱液和硼砂溶液。

鼓励患者做腹式缩唇呼吸训练及咳嗽锻炼。

协助患者翻身并拍背。

痰液粘稠嘱患者多喝水,并给予患者雾化吸入,雾化液常用蒸馏水或0.45%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复方甘草合剂等;进行体位引流,有气管切开的患者,可采用氧气持续雾化。

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气切的患者,气切伤口每天至少换药一次,保持伤口敷料及固定带清洁、干燥。

对咳痰无力者,进行吸痰,严格无菌操作,一根吸痰管只吸用一次。

一次性储胆瓶每日更换;患者病情平稳,给予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协助患者被动或主动活动,患者洗漱、饮食、大小便,都要坐起,每天至少5次以上,每次坐的时间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主;患者病情允许,可转移到轮椅上,以缩短患者卧床时间。

通过采取预见性护理,使肺部感染率下降,有35例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

通过遵医嘱留取痰标本做药敏实验,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用相应抗生素,加强氧气雾化及吸痰,有28例患者治愈;7例患者由于基础病加重死亡。

2.3 下肢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是神经内科护理的重点和难点。

因神经内科疾病本身和治疗要求的原因,神经科的患者通常存在肢体活动受限,这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如深静脉置管、介入手术后、呼吸衰竭、肥胖、肺部感染、老年等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5]。

患者病情稳定,应协助患者做被动和主动活动,指导患者咳嗽和深呼吸,嘱患者做肌肉伸缩运动,抬高下肢,使用弹力长袜、间歇性充气加压及电针治疗,以加快血液循环。

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常用低分子肝素钠、华法林、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使用抗凝药物治疗时,注意出血情况,一旦有牙龈、皮下出血现象,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有47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及药物治疗,37例患者治愈,10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患者死于肺栓塞。

2.4 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每周2~3次,大便量少,≤30 g,硬结,解大便费力。

便秘主要是由于纤维素和水分摄入不足,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慢,而影响粪便的排出。

嘱患者多喝水,多食富含纤维素的绿色蔬菜和水果,如血糖正常,清晨可喝一杯蜂蜜水,平时常吃些芝麻,起到润肠的作用。

病情平稳,指导患者做提肛动作,饭后半小时顺时针按摩腹部,以增加胃肠道蠕动。

尽量早起床活动。

有29例患者出现便秘,通过药物治疗时可口服酚酞片,开塞露塞肛,必要时通便灌肠。

患者能解除便秘现象。

2.5 尿路感染
嘱患者多喝水,清淡饮食,勿吃辛辣食物。

对尿失禁的患者,使用尿不湿垫,男性患者也可以用男性尿袋,患者大小便时要立即擦洗干净,保持会阴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对留置有导尿的患者,要做好尿道口的护理,每日2次,每2周更换导尿管,遵医嘱进行膀胱冲洗,有尿急、尿频、尿痛时,遵医嘱留尿标本做尿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

留置导尿的患者,有13例出现尿路感染,通过治疗。

痊愈。

2.6 肌肉的废用性萎缩
在卒中的急性期末开始康复训练,必然使患者长期卧床,在老年人生理机能趋于退化不足的情况下,加之长期卧床而出现废用综合征。

肌肉的废用性萎缩是废用综合征常见的一种[6]。

患者病情早期,采取良肢位,病情稳定,给予被动和主动的功能锻炼。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强调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患者的微小进步,给予鼓励,并请康复成功的患者进行现场接触是介绍。

以增强患者的信心。

遵医嘱与电针治疗、机械锻炼。

3 结果
有肺部感染35例,下肢静脉血栓47例,便秘29例,尿道感染13例,其中7例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加重死亡,3例死于肺栓塞。

4 讨论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并且正趋向年经化。

近几年统计,我国脑卒中的患者死亡率719/10万,年发病率为217/10万,高于西方国家,全国每年脑卒中发患者数逾越150万人,致残率约86.5%[7]。

随着人们对脑卒中并发症的认识加深,广大医护工作者已认识到脑卒中并发症发生的普遍性和一定程度的必然性。

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患者身体及精神上的痛苦,增加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增加治疗成本。

护士是与患者及其家属接触最密切的医护工作者,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丰富的医学护理知识,较好的沟通能力。

在护理过程中,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保持良肢位,进行科学、适宜的康复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脑卒中并发症的早期临床表现,进行积极的治疗护理干预,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提高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袁玮,张瑞丽,刘丽华,等.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压力与护理对策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7(43):637.
[2] 朱冬梅.含银抗菌敷料治疗Ⅲ、Ⅳ期压疮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9(24):29.
[3] 石虹.临床护理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49.
[4] 黄茳祾.脑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1,12(17):4397-4398.
[5] 刘华华,章悦,沈蕴之.抗凝治疗预防脑出血后静脉血栓栓塞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1,12(17):4405.
[6] 朱镛连.神经康复学[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34.
[7] 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8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