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



好的 1.问题有研究价值
研究 2.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课题 3.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的特 点 4.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5.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问题)
选题价值论证 课题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状况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论证
的基 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内容框架的科学性)
2)根据假设的内容,设计具体的方案手机数据,进一步验证假设
3)有利于研究者对变量进行有效控制,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
假设的主要类型
依据假设的形成分归纳假设、演绎假设和研究假设
依据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分描述假设、解释假设和预测假设
教 育 文 献 的 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 第
1,考察 教育问题 的立足点,即研究的起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 求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则以伦理 道德教育为主
2,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 究并形成理论
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4,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形成不 同的思想观点。
3.教育理论的形式化、证明和评价的一般认识论原理
4.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新方法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育 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
1·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回答的问题:发生了什么)

教育 研究
四种研究水
2·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回答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 象)

3·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回答的问题: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
究区别于自 ②研究的周期较长。
然科学、思维 ③针对性、实践性强。
科学研究的 独特性
④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教育科学研 究方法和方 法论涉及到 的主要课题
1.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结构模式,研究程序、方 法、手段以及应遵循的逻辑和方法论规则
2.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各类方法的含义、理论基础、 操作步骤、适用范围以及使用时应考虑的条件。
四、系统方法作为一种综合性方法
P52 教育 1)通过教育实验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对教育理论进行: 鉴别→筛选→改造→提炼
实验 →完善
在教 2)促进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育理 论发 3)对引进借鉴的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加以 检验→改造→变通→综合→创造
展中 4)使教育理论具体化以应用于教育实践提供操作程序
★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C-20C 初)经验论的代表培根,唯理 论的代表笛卡尔。具体表现
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 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 2,教育研究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糅合在一起的,形成了 以分析为主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 研究风格,即归纳法和演绎法

⑤预测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回答
的是“将会怎样”的问题)
3.按研究方法分
①历史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遗忘时间段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 有助于解释目前时间和预测未来事件
②描述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 关现实研究的问题
③相关比较研究:相关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相关或用于与预测,比较 研究按一定标准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分析,从而得出符合 客观实际的结论
特点:教育研究中直观性的程度减少,抽象化的程度提高,逻辑思维方法的高度发 现代 展 教育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与多元性 科学 研究 1)对教育的生物学理解,由此产生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教育与 的基 发展观 本思
2)行为主义理解------------------------------斯金纳的工具制约论方法 路
的重
要作


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问题
四 教育 2)学科建设中需要的问题

研究 3)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映出来的种种矛盾 研
究 选题 4)从日常观察中发现问题
的主 课
要来 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 题

源 6)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

7)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并的课题
3)符号学理解---------------------------------信息论方法
4)文化学理解---------------------------------解释学方法、社会学方法等
5)心理学理解---------------------------------人本主义研究方法
6)生物学理解---------------------------------社会生物学方法
门制定教育政策和提高教育质量
育科 学的 发展
2,教育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核心:教育规律】
3,教育研究能够增强研究者的能力,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中重 要战略措施。
书 P44
我国教育研究模式的基本特 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总结
点 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
③教育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研究脱节,与自然哲学研 究脱节
2.按研究目的功能和作用分
①基础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回答的是“为什么” 的问题)
②应用研究:用于应用和检验理论,评价它在教育解决实际中的作 用。(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③发展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策略。(回答的是“如 何改进” )
教育研究方 法的基本类
④评价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收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 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
文献 索的基本过 搜索阶段
检索

加工阶段(剔除假资料,评价资料的适用性)
的基
本过 教育文献检 顺查法—按时间范围,时间发生、发展时序
程及 索的主要方 逆查法—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
主要

引文查找法(跟踪法)
方法
综合查找法(综合采用上述方法)
现代信息技 1,脱机检索
术在教育文 2,联机检索,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由中心计算机、数据库、检索终端
将发生同样现象吗)
方法 的分
4·理论研究水平(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回答的问 题:发生了什么)

1.按适用范围和概括程度分
?适用于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方法:具体点科学方法论
?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系统科学方法 等
?适用于一切科学研究领域的哲学方法论:唯物论和辩证法
第一 节
3,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使教育研究方法论在科 学化进程上前进了一步
4,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 验方法”
影响教育研 1.哲学认识论与教育研究
究及其方法 发展的基本
因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总是与哲学认识论相互渗透、合为一体,研究 教育必须把教育问题放在哲学思想背景下加以考虑,才能做出比较 合理地考虑
第 一 章 第一 教节 育 教育 研 科学 究 研究 方 方法 法 的界 的说 概 述
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①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为导向。
②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 供检查的指标。
教育科学研 究方法的特
③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搜集可靠的 资料数据。
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
1)系统方法作为一种综合性方法,强调整体性、综合性观点注重从整体上研究事 物的结构、层次等
2)系统科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描述事物发展的内部机制和规律的研究方法论—— 结构方法
3)以信息论观点和方法研究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作为信息传递和转换到过程, 达到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控制

④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它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
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因此,方法本身是可辨认
的,运用过程和研究结果是可检验的,研究结果要回到实践中检验。
⑤创造性:对原有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 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
教育科学研 ①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3, 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 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
动态陈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
专题研究报告等,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
教育文献的 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电子信息检索系统 主要分布
分析和准备阶段 教育 教育文献检
④实验研究:目的在于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出无关因素的干扰, 从而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
第三 节
教育 研究 与教
教育研究在 1,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
教育科学发 展中的重要
作用
?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科技意识,人才观,全面发展 观】
?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并为教育行政部
3.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教育研究
?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正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基础和 根本动力
?教育的特点规定和制约着教育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
?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研究方法间的相互关系
1)教育家们在他们的教育理论中蕴含着相应的方法论
2)不同教育的观点,在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同时,将形成各种不同
第一 一、提高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预见性 节
2,格式和内容安排,包括绪论、历史发展状况与评价、当前研究状况和评价、趋 势展望、研究改进建议和参考文献
教 教育 教 育 观 察 的 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