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复习PPT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复习PPT课件


基础篇
第一节
单质 性 物理性质 质 化学性质


用 途 制 取
氮气
氧气 氢气 金属 (共性) 铁
从铁矿石中将铁 还原出来的方法 实验室制法 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
基础篇
第二节
氧化物
[知识能力要求] 1.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2.能利用电解水实验来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 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 3.知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 掌握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 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4.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 系;知道铁锈的形成、成分和除锈方法,知道二氧化 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5.记住常见一些氧化物的颜色,如:氧化铜、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等。
基础篇
第一节 化学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式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 (2)组成物质的元素质 量比 (3)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 计算时的注意点:
(1)正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2)正确 计算有关量,如相对分子质量、某元素的质量 分数等; (3)计算格式应规范。 2.有关纯度的计算
基础篇 第二节
[知识能力要求] 1.掌握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质量分 数之间的计算; 2.掌握溶液的稀释与浓缩,相同溶质的不同 溶液相混合等过程中的计算。
存在氢氧 化钙
基础篇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化学实验
常见仪器及其基本操作 气体的制备
第三节
物质的检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础篇 第一节 常见仪器及其基本操作
[知识能力要求] 1.知道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试管、滴管、酒精 灯、烧杯、量筒、集气瓶、漏斗、长颈漏斗、托盘天 平、玻璃棒等的名称、识别和用途。 2.知道常见药品的保存、标识和使用,实验室安 全常识及发生事故的简单处置和环保常识。了解重金 属的危害。 3.学会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药品的称量,酒 精灯的使用与加热,玻璃仪器的洗涤,仪器的连接与 装配,溶液的配制和稀释,掌握浓硫酸的稀释,装置 气密性的检查,溶解、过滤、蒸发、固体的洗涤等重 要的实验基本操作。
镇江市网络同步助学平台
专家系列讲座
九年级化学
上学期辅导
同学们,当老师提问或请同学 们练习时,你可以按播放器上的 暂停键思考或练习,然后再点击 播放键.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复习
主讲
单位
王俊义
镇江市第三中学
审稿 镇江市教研室 姚建军
学习目标 讲座内容介绍 基础篇 提高篇
学习目 标
1.复习巩固上学期有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基础篇
[知识能力要求]
第四节
溶 液
1.初步掌握溶液和乳化的概念,认识溶液的特征。 通过实验认识水溶液的一些性质。
2.认识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水是常用的溶剂。 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以及相互转化的 条件。学会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 的溶液的配制。 3.认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认识溶解度的涵 义及应用。了解溶液、溶解性、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
典型例 题
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C:H:N=1:4:1 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C、H、N、O四种元素 C.偏二甲基肼和N2O4都属于化合物 D.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D
基础篇
第二章 元素及化合物知识
第一节 第二节 单 质
氧化物
基础篇
[知识能力要求]
第一节


1.知道氧气、氮气、氢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掌握 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的方法,了解氧气的工业制 法。 2.了解金属的性质,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 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 法;知道常见金属矿物;了解铁的冶炼方法,知道 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 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 单的判断,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基础篇
第二节 物质的分类
基础篇
第三节
[知识能力要求]
1.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 联系,能够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 实质。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 认识到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3.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如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 的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基础篇
第二节
[知识能力要求]
气体的制备
掌握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原理、 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和药品、 操作步骤(包括仪器的组装顺序和操作顺序)和 检验(或验满、验纯)等基础知识。了解氢气的 制备。
基础篇
第二节
药品
氧气 方案1: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方案2:高锰酸钾
气体的制备
化学反应原理
基础篇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计算
[知识能力要求] 掌握化学反应中有关物质质量及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 (或反应物)的质量。 2.含一定量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 成物的相关计算。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 计算。 4.初步掌握简单的化学反应式的叠加、根据反应关 系式进行计算。 5.能运用图表、图像给予的数据、曲线的变化进行 初步定量分析、计算。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基础篇
第三节 [知识能力要求] 4.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 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 的一些现象。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5.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 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学会正确书写简单的 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计算。
基础篇
第三节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质量守恒定律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燃烧的条件 催化剂的特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分类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溶液
基础篇
第一节
[知识能力要求]
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碳、氢、 氧、氮等元素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 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 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 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初 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知道原子可以结 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没有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
(“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4)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 是:Ca(OH)2(固体)+ 2NH4Cl(固体)
加热
CaCl2 +2H2O+2NH3↑
实验室制取氨气,若选择A装置,应该将此装置如何改动?
溶液的有关计算
基础篇 第二节
计算类型 1.基本计算 依 据
溶液的有关计算
内 容 计算式 ω =(m质/m液)×100% =[ m质/(m质+m水) ]×100% m1×ω =[m1+m水]×ω 2
溶质的质量分 m水、m质、 m液及ω 互换 数的概念 稀释前后溶质 溶液加水稀 的质量相等 释计算
2 .稀释计算
基础篇
第四节 溶 液
不饱和溶液
①加溶剂 ②升温
饱和溶液
①降温②加溶质③蒸发溶剂
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 天的太空飞行,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中又有重大突破,发 射“神舟飞船”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 ,氧化剂[N2O4 ],发射时反应可写为: (CH3)2N-(NH)2+2N2O4=3N2↑+2CO2↑+4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的检验
2.理解二氧化碳的检验和吸收的区别;
3.学会用实验方法检验碳酸盐; 4.会判断几种特殊颜色的物质。
基础篇 第三节
1.几种气体的检验方法
物质 H2 在试管口点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点燃,淡蓝色火焰,用干燥的 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会出现水雾。
物质的检验
O2
CO2
验满: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入容器口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检验: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容器内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入容器口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熄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排水法改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基础篇 第四章 化学计算
第一节 化学式的计算
第二节 溶液的有关计算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计算
基础篇 第一节 化学式的计算
[知识能力要求]
1.在了解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关系 的基础上,掌握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能在理解化学式涵义的基础上,计算化合 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3.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式的逆运算,能运 用化学式进行一些巧算。
基础篇
第一节 常见仪器及其基本操作
一、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
请同学们阅读并总结教材142-143页的内容。 二、常用的实验装置 固体与固体加热制备气体、固体与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 固体与液体加热制备气体、过滤、蒸发、简单的量取气体体积、 气体的除杂、气体的干燥等。了解简单的实验装置的改进及评 价。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 三、实验室安全常识 请同学们阅读并总结教材146-147页的内容。
(3)某同学对它作了一系列的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不能 作干燥剂 问题一:小纸袋中的物质 取足量小纸袋中固体 能否继续作干燥剂使用 放入烧杯中,加入适 量水,触摸杯壁 问题二:猜想变质后的物 质可能是 。 Ca(OH)2
温度不变 变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