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课 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课 型:新授课 课 时:3 累计课时:35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教 具:学具袋、多媒体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布艺手工劳动吗,会做什么呀?看我们布艺小组同学做的书信袋,既环保又实用,多么有创意。

多媒体出示信息窗2的第一幅图:兴趣小组的同学用2米布做书信袋。

一个小书信袋需要51 米,一个大书信袋需要52米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问: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出问题:2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 引导学生自己观察。

师:要求2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就是求2米里面有多少个51米。

怎样列算式?生:512÷师: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就是:2里面有几个51。

2、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5个51,2里面就有(2×5)个51。

也就是1010。

3、那么2米布能做几个大书信袋?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果。

522÷=2×25=5 从而我们也可以得出:2除以25也就是2乘25的倒数。

4、教学绿点部分。

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算式的意义和算法。

比较“512÷” 、“522÷”和“54524÷”,他们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归纳总结: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的第1题。

2、自主练习的地2—4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然后集体订正。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2、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3、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应注意什么? 五、作业:自主练习第5、6、7题。

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分数512÷=2×5=10 522÷=2×25=5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课 题: 一个数除以分数 课 型:练习课 课 时:4 累计课时:36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教 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一、第2题。

本题是应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这道题可以用一种数量关系解决两个不同的问题。

二、第6题。

本题是一道用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相互订正。

重点巩固用“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

三、第7题。

本题是一道辨对错题目,通过纠正题中错误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总结计算分数乘除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第8题。

本题是一道用分数除以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要通过独立完成练习,了解学生用“路程÷时间=速度”关系列式的水平,通过交流巩固分数除法意义。

五、第9题。

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组织讨论,明白为什么分数除法会出现与整数除法不同的现象,即如果被除数小于1,商就大于被除数;如果除数大于1,商就小于被除数;如果除数等于1可,商就等于被除数。

加深对分数除法的意义的理解。

课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课型:新授课课时:5 累计课时:37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加深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解答含有分数的简易方程的技能,为今后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复习准备2=女生人数,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老师这里有一个等量关系式:全班人数×5解的?谁能画一个线段图帮助同学理解这个等量关系式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仿照上面列几个等量关系式吗3①第二小组有6人,是第一小组52②大熊猫的寿命约20年,想当于猩猩的5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看看布艺兴趣小组在活动中遇到那些数学问题(多媒体出示情境图)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 第一小组计划做多少个蝴蝶结?把其他学生提出的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下节课再解决。

2.解决问题(1)画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学生尝试画图,指名板书。

从图中可以看出,根据“8个蝴蝶结占计划的52” 这个条件,引导学生讨论。

生:由分数乘法的意义得:计划做的个数×52=已做的个数单位“1”在本题中是个未知量,由此可以列方程来解答。

我们来解设单位“1”为X 。

根据数量关系式来列出方程。

师板书:解:设第一小组计划做x 个蝴蝶结。

X ×52=8X ×52÷52=8÷52X =8×25X =20答:第一布艺小组计划做20个蝴蝶结。

师:通过线段图,我们可以得出数量关系式: 第一小组的人数×43= 第二小组的人数现在大家独立完成此题。

二、巩固练习1、P70第2题。

先领学生画线段图,写出数量关系式,说一说谁是单位“1”。

计划?个已做8个已做的占计划的522、第3题。

回答后,再说一说等量关系式 3、第5、6题。

让学生说一说等量关系式?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自主练习第1、2、3题。

板书设计: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解:设第一小组计划做x 个蝴蝶结。

X ×52=8X ×52÷52=8÷52X =8×25X =20答:第一布艺小组计划做20个蝴蝶结。

课 题: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课 型:练习课 课 时:6 累计课时:38教学目标:熟练掌握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加深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解答含有分数的简易方程的技能。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 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一、第4题。

本题是一道比较大小的题目。

学生已经探索出分数乘法中积和因数的关系和分数除法中商和被除数的大小关系。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对这些关系进行回顾,再进行判断。

交流时,让学生说清判断的思路,以便进一步提高比较的灵活性。

二、第8、9、11、12、15、16题。

这些题都是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可以让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根据已学知识,找出等量关系,在列方程解答。

订正时,主要了解等量关系的把握情况。

三、第13题。

本题是根据线段图列算式的题目。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线段图独立解答。

交流时,重点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第14题。

本题是一道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交流时,要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对两个小题进行对比。

五、第17、18题。

本题是综合利用分数乘除法的题目。

练习时,让学生先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和订正,全面了解学生应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为后面复习打下基础。

课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课型:练习课课时:7 累计课时:39教学目标:熟练掌握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加深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解答含有分数的简易方程的技能。

教学重点:加深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加深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1、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4.(1)黄花的朵数相当于红花朵数的56是红花的朵数.(2)黄花朵数的74.一件上衣多少钱?2、一条裤子75元,是一件上衣价钱的53、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小新家种桃树5棵,梨树9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几分之几?4、五年级同学参加登山活动,男同学有36人,女同学有9人。

(1)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的几分之几?(2)女同学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3)男同学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5、王师傅生产200个零件,经检验有2个不合格,合格的零件个数是零件总数的几分之几?6、一本书有72页,小军已看了53页。

看过的页数占全书的几分之几?剩下的页数占全书的几分之几?7、码头上有两堆货物,第一堆有29吨,第二堆有32吨。

第一堆货物的质量是第二堆的几分之几?第二堆货物的质量占总质量的几分之几?课 题: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应用题 课 型:新授课 课 时:8 累计课时:40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解答分数复合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解答分数复合应用题。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解答分数复合应用题。

教 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今天布艺小组的同学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准备节日礼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出示信息窗的内容:布艺兴趣小组用6米布做了一批帽子,每顶帽子用布52米。

将这些帽子的32送给了幼儿园。

谈话:仔细观察画面,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观察画面,从中寻找数学信息。

2.交流,明确解题思路。

生会提出“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这个问题,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谈话: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解题思路呢? 生思考后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因为送给幼儿园的帽子占这些帽子的,所以,要求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应先求出6米布能做多少顶帽子。

求6米布能做多少顶帽子,就是求6米里面有几个 米应该用除法来算。

而求送给幼儿园的帽子有多少,就是求帽子总数的 是多少,应该用乘法来算。

可以分步来求,也可以列综合算式求。

3.解决问题。

谈话:明确了解题思路,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列式计算呢? 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进行独立列式。

4、组织交流谈话:谁能给大家讲解一下你的求法分别选择分布求法和综合算式的学生进行讲解。

板书:先求出一共制作了多少顶帽子? 6÷52=15(顶)再求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15×32=10(顶) 综合算式:6÷52×32在对比分列式与综合式的过程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