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备课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的实物,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测量某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提高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教学难点:体积及体积单位概念的建立。
教具:多媒体、实物模型。
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法课时数:13课时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课型:新授课课时:1 累计课时:7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的实物,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清晰的几何表象2、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信息窗1中各个实物],问:你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吗?看到这些物体,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二)探究研讨,学习新知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
[让学生分组讨论]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指名演示给全班同学看。
生踊跃发言,投影归纳: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
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师生共同归纳: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问:它叫什么?长方体有几个顶点?(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问: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投影出示)(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
(投影显示)长方体是由()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围成的()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相对的棱的长度()。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小组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想一想:(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投影显示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3、用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研究一下正方体的特征。
(1)总结一下长方体的特征(2)我们是怎样研究长方体的?你能用这种方法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吗?学生分小组活动。
(3)总结:面棱顶点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自主练习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五、作业:自主练习第5、6、7题。
板书设计: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面棱顶点长方体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教学后记: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课型:练习课课时:2 累计课时:8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清晰的几何表象2、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1、判断①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
②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③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④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⑤有三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2、用铁丝焊成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24分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4、说一说,把两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有几种拼法?5、用1根长88分米的铝条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框架模型,这个模型的长12分米,宽6分米.可以焊多高?6、动动手: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型:新授课课时:3 累计课时:9教学目标:1、结合实物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在操作、理解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操作和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表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多媒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展开的教具教学方法: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信息窗二,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思考]问: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我想知道这两个盒子民开各是什么形状?我想知道盒子展开后6个面共多少平方厘米?等等)(二)探究研讨、学习新知: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盒子,将它的6个面展开,看看各是什么形状?[学生动力操作,提示学生对照实物,并充分发挥想象来完成。
]注意展开前长方体纸盒的每个面在展开后是哪个面。
为了便于对照,可以在展开前的每个面上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
(多媒体进一步动态展示长方体的展开过程。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师:展开的这个图形的所有面的大小就是盒子的表面积。
通过观察课件和动手操作实物模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吗?2、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怎样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请你借助长方体模型,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完成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方法。
生测量、计算、小组交流。
可能的方法:解法(一):(是分别算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后算总和。
)6×5+6×3+5×3+6×3+6×5+5×3解法(二):6×5×2+6×3×2+5×3×2解法(三):因为长方体6个面中分别有3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是先算出上、前、左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6×5+6×3+5×3)×2 问: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我们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了,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尝试计算,注意引导学生用合理方法求出正方体的表面积。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自主练习1、2、3题。
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四)小结: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五)作业:自主练习第3、4、5题。
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6×5+6×3+5×3+6×3+6×5+5×36×5×2+6×3×2+5×3×2(6×5+6×3+5×3)×2教学后记: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课型:练习课课时:4 累计课时:10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性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数学思维的乐趣.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算法。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填空(1)长方体或正方体()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如果分别用a、b、h表示长方形的长、宽、高,S表示长方形的表面积,那么长方体的表面积S表=______;如果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S表示正方体的表面积,那么S表=______。
(3)把一个表面积是90平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
(4)两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
(5)物体在拆、拼的过程中,表面积()。
2.判断(1)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是长×宽+长×高+宽×高。
()(2)正方体的棱长增加2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4倍。
()(3)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那它的表面积就扩大8倍。
()(4)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这两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
()二、作业1.选择题。
(1)做一个长方体抽屉,需要()块长方形的木板。
A.4B.5C.6(2)在下面的各图中,()可以围成正方体。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
A.扩大2倍B. 扩大4倍C.扩大6倍(4)至少()个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A.4B.6C.82.建筑工地上堆放着一堆水泥,叠成长10m、宽6m、高1.5m的长方体。
要把这堆水泥遮住,至少要用多大的塑料布?3.一段方钢,它的横截面是正方形,周长2dm,方钢的长是6dm,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型:练习课课时:5 累计课时:11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在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长、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查缺补漏1、你会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吗?2、课件出示:你会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吗?①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练习,师巡视,指导学困生,指名板演。
②汇报时板演学生要讲清算理。
③比较不同算法,择优。
3、下个月我女儿要过生日了,为此我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
我觉得打个包装就更漂亮了。
可是,至少要买多大一张包装纸呢?你能帮我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吗?(出示课件)①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发现不同算法及时请学生板演。
②汇报时要讲清每种算法的解题思路,同时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更简便。
(二)综合练习,巩固提高。
1. 出示课件:化工厂要建一个长方体蓄水池,计划在蓄水池的外部涂蓝色的涂料,在内壁及底面贴瓷砖,则涂颜色部分的面积是指()的面积之和,贴瓷砖的面积是指()的面积之和,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指()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