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好地质公园的关键陈安泽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摘要:作者作为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主要起草人和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评审专家组成员,最近主持评审了15个《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其中有4个《规划》第一轮没有通过,其他多数需进行重大修改,因此感到做好《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故此撰写该文,以供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各国家地质公园及其上级人民政府、各规划单位,在选择《规划》编写承担单位和编制、审查、批准、发布《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时作参考。
本文共分选择《规划》承担单位的原则,《规划》编制的重点及技求要求,严格把好《规划》形式审查关和《规划》评审、批准、发布四大部分。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规划;地质遗迹;公园地质博物馆;公园科普电影馆中图分类号:P5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671-2552(2010)08-1253-06地质通报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第29卷第8期2010年8月Vol.29,No.8Aug.,2010今年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National Geopark of China )面世10周年。
10年来中国的地质公园从无到有,从2000年第一批的9个国家地质公园,到目前已拥有139处国家地质公园,44处取得建设国家地质公园资格的地质公园,还有22处世界地质公园和上百处省级地质公园,从数量上已经是一个地质公园大国,超过了全球各国地质公园的总和。
从地质公园所含地质遗迹的种类看,各种地质类型应有尽有,充分体现了中国地质条件的多样性。
从地理分布看,除澳门外,全国各省(包括台湾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都已建立了地质公园。
我们可以高兴地说,一个地质品类多样、管理级别有序、分布面广的中国地质公园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了。
随着地质公园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地质公园知名度的日益提高,社会公众、地学界、旅游界、园林界……对地质公园在建设和管理上的要求也日益增高。
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地质公园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重数量发展到重品质的提高,从疏于管理到加强管理,从公园建设要求不够规范走向各项建设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新阶段。
在新的阶段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管理和建设工作是制订《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公园具体管理者(地质公园管理处、局)用以建设本公园的依据,是各公园管理者应该严格遵守的“公园宪法”,是公园上级管理部门,即各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各地质公园的依据。
也可以说《规划》既是各公园近期、中期、远期各项建设的目标和建设项目的计划书,也是公园上级管理部门考核各公园建设成绩的准绳。
因此编制一个好的《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是建设好、管理好地质公园的关键。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论述编制一个合格《规划》的必备条件,这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各公园管理处(局)、各公园上级地方政府、各规划编制单位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选择一个能编制好《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的承担单位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家级公园,是公园中的一个新类型,更关键的是,它是以地质科学为特色的科学·地质遗迹·收稿日期:2010-07-27;修订日期:2010-08-06作者简介:陈安泽(1933-),男,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会长,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评委,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顾问。
早年从事岩石学研究,著有《火成岩结构构造图册》等。
1980年起从事旅游地学研究,著有《旅游地学概论》等,是中国地质公园开发建设的倡议者,现从事地质公园地质研究。
E-mail:chenaz@地质通报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2010年公园。
这就要求编制单位不但应该具有编制国家级项目规划的资质,还要具有编制地质公园规划综合考察报告的经历,即具有配套的地质人才,两者缺一不可。
美国是建立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最早的国家,管理公园《规划》工作的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
该局为了统一全国国家公园规划编制的标准和质量,特别在丹佛建立了“美国国家公园规划中心”,所有国家公园的规划必须由该中心编制,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美国国家公园规划的质量和水平,保证了美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这就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学习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经验的主要原因。
由于某些原因,中国至今尚未建立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中心,各地质公园的规划也无统一的规划单位去编制,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影响了地质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在过去的10年中,许多部门(地质、地理、旅游、风景园林、高校、规划院所……)都积极参与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编制和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绩是应该肯定的。
在国土地质部门也涌现出一批专门从事地质公园工作的单位,或大部分精力为地质公园服务的组织。
这些单位或面向本省或面向大区承担过多个地质公园申报、规划,公园地质博物馆建设,科学解说系统编制……有一定的经验。
他们的优势是熟悉地质科学和地质公园的特殊要求,在选择《规划》编制单位时要优先考虑他们。
这些单位的长处是地质专业强,不足之处是规划专业弱。
相反,具有编制风景园林规划和旅游规划资质的规划院、设计院、专业公司,他们的长处是规划专业强,如公园范围界定、功能区划分、结构与布局、发展目标、游客容量及旅游业发展、基础工程、游览设施、居民调控、土地利用与协调、经济发展引导、经费概算、图件编制(除地质图、科学导游图外)等,都是他们的强项。
这些都是公园规划的重要内容,只有具备规划专业知识和资质的单位才能达到公园规划编制中上述编制内容的要求。
但是,他们的短处是缺乏地质人才,缺少编制地质公园特有专项规划的经验。
如果选择这些单位承制,必须要求他们和具有地质公园工作经验的单位或地质专家合作。
选择规划编制单位最佳的方案是要求两种单位合作。
选中的编制单位必须提供编制规划人员的全部名单及其专业职称配套资料。
国土资源部环境司地质环境处是主管地质公园工作的具体部门,他们掌握全国编制规划单位的情况,在选择编制单位时事先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将会有所帮助。
2《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内容要重点突出鉴于许多地质公园存在着与其他单位(如风景名胜区、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景区……)重叠的现实,而地质公园的主要目标与这些单位是一致的,所以各单位的已有规划是完全可以参考的(必须参考),除了与地质遗迹保护有冲突者外,尽量采用原有规划。
但是地质公园有些独特的内容和要求,是其他单位规划中所没有的或是他们的弱项:如地质遗迹保护、科学解说系统(公园地质博物馆、公园科普电影馆或影视厅、景点景物解说碑牌、地质公园丛书、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专业导游员培训、地质科普旅游路线导游词……)、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公园信息化建设、地质公园管理机构与地质专业人员配置、近期中期地质公园建设项目等。
因此,在编制地质公园规划时必须将以上内容作为重点,以体现和突出地质公园规划的特色,现分述如下以供规划者参考。
2.1合理调整、明确界定地质公园的范围鉴于许多地质公园在申报时存在着对公园边界划定的随意性,缺少规划专业功力,贪大求全,且对地方建设前景、矿权状况考虑不够,往往面积过大,给公园管理、地方发展造成了麻烦。
因此合理调整公园的面积成为公园《规划》编制重点中的重点。
地质公园的面积,在保持重要地质遗迹完整性、可保护性的前提下,在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下,可作适当调整。
除了必要的适当缩小园区之外,也可从保护遗漏的重要地质遗迹出发,适当增加新园区。
但是对地质公园面积或边界的任何改变,必须详细地申明理由,并将变动情况标注在相关图件上。
对新划定的公园范围,要采用精确的测量手段和方法(报告中要给予说明),详细测定边界重要拐点的坐标,经地方政府认可,作为专项内容附在《规划》报告中,为今后树立公园边界界桩奠定基础。
2.2查清并科学地评定园区内的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的根据,保护地质遗迹是地质公园的首要任务。
因此在作《规划》时,要进1254第29卷第8期行实地踏勘,按大比例尺(万分之一至五万分之一)地质图填图要求把地质遗迹彻底勘查清楚,详细登录。
按评价要求(科学价值、美学价值、普及教育价值、旅游开发应用价值)对每一处地质遗迹的价值级别(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及地方级4个等级)给予准确的评定,这是编制《规划》的第一要务。
要严格按照地质遗迹分类表的要求,在原申报地质公园时所提交的综合考察报告的基础上,详细编列出地质遗迹名录(类别、名称、出露面积、分布地点、持征描述、等级),为建立地质遗迹数据库打下基础。
不充许用非地质术语,如“阿诗玛”“母子携游”等,取代地质遗迹名称。
如果在描述风景点要使用象形石景名称时,必须标上准确的地质遗迹术语名称。
2.3要编制详细的地质遗迹保护方案在查清地质遗迹的基础上,按地质遗迹的重要性、易破坏性、分布特点(点状、面状、线状、带状、面积大小等),科学准确地划分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点)。
要按保护级别及有关情况提出保护措施.,要落实保护经费和保护机构设置。
对特级、一级保护对象的责任要落实到专人。
公园主要负责人要熟悉所有地质遗迹的数量、名称、内容、等级及其保护状况,以确保珍稀地质遗迹不被破坏。
2.4完善科学解说系统科学解说系统是地质公园规划的重要部分,也是有别于其他类型旅游景区的重要举措,一定要下大力气做好。
地质公园科学解说系统主要包括:公园地质博物馆、公园科普电影馆(影视厅)、公园及园区主副碑、景点景物解说牌、安全及交通指示牌、科普旅游路线解说词、解说员配置与培训、地质公园丛书、公园科学导游图、科普类音像出版物等。
《规划》要对现有的科学解说设置情况、保存状况进行说明,要重新编列具体方案,详细编列各项科学解说设施的新增、维护、修补的计划。
要列出完成时间、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经费保证等,以确保此项工作计划得以实施。
(1)公园地质博物馆:各地质公园在开园时必须建立以普及本公园地质景观知识为主的面积相应的公园地质博物馆。
除地质公园主园区要设立博物馆外,各分园区都要规划小型的展馆或展室。
《规划》除说明公园地质博物馆的现状,如现有地质博物馆的建筑面积、展出面积、主要展出内容、管理机构及人员状况、开馆时间、历年接待游人数量、存在问题等外,还应对新建、改建、扩建馆及其展出内容、形式的更新、维护工作编列详细的计划,如馆的建筑面积、展出面积、展室或展出单元名称、展出形式要求、预计完成时间,对其管理机构、人员、日常运行工作、开放天数、拟接待人数都要编列计划,以保证博物馆的正常运行。
(2)公园科普电影馆(影视厅):公园科普电影馆(影视厅)是以科普电影方式向游客介绍公园科学、历史文化知识的最佳途径,非常符合游人利用较短时间(一般15~20分钟)直观形象地获得公园概况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