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课件
物权法学
一、如何理解物权的法所称物权,是指权 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 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的物的权利。所谓直接 支配特定的物,是指物权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特定的物 直接行使权利,无须他人的意思或义务人的行为的介入。 权利人的支配可以通过法律行为来实现,如房屋所有人出 卖、出租自己的房屋,或在自己的房屋上设定抵押权等; 也可以通过事实行为来实现,如房屋所有人自行居住。 第二,物权是权利人直接享受物的利益的权利。物权作为 财产权,是一种具有物质内容的、直接体现为财产利益的 权利。
思考题一:存款的所有权归谁?
甲公司在乙银行开设了存款账户,双方约定,乙银行未经 甲公司允许,不得将甲公司账户上的款项自行扣划以抵偿 甲公司所欠乙银行的贷款。后因甲公司未偿还所欠乙银行 的到期贷款,乙银行未经甲公司许可,擅自将其账户上的 200万元存款扣划以清偿欠款。有人认为,乙银行的行为 构成违约责任;也有人认为,乙银行的行为既构成违约, 同时也构成侵权,即乙银行的行为侵害了甲公司对该200 万存款所享有的所有权。 问:你的看法如何?
思考题三参考答案:
本案中,甲以租赁合同纠纷为由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责令 乙返还租赁的房屋并支付两年多期间的房屋使用费,甲所 主张的两项权利的性质都为债权,因债权应适用诉讼时效 的规定,故债务人乙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提出抗辩,乙的 主张能够成立。但是,如果甲另行提起诉讼,依据自己对 房屋所享有的所有权,请求乙返还其不法占有的房屋,则 甲所主张的便是物权请求权(返还原物请求权),因物权 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故乙无法以诉讼时效期间 届满为由主张抗辩。
思考题一参考答案: 物权是绝对权,故物权对一切人均可产生约束力,;债权是 相对权,故债权只能约束债务人而不能约束第三人,即债权 人只能向债务人主张其债权。本案中,丙银行请求返还借款 的权利根据丙银行与乙公司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而产生,其 性质为合同权利即债权,此项权利只能向借款合同的相对方 即乙公司(借款人)行使,而不能向甲公司(第三人)行使, 甲公司获得该笔贷款是基于其与乙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甲 公司因此对乙公司应承担返还借款的债务,但甲公司与丙银 行之间不存在权利义务关系。因此,除非乙公司以甲公司的 代理人身份与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否则,丙银行无权对甲 公司主张该笔贷款的返还权利。 当然,在乙公司怠于行使对甲公司享有的借款返还请求权的 情况下,丙银行有权根据合同法第73条的规定,以自己的名 义代替其债务人乙公司行使乙公司对甲公司的债权(代位 权),但丙银行不得依据自己对乙公司享有的债权向第三人 甲公司主张借款返还请求权利。
第二,物须能为人所控制。为满足“直接支配”这一物权 权能,物的充分条件之二,物必须能为普通的人利用普通 手段加以控制,而不是专门的科学家利用专门的手段的控 制。是故日月星辰,虽为有体,但非人力所能控制,仅为 物理上之物,而非物权法上之物。 第三,物须具有特定性。此为《物权法》第二条第三款 (“特定的物”)所揭示,为物的必要条件。物必须是明 确而肯定的物。物权权利必须明确肯定,物权的标的也必 须特定,这是物权法的物权客体特定性原则的要求。难以 被特定化的物,无法为物权所支配,因而不是物权法上之 物。例如,自然界的生成物,如海水和大气等;人的未制 成物、尚未与整体区别开的聚合物的组成部分等。但水库 中之水、输水管中之水,则为物权法上之物。电本属于一 种能而非物,但导线传输中的电,则可视为物权法上之物。
三是集合物能否成为单一物权的客体?例如一袋米,此 “一袋”之上即为一个所有权。但是,如果将此十袋米合 成为“一大袋”,则此“一大袋”之上亦为一个所有权。 可见,集合物可以成为单一物权的客体;此时,集合物系 作为一个物而非多个物成为物权的客体的。《物权法》第 一百八十条第二款、第一百八十二、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 “一并抵押”,即为在集合物上设立一个抵押权;此时, 集合物视为一个物。
此外,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出租人请求承租人 支付租金的权利,其诉讼时效为1年,故甲仅有权请求乙 支付在其要求乙返还房屋之前一年内的租金,对其他部分 租金的请求权,亦因诉讼时效届满而不应受保护。 问:(1)乙的主张能否成立? (2)如果乙的主张成立,甲就不可能要回自己的房屋了 吗?
二、如何理解物权客体
《物权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 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其中,没有规定物的定义,而只是规定“包括不动产和动 产”,这符合传统物权法上对物权客体——有体物的界定。 《德国民法典》第九十条规定:“法律意义上的物仅为有 体物。”这开创了区别于法国法系所采取的广义的物的概 念的先河,亦为《日本民法典》第八十五条所采取。依通 说,物是指既能为人所感知,又能为人所控制的有体物。 这里包含三项要件: 第一,物须能为人所感知。为满足“直接支配”这一物权 权能,物的充分条件之一,物必须有确定的形体、界限或 者范围,能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
判断什么东西可以成为物权客体的物,必须具备上述三个 条件,缺一不可。与此同时,作为物权支配内容之实现, 系以社会上之观念为其存在基础,则何者为物之判断,必 将随社会之进步,经济之变迁,与时推移。由此,关于物 的界定,有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资源”是不是物?除土地这一自然资源为物(《物 权法》第四十七条)已经明确以外,同法第四十六、四十 八至五十条对矿藏、水流、海域、森林、山岭、草原、荒 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无线电频谱资 源,均列明为所有权之客体,即亦为物。 但是,我们认为,上述资源是否为物,应视其是否符合物 权客体特定性原则的要求而定。
因此,物权的目的在于享受物之利益,自不待言。物的利 益,以权利人对于标的物的直接支配与享受为特点。这里 的利益,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物的归属;二是物的利用; 三是就物的价值而设立的债务的担保。 第三,物权是排他性的权利。物权为权利人直接支配物的 权利,因此必然具有排他性。首先,物权人有权排除他人 对行使物上权利的干涉,可以对抗一切不特定的人,所以 物权是一种对世权。其次,同一物上不允许有内容不相容 的物权并存。例如,一辆汽车不能同时有两个所有权,一 块土地上不能同时设定两个建设用地使用权。
问:乙公司的主张能否成立?乙公司对办公大楼楼顶的使 用,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得到丙公司的尊重?乙公司如果 主张“买卖不破租赁”,其主张能成立吗? 思考题二参考答案: 乙公司的主张不能成立,原因是:乙公司对甲公司办公大 楼的楼顶所享有的使用权利,是基于乙公司与甲公司所签 订的合同而产生,这一权利的性质属于债权,这一权利的 性质属于债权。由于债权是相对权,只能约束债务人,而 不能约束第三人,因此,在甲公司将办公楼出卖给丙公司 之后,因丙公司并未承诺继续承担甲公司对乙公司所承担 的合同义务,故乙,公司与甲公司签订的合同对于丙公司 不能产生约束力,乙公司无权请求丙公司继续履行甲公司 所签订的合同。甲公司应将办公大楼出卖给丙公司而丧失 其财产所有权,导致其无法履行对乙公司承担的合同义务, 乙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追究甲公司的违约责任。
案例讨论:甲自建房屋一幢(有土地使用权)。建成后, 将房屋出售给乙,并交付房屋。乙占有房屋后,至房产管 理部门办理房屋所有权第一次登记。登记后,乙复将该房 屋出售给丙和丁(系夫妻关系),并办理过户登记。由于 登记机关工作失误,房产登记簿上仅登记丙的姓名。事后, 乙与丙丁签订的买卖合同被法院撤销。而此时,丙已经擅 自将房屋出售给戊,戊支付了购房款并入住房屋。 问题:此时房屋所有权归谁? 【法律】【案例】月球大使馆.doc
思考题三:超过两年诉讼时效期间出租人能否请求承租人 返还房屋,出租人能否请求承租人返还房屋? 甲将房屋出租给乙,租赁期满后,甲要求乙搬出,乙提处 再给半个月的宽限期,另找住房,甲予以同意。宽限期满 之后,甲出国并因故一直滞留国外,无暇过问此事,乙继 续居住,且一直未交租金。两年多之后,甲返回,要求乙 立即返还房屋,被乙拒绝。甲遂以租赁合同纠纷为由起诉 到法院,主张:双方的租赁合同期满之后,乙不履行返还 租赁房屋的义务,并一直非法占有使用该房屋,故请求法 院责令乙返还租赁的房屋,并支付两年多期间的房屋使用 费。庭审中,乙提出抗辩:租赁合同期满后,自双方后来 约定的承租人履行返还租赁物的宽限期限届满之日起,出 租人甲请求返还租赁物的债权,已经超过法定2年的诉讼 时效期间,故承租人乙有权不予返还。
乙公司对办公大楼的楼顶所享有的使用权如果能够按照物权 (不动产用益物权)的设立方式予以设立,即在签订合同之后, 采用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方式的设定,采用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方 式予以设立,则该使用权即可成为物权并具有物权的绝对效力, 即使甲公司将该不动产所有权转让给丙公司,乙公司享有的该 项物权也不受任何影响。但是,我国《物权法》没有明文规定 该种对不动产的使用权属于用益物权,故乙公司无法通过登记 的方式将之设定为用益物权。 此外,不动产租赁通常是将不动产按其本身用途有偿地交由承 租人占有、使用(如住房租赁的目的在于居住房屋,土地租赁 的目的在于耕种土地),承租人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享有很 多法定权利(如优先购买权、“买卖不破租赁”等),而将楼 顶用于设置广告牌,不是楼房本身的用途,故不宜赋予使用人 以承租人的法律地位,对楼顶的有偿使用关系,也不宜认定为 不动产租赁关系。因此,乙公司不得主张“买卖不破租赁”。
思考题二:楼顶使用权,应否受第三人尊重? 甲公司和乙公司约定,乙公司有权在两年期内使用甲公司 办公大楼的楼顶安置广告牌,乙公司为此应向甲公司一次 性支付10万元使用费。合同签订后,双方履行了,各自义 务。1年后,甲公司决定将该办公大楼,出卖给丙公司, 乙公司知情后,恐其利益遭受损害,遂要求甲公司书面保 证其使用楼顶的权利,不因甲公司转让转让房屋而受影响, 与此同时,向丙公司去函说明,其对大楼楼顶享有使用权 的情况,但丙公司未与任何答复。丙公司在受让并办理了 所有权过户登记后,要求乙公司拆除楼顶上的广告牌,理 由是:作为大楼的所有人,丙公司并无义务向一公司提供 大楼楼顶的使用。对于丙公司的请求乙公司予以拒绝,理 由是:乙公司合法享有对大楼楼顶的使用权利,丙公司购 买大楼时,明知此项权利的存在,故其应当对乙公司的此 项权利,予以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