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控制措施从原材料及施工工艺方面采取措施:1 原材料◆优先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大坝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低强度水泥等.◆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使用适当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以减小水化热.◆冷却集料,特别是冷却精集料较冷却细集料容易一些,具体方法是石子浇水(井水更好).2 施工工艺◆控制浇筑层厚度和进度,以利散热.◆控制浇筑温度,如在浇筑混凝土时投入适量毛石,蛮石(粒径达150mm的大骨料),在这种混凝土中,"毛石块"不应大于总体积的20%~30%.◆预埋冷却水管,用循环水降低混凝土温度,进行人工导热.◆在拌合水中加入部分冰块或全部用冰水也是可行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预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正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1.0材料控制:1.1在大体积砼施工中,按7天龄期的水化热限制在0.031瓦特/克、28天为0.093瓦特/克以下为度,控制使用水泥的种类种量,并采用火山灰、粉煤灰及活性混合材料。
1.2应优先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1.3在保证砼强度等级的前提下,使用适当的缓凝减水济,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以减少水化热。
1.4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
2.0搅拌砼前的准备工作:2.1在搅拌前应对搅拌机、提升架、吊车、输送泵、计量器、振捣器等认真保养和检查,并事先做好在运转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排除和应急的准备工作。
2.2认真检查各预留洞、钢筋、模板,预埋件的情况是否良好,并先浇水润湿模板。
2.3在拌制砼前应先冷却骨料,如对石子浇水、加冰等。
3.0砼的拌制、运输:3.1应认真搅拌砼拌合物,在拌制过程应注意保持各骨料的均匀,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
3.2砼搅拌机使用前,应先加水空转数分钟,倒净积水后再正式搅拌,搅拌第一盘砼,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的规定减半,每盘砼卸尽后,才能投入下一盘的拌合物。
砼搅拌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各骨料用量应分别过磅,力求准确,材料用量允许偏差±2%。
3.3应控制搅拌器容量(即将搅拌前各材料的体积累计起来的容量),使其为搅拌筒的几何容量的0.22~0.4倍。
3.4砼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其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如发生离析或初凝现象,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搅拌。
3.5当气温较高或遇到风雨时,运输工具要遮盖,运输装料要适当,以免过满溢出。
4.0大体积砼的浇筑:4.1砼自由下落高度超过2m 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管下落,以保证砼拌合物不发生离析现象。
4.2大体积砼要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H 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以保证能够振捣密实,大体积砼分层浇筑的方案有三种:大体积砼浇筑层厚度H砼种类砼振捣方法浇筑层厚度(mm)插入式振捣振捣作用半径1.25倍普表面振捣:人工振捣200通(1)在基础无配筋砼或配筋稀疏构件中250砼(2)在梁、墙板、柱结构中240(3)在配筋密列结构中150轻骨插入式振捣300料砼表面振捣(振动时需加荷)2004.2.1全面分层:即第一层全部浇筑完毕后,浇筑第二层,第二层要在第一层砼凝结之前,全部浇筑振捣完毕,如此逐层进行,这种分层方法适用于平面尺寸不大的结构。
4.2.2分段分层:即砼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到一定距离后,就回头浇筑第二层,如此向前呈阶梯形推进,这种分层法适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积和长度较大的结构。
4.2.3斜面分层:即振捣工作从浇筑层斜面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适用于长度超过厚度3倍的结构。
4.3控制浇筑温度:在浇筑砼时投入适量毛石、蛮石(粒径达150mm的大骨料)以吸收热量,但在此砼中,毛石不应超过总体积的20%。
4.4振捣砼时,应采用二次振捣法,以保持砼良好的接搓,以提高密实度,并及时排除砼表面的泌水。
4.5大体积砼应连续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否则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符合GBJ204-83《钢筋砼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方可留设。
4.6预埋冷却水管,然后通过管道系统泵入循环水来降低砼温度。
4.7必须设置测温装置,加强观测并作好记录。
5.0砼的养护:5.1加强砼的养护,提高早期强度,确保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
5.2砼应在浇筑完毕后12小时(炎夏为2~3小时,干硬性砼在1~2小时)内加以覆盖和养护。
5.3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5.4浇水次数以保持砼在整个养护期间内处于湿润状态为度,当气温在15℃左右时每天浇水2~4次,气侯干燥时[1][2] 下一页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连天1,项晓丽2 (1.辽宁省咨发建设监理预算咨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14;2.辽宁省工程勘察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2)【减小字体】【增大字体】摘要:高层建筑的基础多采用箱基、筏基及高层或超高层机构转换层等大体积混凝土。
文章讨论了如何解决混凝土的水化热,控制其体积变形,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施工;水化热中图分类号:TU7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6-0191-02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为“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
由于高层建筑的发展,其基础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因此如何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温度变形而造成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和抗侵蚀性能,是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一)裂缝的产生原因1.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
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时,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其二者成正比,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内外的约束力时,就会产生裂缝。
因此,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关键就是控制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
2.内外约束的条件影响。
混凝土内部由于水泥的水化热而形成中心温度高,热膨胀大,因而在中心产生压应力,在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和钢筋的约束作用时,同样会产生裂缝。
3.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
混凝土内部温度是由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浇注温度和混凝土的散热温度三者的叠加。
而浇注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直接关系。
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变形;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干燥收缩;混凝土的匀质性的影响;设计造型的影响。
(二)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1.水泥应尽量选用水化热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2.配合比设计时,可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3.尽量选用连续级配的骨料配制混凝土,在保证可泵性的前提下,选用粒径较大的石子和粗砂,并控制石子的含泥量不超过1%,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2%。
4.掺加一定数量的减水剂或缓凝剂,以减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
5.在混凝土中掺加少量的磨细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并可改善混凝土的塑性和可泵性。
6.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毛石。
7.根据不同施工季节,可分别采用降温法和保温法施工。
8.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9.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混凝土。
10.改善配筋,保证每个浇筑层上下均有温度筋。
11.设置后浇缝。
水泥厂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监理2010-2-26 作者: 张根生工作一、工程概况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水化过程中所释放的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展开的混凝土结构。
水泥厂工程由于其生产工艺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少建、构筑物或设备基础的土建工程为大体积的混凝土基础施工,如窑墩、立磨、圆仓筒库及库底板、地坑等基础(底板)。
我们在水泥厂的建设监理工作中,认真监督施工,积累了一定的监理工作经验,保证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基础施工质量。
海南某水泥公司二期工程为2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其中1#窑墩基础底板顶、底标高-6.0m~-7.5m,平面尺寸17.40m×8.60m;2#窑墩基础底板顶、底标高-1.0m~-3.0m,平面尺寸16.20m×8.00m;3#窑墩基础底板顶、底标高-1.0m~-3.0m,平面尺寸10.00m×12.00m;生料立磨基础顶、底标高0.6m~-6.5m,平面尺寸16.50m×12.48m,四周边拆模后用10cm泡沫板加两层油毡作隔震层。
二、混凝土的施工方案本工程采用混凝土集中搅拌站,水泥、砂、石、水的电子秤计量(实物校正),C25砼泵送。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以减少温差、薄层连续浇筑,不出现施工冷缝为原则。
搅拌站拌制及泵送混凝土的供应速度大于初凝速度,可确保混凝土在斜面处不出现冷缝。
浇筑时对泵送出料口配备4台振捣棒,其中3台用于施工,1台备用,3~4人接管、拆管、翻管,2名砼翻锹手,1名管理人员,所有人员按2班制配备(12小时/班)。
三、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在混凝土拌制之前,监理人员要对试验室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实际配料的控制,尤其控制其水泥品种、骨料的质量和缓凝外加剂的掺加情况;监理人员还要检查其计量精度情况。
解决处理好混凝土强度、泵送和低水化热这三方面的矛盾;动载设备砼基础不应以抛毛石来降低水化热。
监理人员对粗、细骨料进行事前检查,碎石应符合连续的颗粒级配,大于40mm的粗石子原则上不应使用,以利于泵送;砂选用中粗砂,碎率控制在37%左右。
监理人员在旁站其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要见证混凝土的试件制备,记录混凝土泵送情况。
保证混凝土的供应与泵送速度相适应,加强现场与搅拌站的联络,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在浇筑现场,监理人员也要旁站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其主要方面有:1.混凝土的坍落度应随时目测检查,并应在浇筑地点见证取样进行检查,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1次,发生异常情况时,可随时增加取样。
必要时应进行平行检测。
2.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黏聚性:用振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黏聚性良好。
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黏聚性不好。
保水性: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不好。
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从底部析出,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良好。
3.混凝土强度及抗渗性能检验在施工现场,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试件为每200m3取样不少于一次,每组3个试块;混凝土强度的评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J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