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检查报告书写模板

超声检查报告书写模板

双侧睾丸等大,左侧约17mm×11mm×8mm,右侧约18mm×11mm×8mm,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 CDFI:血供良好,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双侧附睾大小形态正常,右侧附睾内可及纤细管状结构,呈"蜂窝状"改变,余实质回声均匀,CDFI: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双侧精索静脉不扩张,内径于乏氏动作前后均小于2mm,CDFI:未见明显返流信号。

双侧睾丸萎缩右侧附睾管扩张双侧睾丸等大,左侧约36mm×28mm×21mm,右侧约40mm×25mm×17mm,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 CDFI:血供良好,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右侧附睾大小形态正常,右侧头约10mm×6mm,体约3mm,尾约6mm,实质回声均匀,CDFI: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左侧附睾增大,以尾部为著,左侧头约11mm ×6mm,体约6mm,尾约17mm,实质回声不均匀,CDFI:内可及丰富血流信号。

双侧精索静脉不扩张,内径于乏氏动作前后均小于2mm,CDFI:未见明显返流信号。

左侧精索增宽27mm,回声不均匀。

CDFI:内可及丰富血流信号。

右侧宽约10mm。

左侧附睾增大,回声不均并血流丰富(以尾部为著,考虑附睾炎)左侧精索增宽并血流丰富(考虑反应性)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大小约26mm×8mm的包块回声,内呈不均匀的实性高回声,CDFI:可见点状血流信号。

该包块向上经腹股沟管区域与腹腔相通,该包块可还纳腹腔。

右侧腹股沟区包块(考虑腹股沟斜疝)男 44 岁乳腺腺体:左侧厚:5mm 右侧厚:5mm。

结构层次欠清晰,腺体回声不均匀,强弱不等,中央区导管无扩张。

双侧乳腺后间隙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双侧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双侧乳腺增厚(考虑男性乳房发育)经直肠探查:左侧精囊腺约31mm×9mm,右侧精囊腺约34mm×10mm,包膜光滑,腺体回声均匀。

CDFI:腺体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双侧精囊腺未见明显异常双侧睾丸等大,左侧约37mm×23mm×18mm,容积11ml,右侧约40mm×24mm×19mm,容积13ml。

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 CDFI:血供良好,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探头加压右侧睾丸可回纳至腹股沟下段。

双侧附睾大小形态正常,左侧附睾头内可见一囊性回声,大小约2.8mmx2.7mm,边界清,内透声可。

实质回声均匀,CDFI: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双侧精索静脉不扩张,内径于乏氏动作前后均小于2mm,CDFI:未见明显返流信号。

双侧输精管睾丸段、阴囊段内径在正常范围。

右侧睾丸活动度大左侧附睾头囊肿子宫体大小约47mm×38mm×30mm,宫颈长25mm,肌层回声均匀,宫腔线居中,内膜厚约5mm。

3D/4D成像:宫腔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右侧卵巢大小:38mm×21mm,内可见多个囊性回声,一个切面上可显示十数个,直径均小于10mm。

左侧卵巢大小:29mm×17mm,内部回声未见明显异常。

左侧附件区内可及一大小约25mm×18mm囊性回声,边界清,内透声好,与左侧卵巢关系密切。

右侧卵巢多囊样改变(请结合激素水平)左侧附件区囊性回声(卵巢冠囊肿?输卵管系膜囊肿?)颅骨光环可显示,脑中线居中,右侧侧脑室宽约7.5mm,左侧侧脑室后角宽约12.9mm,体部宽约11mm,前角宽约6.5mm,第三脑室宽约3.5mm,第四脑室范围约6.9mm×7.6mm。

后颅窝池无扩张。

左侧侧脑室、第三、第四脑室稍宽(建议复查)胃泡、肝脏、双肾、膀胱可显示。

左侧肾上方、肾上腺内后方、降主动脉外侧可及范围约11mm×6mm管状无回声,壁稍厚。

左侧肾上腺内后方管状无回声(性质待定,建议观察)胃泡、肝脏、双肾、膀胱可显示。

右肾大小约45mm×24mm,分上位肾及下位肾,上下位肾在肾门处未见融合,上位肾盂分离5.6mm,下位肾盂分离5.7mm。

左肾大小约38mm×23mm,未见明显异常。

右肾发育异常(重复肾待排)腹部见胃泡、双肾及膀胱。

下腹部肠管回声稍增强,范围约31mm×27mm(稍低于骨骼),局部肠管充液,内透声稍差,较宽处约5.9mm,肠管壁稍厚,回声稍增强,显示长度约34mm。

下腹部肠管回声稍增强并局部肠管充液(建议复查)脐带插入口靠近胎盘边缘。

球拍状胎盘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剖腹产切口处可及范围约4mm×3mm的液性暗区。

子宫瘢痕处液性暗区(考虑剖腹产后憩室形成)四腔心可显示,右房形态稍饱满;胎心搏动好,律齐。

卵圆孔直径约4.9mm,可见膜样回声向左房内膨出,膨出深度约7mm。

胎儿房间隔膨出瘤待排(建议复查)双侧附件区可见管状无回声,走形迂曲,较宽处约8mm,CDFI:可见静脉型血流频谱。

双侧附件区静脉曲张宫腔内可见一胎儿回声,胎头位于上腹。

颅骨光环可显示,脑中线居中,右侧侧脑室宽约8.4mm,左侧侧脑室宽约9.0mm,透明隔腔宽约1.1mm,第三脑室宽约3.6mm,后颅窝池宽约7.7mm,第四脑室范围约7.7mm×5.3mm,小脑蚓部短小,后颅窝池似与第四脑室相通。

颜面部受位置影响显示不清。

脊柱受体位影响脊柱显示不完整。

四腔心可显示,各心腔比例正常;胎心搏动好,律齐。

胃泡、肝脏、双肾、膀胱可显示。

右肾大小约34mm×16mm,右肾肾盏轻度扩张,肾盂未见明显扩张,左肾大小约29mm×13mm。

脾脏厚约14mm,回声欠均匀,下腹部肠管壁回声明显增强,局部肠管节段性扩张,较宽处约11.6mm,内透声稍差。

下腹部肠管周围及肝脏周围可见液性暗区,较大处范围约27mm×12mm。

检查过程中胃泡过度充盈,范围约52mm×21mm。

检查过程中胎儿胆囊未见明显显示。

四肢远端显示不清,近端部分显示。

足底长约66mm。

胎盘位于子宫左侧壁,胎盘较厚,厚:65mm,附着面积较小,成熟度I级。

脐带呈扭曲的长管样回声,横切面可见三个类圆形无回声区,CDFI:可见两条脐动脉及一条脐静脉。

脐带插入胎盘位置位于胎盘边缘。

颈部未见脐带压迹。

CDFI:未见彩色血流环绕。

宫内晚孕单活胎,臀位(胎儿发育小于自述孕周;以四肢发育较为明显)胎盘厚,球拍状胎盘胎盘功能I级胎儿发育异常下腹部肠管壁回声明显增强、局部肠管节段性扩张并腹腔积液、脾大并回声不均、胃泡张力大(考虑胎粪性腹膜炎可能);小脑下蚓部较小(变异型Dandy-Walker待排);左肾体积稍小;透明隔狭小;第三、第四脑室稍增宽;宫腔底部内膜呈弧形内凹,内凹深度约7mm。

宫腔形态异常(考虑弓形子宫)骶尾部椎管内可及一大小12mm×5mm无回声。

胎儿骶尾部椎管内无回声(建议MRI进一步检查)子宫体大小约51mm×45mm×45mm,宫颈长约25mm,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约10mm。

3D/4D成像:宫腔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右侧卵巢大小:59mm×27mm,实质回声略偏高,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其内血流信号较左侧明显减少,内可及一大小约18x14mm厚壁囊性回声,内透声差,CDFI:周边可及点状血流信号。

左侧卵巢大小:34mm×19mm,内部回声未见明显异常。

子宫直肠窝内可及深约17mm无回声区。

右侧卵巢体积增大血流信号较左侧减少右侧卵巢内厚壁囊性回声(黄体?)盆腔积液---------扭转所致待排宫旁可见迂曲的管状回声,较宽处约6mm,内呈静脉频谱。

盆腔静脉曲张自述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左侧髂窝内可及一大小约9x8mm囊性回声,边界清,内透声差。

自述子宫切除术后:左侧髂窝囊性回声(考虑淋巴潴留囊肿)幽门肌层厚度1.6mm,管腔内可及内容物通过。

肠系膜上动静脉位置关系异常,肠系膜上动脉位于前方,肠系膜上静脉位于后方。

幽门肌层厚度正常肠系膜上动静脉位置关系异常(结合病史,肠旋转不良不除外,请结合其它检查)右肾旋转不良右肾位置内移,紧邻脊柱右前方,肾门朝前。

左肾位置、肾门朝向正常。

双肾体积小,形态正常。

左肾70mm×40mm×38mm,实质厚11mm,右肾67mm×39mm×29mm,实质厚11mm,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弥漫性增高,皮髓质分界不清,集合系统面积减小,无分离,血流灌注正常。

双侧肾动脉走行正常,管壁无增厚,内径分别为:左侧2.9mm,右侧2.6mm。

血流速度分别为:左侧94cm/s,右侧110cm/s。

阻力指数分别为:左侧0.64,右侧0.63。

双肾体积小,实质弥漫性回声改变(考虑先天性发育不良)右肾旋转不良2.右肺动脉峰值流速1.7m/s,最大压差11.5mmHg。

左肺动脉峰值流速1.8m/s,最大压差13mmHg。

各瓣口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双肺动脉流速轻度增快(建议观察)胆道闭锁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肋下22mm,包膜光滑,实质回声粗大,分布尚均匀,肝内血管走行自然,门静脉主干内径5mm,CDFI:入肝血流。

胆囊近心段囊腔闭塞,中远段残存囊腔约13mm×4mm,壁不厚,欠光滑,形态僵硬,内透声好。

左、右肝管及肝外胆管上段未见明显显示。

肝内外胆管未见增宽。

肝门处可及范围约11mm×2.8mm纤维斑块样高回声。

肝门部可及大小约8mm×6.6mm囊性回声。

脾脏厚径17mm,长径53mm,肋下16mm,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脾静脉内径约2.9mm。

胰腺大小形态正常,胰头厚6mm,胰体厚6mm,胰尾厚6mm,实质回声均匀,胰管无扩张。

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左肾41mm×25mm×23mm,实质厚7mm,右肾40mm×24mm×21mm,实质厚7mm。

包膜光滑,实质未见异常回声,集合系统无分离,血流灌注正常。

腹部肠管未见明显扩张,部分胀气明显。

直肠横径15mm,乙状结肠15mm,降结肠15mm,直肠末端至肛门处长约16mm的管腔内未见明显内容物回声。

胆囊近心段囊腔闭塞肝门部囊性回声左、右肝管及肝外胆管上段未见显示肝门处纤维斑块样高回声肝弥漫性回声改变-----------胆道闭锁可能性大脾大门静脉、脾静脉增宽-----------符合门脉高压超声表现请结合其他检查排除巨结肠肝脏轻度增大,形态正常,肋下30mm,包膜光滑,实质回声不均匀,肝内血管走行自然,门静脉主干内径3.8mm,CDFI:出肝血流。

脐静脉开放,内径约3.2mm,出肝血流。

胆囊大小正常,形态轻度僵硬,约34mm×11mm,壁厚2mm,毛糙,内透声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