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课程PPT
3 张贴讨论。这是虚拟社区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功能 之一。居民可以在社区中主要以文字的形式自由地 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提建议、讨论、提问、回答问 题等,这些最终都以张贴文章(帖子)的形式出现。 居民还可以在社区中转贴自己比较喜欢的小说、散 文等。目前,国内的许多社区系统已经还允许居民 在帖子中加入文件上传、贴图、表情动作等功能。 这样一来,帖子就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使得 居民的交流更加有效。 4 投票居民在社区就某一问题发起投票或进行投票, 从而对社区居民进行民意调查。同时居民在投票的 过程中也张贴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 这种投票要 比现实的投票透明,民主,公开。其结果也真实的 反映了网民的偏好。
如果人能永远的“网络沉溺”而不回到现
实社会中来,那么也就什么都不会发生, 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人永远是现实的产 物,终究要回到现实中来,关闭电脑,打 开窗帘,外面依旧车水马龙,你根本不是 网络中风情万种的“大虾”,而必须马上 到市场去买中午吃的菠菜和猪肉。所以我 们要正确看待虚拟社区。
结 束 语
利弊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也有弊。网络社区同样有
自身的局限性。首先网络社区虽然使人获得 现实社会中无法获得的自由和放松,但目前 网络社区的使用的成本仍是相当高的。由于 我国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使用网络者 事实都是文化素质高、收入高、最具社会影 响力的阶层,造成网络社区事实上的不平等。
其次网络社区对现实社会的复制过程中, 会删除或夸大(有意或无意)一些细节, 造成网络社区发展的失真和迷乱。特别 是目前网络社区管理基本源于个体的良 心和道德,没有有效的法制手段,网络 社区的失范问题相当突出。
功能
1 社区通信。社区为每一个居民都提供了 电子信箱,居民可以使用该信箱收发邮件,相 互通信,有利于非同时在线时,居民的交流。 有的大型论坛提供手机短信发送功能,更方便 了网民之间的交流。当然不是免费,一般是对 方“买单”。 2 聊天服务。虚拟社区为居民提供了两种 实时交互的聊天服务,聊天时除了用文字表达 以外,系统还预设了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供调用 (有些还能用语音进行实时交谈)。第一种方 式是聊天广场,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谈话 的内容也不受限制。第二种方式是聊天室,聊 天室的开设者是这个房间的主人,他可以控制 谈话的内容,也可以对聊天的人进行取舍。
群体流动频繁 再次,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 体流动频繁。社区的活力主要靠“人 气”和点击率,吸引这些的主要是看 社区的主题是否适合大众口味。前一 个好理解,在交大BBS上,一般“二 手市场”,“勤工助学”,“鹊桥 版”,“电影”,“游戏”比较火暴, 因为这些符合大学生“没钱”希望交 友和“空虚”的特点。相比之下“数 据库”,“数学”等技术版“门可罗
网上有句名言:和你聊天的 也许是条狗。
群体流动频繁 再次,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 体流动频繁。社区的活力主要靠“人气” 和点击率,吸引这些的主要是看社区的 主题是否适合大众口味。前一个好理解, 在交大BBS上,一般“二手市场”, “勤工助学”,“鹊桥版”,“电影”, “游戏”比较火暴,因为这些符合大学 生“没钱”希望交友和“空虚”的特点。 相比之下“数据库”,“数学”等技术 版“门可罗雀”。
社区是指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 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 及其活动区域。 虚拟社区,从网络技术的角度来看,虚拟 社区,又称为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论坛。
独特的属性
超时空性 首先,虚拟社区的交往具有超时空性。通 过网络,人们之间的交流不受地域的限制,只 要你有一台计算机,一条电话线,就可以和世 界上任何地方的人(也具备相应硬件条件)畅 所欲言了。说到这里有人会说,电话也具备这 种功能呀?但是,在虚拟社区中聊一个小时是 打国际长途侃一个小时的经济成本的千分之一, 聊天的压力可想而知。同时也不受时间的限制, 你今天发一个帖子,不一定会有人会,但几天 以后可能上十大了。这种便利,估计电话望尘 莫及!
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 在虚拟社区里,网民一ID号标识 自己。ID号依个人的爱好随意而定。 例如“硬盘”,一看就是计算机硬件 爱好者,“红叶飘飘”,估计是一个 有品位的人,“潜水艇”,估计是个 军事爱好者……在现实中不可能有人 起这种名字。同时,由于互相不能看 到对方的“庐山真面目”。所以,传 统的性别,年龄,相貌等在虚拟社区 里可以随意更改。
再次网络社区的人际关系显得比较脆弱。藉着代 号来隐匿部分的身份,网络社区的成员每个人都 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身份、立场、交流方法,并 伴随着明确的隐秘性。最后,网民如沉溺于网络 社区的虚拟世界,把网络社区当成生活的实际, 成为逃避现实的避风港,自然会冷淡或忽略现实 人际关系,造成网民与现实的隔阂,对网民的社 会生存造成不良影响。网络社区的成员常犯的错 误就是 把理想和现实混淆,强烈的反差使他们对 现实充满了失望、误解、愤怒、不和谐、挫折, 甚至还有几分悲哀和沮丧。
网络版块
1.是一个网络板块,指不同的人围绕同 一主题引发的讨论,如izz社区、天涯社 区,17668兴致社区,类似的名词还有论 坛、贴吧、看吧等。 2.在电子商务背景下诞生出来的 SNS运营性质的社区,为带动淘宝等网购 群体的交流,带动会员之间的沟通比如: 西米社区等。 3.在互联网环境下,社区逐渐按行 业职业进行垂直分类,有按HR进行分类 的茅草屋社区,HR沙龙等社区,提供HR 相关资讯。
行政区域 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 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社会功 能、创造社会规范物,与行政村同一 等级的行政区域。 社区,最具活力的社区是互联网 最具知名度的综合性社区,拥有庞大 核心用户群体,社区主题涵盖女性、 娱乐、汽车、体育、文化、生活、社 会、时事、历史、文学、情感、旅游、 星座等各项领域。
由此可见,形成社区的四个要素 包括 : 1.人民 2.地方或地理疆界 3.社会互动 4.社区认同 社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 础的社会群体。
虚拟社区: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
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 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 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 所形成的团体。 最早的关于虚拟社区的 定义由瑞格尔德做出,他将其定义为: “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 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 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 度上如同对待朋友一般”
What
什么是社
区?
Why
为什么要 用虚拟社?
How
如何用虚 拟社区?
定义:
什 么 是 社 区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 础的群众基础机构。他为我们居住在一个 固定区域的居民群体范围内的居民,起着 一种媒介桥梁作用。在为我们广大居民群 众做着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与社会团体旋 节沟通连贯的作用。是我们信任的一个基 础机构,与居民群众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 关联基层组织。又指网络板块。
灌水 最后,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是虚拟社区 的基本准则。这个特点其实和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有关, 在这里,传统的上下级被“斑竹”代替,只要你不违反 论坛条例,你什么都可以说,俗成“灌水” 。 要想成为虚拟社区的一员,“门槛很低”一般的情 况下,要使用社区提供的各项功能服务,必须在线注册。 基本流程是首先,注册人阅读网联网有关法规及社区服 务条款款,并提交同意申请;社区管理系统询问注册人 的一些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职业 等等。注册人必须如实填写,系统能够进行验证。然后 再取一个账号名并设定密码,整个注册过程就基本完成。 一旦注册成功,便成为社区的合法居民。社区居民拥有 唯一的帐号,这个帐号就是他在虚拟社区中的通行证, 是社区居民相互辨别的唯一标志。在社区中“生活”, 居民必须遵守社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否则将 被社区管理员开除或者被封post权!
虚拟社区至少具有四个特性:
一、虚拟社区通过以计算机、移动电话等高 科技通讯技术为媒介的沟通得以存在,从而排 除了现实社区; 二、虚拟社区的互动具有群聚性,从而排除了 两两互动的网络服务; 三、社区成员身份固定,从而排除了由不固定 的人群组成的网络公共聊天室; 四、社区成员进入虚拟社区后,必须能感受到 其他成员的存在。
其他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4年集合社区 卫生护理界的专家,共同界定适用于社 区卫生作用的社区(community)定 义:"社区是指一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 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 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 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 社会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 近邻、社区而融入更大的社区。"
国内有影响虚拟社区
目前在国内有影响虚拟社区主要分三大类: 第一类,适合普罗大众,以兴趣爱好休闲娱乐 为主,像分布在广州、北京、上海的网易社区、 天涯社区、湛江的碧海银沙等;
第二类,适合在校大学生,以大学校园学
习生活为主,像清华的“水木清华”社区、 北大的“一塌糊涂”社区、交大的“兵马 俑”社区等;这两类的社区都比较大型, 会员几十万,甚至过百万,在线人数通常 几千,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第三类是各教育网站、网校,针对教师和 中学生的教育社区,这类社区规模相对比 较小,会员也不多。这一切说明国内的虚 拟社区已有一定的影响和规模,将其应用 于网络教学不仅是可能,而且很有必要。 然而现阶段的应用正处于起步状态,有着 广阔的研究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