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年12月江苏南京建邺区南师附中新城初级中学黄山路分校初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

2017~2018年12月江苏南京建邺区南师附中新城初级中学黄山路分校初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

2017~2018学年12月江苏南京建邺区南师附中新城初级
中学黄山路分校初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l‐35.5O‐16Fe‐56Na‐23C‐12)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碳酸分解
C. 煤块压碎
D. 干冰升华
2.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 下列措施中,不能起到节约化石能源作用的是()
A. 采用风力发电
B. 使用乙醇汽油
C. 使用太阳能电池为路灯供电
D. 治理被酸雨酸化的土壤
4. 硅酸钠()是制作防火板材的原料之一。

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 B. C. D.
5.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
A. 铁
B. 钢
C. 铝
D. 铜
6. 在日常生活中,当燃气燃烧不充分火焰呈现黄色时,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目的是()
A. 增大空气的进气量
B. 提高火焰温度
C. 增大燃气的进气量
D. 减少空气的进气量
7. 下图是表示物质的微粒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示意图中表示
单质的是()
A. B.
C. D.
8. 除去中混有少量的最佳方法是()
A. 点燃
B.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通过澄清石灰水
D. 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9. 吹灭蜡烛,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A. 隔绝空气
B. 清除可燃物
C. 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D. 使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为了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应彻底消除温室效应
B.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等
C. “低碳”生活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 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
11.青篙素(化学式为)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关于青篙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一个青篙素分子含有个氢分子
C.青篙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D. 、、三种元素的质量为
12.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

有关判断正
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有银,一定没有铜和锌
B. 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13.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单质,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
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成为价)。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 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 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14.把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若金属X放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的现象,则X、Ag、Fe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
A.Fe、X、Ag
B. X、Fe、Ag
C. Fe、Ag 、X
D. Ag 、X、Fe
15.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密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8
D. 甲和丁一定属于单质
二、非选择题
(共50分)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1 )标出硫酸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 )3个铵根离子:。

(3 )氯化钠中的阳离子:。

(4 )氧化铝:。

17.气体在化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 。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为,若改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还存在的缺陷
有,其化学方程式为。

(3 )现准备收集氧气供铁丝、硫燃烧的实验使用,选择(填装置序号)收集气体。

(4 )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G)收集氧气,验满氧气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填“a”或“b”)端,若复燃则收集满了。

(5 )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

制取乙炔的最佳发生装置为(填装置序号),该装置的优点
是。

(6 )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
是(填序号)。

宇航员呼出的可用氢氧化锂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18. 核电荷数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周期1 H
+11
2 He
+2 2
第二周期
3 Li
+ 3 2 1
4 Be
+ 4 2 2
5 B
+ 5 2 3
6 C
+ 6 2 4
7 N
+ 7 2 5
8 O
+ 8 2 6
9 F
+ 9 2 7
10 Ne
+ 10 2 8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第三周
期+ 11 2 8 1 + 12 2 8 2 + 13 2 8 3 +14 2 8 4 +15 2 8 5 +16 2 8 6 +17 2 8 7 +18 2 8 8 (1 )含氟物质的合成,对推动科技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由上图可知,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选填“失去”或“得到”﴿;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
是。

(2 )在点燃的条件下,号元素组成的单质能在号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燃烧,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写出与氖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

(写一个)
(4 )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钠完全转化为氯化钠,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是多少?
(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19.生命必需的水在化学中常用作溶剂和原料。

(1 )部分地下水含较多的水称为硬水;电解水时在与直流电源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

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是。

海水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填化学式,下
同);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2 )水和双氧水都含有相同的元素,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

(3 )下列两组固体物质用水即可鉴别的是(填字母序号)。

A. 食盐,生石灰
B. 碳酸钠,碳酸钙
20.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
①通入,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中无明显现象,中红磷燃烧。

(1 )实验过程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2 )实验过程②中,对比、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是。

(3 )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21.
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也是工业制二氧化碳的原料),、是黑色粉末,是红色固体单质,、是两种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 )写出的名称:。

(2 )请写出气体的一种用途:。

(3 )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② ;
③ 。

22. 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发生了化学反应。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铁锈,装置如图所示,酒精灯的作用是。

【现象分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
中固体由,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一氧化碳还原了铁锈。

【提出问题】一氧化碳还原铁锈的固体产
物是铁吗?
【实验设计】上述反应进行完全后,冷却到室温,取少量玻璃管中的固体,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则证明有铁生成。

该小组同学按上述设计进行实验,并未观察到预期现象。

【查阅资料】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氢化亚铁、铁。

【实验反思】一氧化碳还原铁锈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

上图所示实验装置中,应作的一处修改是。

【重新实验】该小组同学用修改后的装置重新进行实验,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室温,取少量玻璃
2017~2018年12月江苏南京建邺区南师附中新城初级中学黄山路分校初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无答案Word版)
管中的固体,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证明有铁生成。

【拓展应用】该小组同学用修改后的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的实验,使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全部转变为铁(已知赤铁矿中的杂质不与一氧化碳反应),测得下列数据:
2017~2018年12月江苏南京建邺区南师附中新城初级中学黄山路分校初三上学期月考化
学试卷(无答案Word版)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赤铁矿粉末的总质量(玻璃管的质量为);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固体的总质量(冷却到室温称量)。

则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