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第七章习题
体): ( )
(A) 1.15
(C) 1.7
(B) 1.4
(D) 1.33
答案:(D)
14.三维平动子的平动能εt= 6h2/(8mV2/3)能级的简并度 为: (A) 1 (C) 6 (B) 3 (D) 0 ( )
答案:(B)
15. 晶体 CH3D 中的残余熵S0, m为: (A) Rln2 (C) (1/3)Rln2 (B) (1/2)Rln2 (D) Rln4
答案:(D)
18. 在 298.15 K 和101.325 kPa时,摩尔平动熵最大的
气体是:
(A) H2 (B) CH4
(
)
(C) NO
(D) CO2
答案:(D)
19.忽略 CO 和 N2的振动运动对熵的贡献差别。N2和
CO 的摩尔熵的大小关系是:
(A) Sm(CO) > Sm( N2) (B) Sm(CO) < Sm( N2) (C) Sm(CO) = Sm( N2) (D) 无法确定
(
)
答案:(D)
12.300 K时,分布在J= 1转动能级上的分子数是J= 0 能
级上分子数的3exp(-0.1)倍,则分子转动特征温度是:
( (A) 10 K (C) 30 K (B) 15 K (D) 300 K )
答案:(B)
13.H2O 分子气体在室温下振动运动时C V,m 的贡献可以
忽略不计。则它的Cp,m /C V,m 值为 (H2O 可当作理想气
答案:(C)
8.
双原子分子以平衡位置为能量零点,其振动的零点 ( (B) (1/2)kT (D) (1/2)h )
能等于: (A) kT (C) h
答案:(D)
9.
双原子分子在温度很低时且选取振动基态能量为
零,则振动配分函数值为:
(A) = 0 (B) = 1
(
)
(C) < 0
(D) > 1
(
)
答案:(A)
20.一个体积为V、粒子质量为m的离域子体系,其最低
平动能级和其相邻能级的间隔是:
(A) h2/(8mV2/3) (B) 3h2/(8mV2/3) (C) 4h2/(8mV2/3) (D) 9h2/(8mV2/3)
(
)
答案:(B)
相同
答案:(B)
4.
粒子的配分函数q是: (A) 一个粒子的 (B) 对一个粒子的玻耳兹曼因子取和
(
)
(C) 粒子的简并度和玻耳兹曼因子的乘积取和 (D) 对一个粒子的所有可能状态的玻耳兹曼因子取和
答案:(D)
5.
热力学函数与分子配分函数的关系式对于定域粒子
体系和离域粒子体系都相同的是:
(A) G, F, S (C) U, H, CV (B) U, H, S (D) H, G, CV
(
)
答案:(C)
6.
在平动、转动、振动运动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中,
下述关系式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 Fr= Gr (C) CV,v= Cp,v (B) Uv= Hv (D) Cp,t= CV,
(
)
答案:(D)
7.已知 I2(g)的基本振动频率 =21 420 m-1, kB=1.38×10-23 JK-1, h=6.627×10-34 Js, c=3×108 ms-1, 则 I2(g) 的振动特 征温度v为: (A) 2.13×10-14 K (C) 308.5 K (B) 1.03×10-8 K (D) 3.23×10-3 K ( )
答案:(B)
10. 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的能级间隔的大小顺序 是: (A) 振动能 > 转动能 > 平动能 (B) 振动能 > 平动能 > 转动能 (C) 平动能 > 振动能 > 转动能 (D) 转动能 > 平动能 > 振动能 ( )
答案:(A)
11. 2 mol CO2的转动能Ur为: (A) (1/2)RT (B) RT (C) (3/2)RT (D) 2RT
(
)
答案:(D)
16.在分子运动的各配分函数中与压力有关的是:
(
(A) 电子运动的配分函数 (C) 转动配分函数 (B) 平均配分函数 (D) 振动配分函数
)
答案:(B)
பைடு நூலகம்
17.双原子分子的振动配分函数 q = {1-exp(-h/kT)}-1 是 表示: ( ) (A) 振动处于基态 (B) 选取基态能量为零 (C) 振动处于基态且选基态能量为零 (D) 振动可以处于激发态,选取基态能量为零
第三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1.玻尔兹曼熵定理一般不适用于:
(
)
(A) 独立子体系
(B) 理想气体
(C) 量子气体
(D) 单个粒子
答案:(D)
2.下列各体系中属于独立粒子体系的: (A) 绝对零度的晶体 (B) 理想液体混合物 (C) 纯气体 (D) 理想气体的混合物
(
)
答案:(D)
3. 近独立定域粒子体系,且为处于热力学平衡态的独 立体系的 (A)最概然分布公式不同 (B)最概然分布公式相同 (C)某一能量分布类型的微观状态数相同 (D)以粒子配分函数表示的热力学函数的统计表达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