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二轮:专题1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艺 (专题卷) (1)

2018届二轮:专题1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艺 (专题卷) (1)

专题 (十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艺(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惠州模拟)古希腊的宗教是由诗人、艺术家以神话故事为主要内容创造出来的,并且各城邦分别建立起他们自己信仰的神。

他们对神的祭祀仪式非常简朴,祭司从普通民众中进行选任,没有专门的祭司阶层,也没有统一的宗教信条的束缚。

古希腊的这种宗教观()A.孕育了人文主义的传统B.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促进民主政治的确立D.促使了基督教的产生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这种人神同形共性特点,有利于古希腊人文主义传统的酝酿和发展,故A项正确;这种朴素民主的宗教观并不能直接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这种宗教观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而非促进民主政治的确立,这属于因果倒置,故C项错误;基督教思想产生于公元1世纪,对其产生影响的是希腊后期的斯多亚哲学,而非材料中的这种宗教观,故D项错误。

]2.智者学派授人以修辞、演讲之术而不论其学习目的之善恶,使他们攫取城邦权力或在法庭上胜诉,受到了很多雅典人的欢迎,但也有些人认为智者学派败坏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这反映了()A.民主与专制的冲突B.平民与贵族的对立C.功利与道德的矛盾D.个人与集体的分歧C[希腊智者学派代表的是民主制度,与专制体制并没有任何关系,故A 项错误;智者学派并非单单是为贵族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平民的利益,故B项错误;智者学派的缺陷之一就是他们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而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必然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故C项正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

]3.文艺复兴名义上是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实际上是创造一种反对封建神权的新文化,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是世界的主体,应该从神学教条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恢复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由此可见,人文主义之“新”的意义在于()A.奠定了近代人权的基础B.有助于共和制取代君主制C.推动新航路的开辟D.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A[据材料中“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应该从神学教条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可知,文艺复兴批判封建神学,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将人从封建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而奠定了近代人权的基础,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并没有批判君主专制,也没有提出民主共和,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人文主义批判封建神学所发挥的思想解放作用,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中对于人文主义之“新”的意义的阐释,排除。

] 4.(2017·大庆模拟)15世纪之前的欧洲,肖像画是国王、教皇、圣人和其他社会体系中高高在上的那些大人物的专享。

到了15世纪,人们喜欢将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家中展示。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追求生活上的自我满足B.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C.科技发展导致绘画水平提升D.宗教改革开阔了视野B[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5世纪之前的欧洲……到了15世纪”“将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家中展示”得出人们开始注重人的自身价值,开始摆脱教会的束缚。

结合所学知识,14—17世纪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故B项正确;A、C、D三项的表述均不符合题目中的时间和意思表述。

]5.(2017·唐山模拟)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

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

这一现象() A.弱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B.打破了神学对科学技术的束缚C.直接推动了德意志地区的统一D.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D[根据材料“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强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并不否定神学,故B项错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德意志统一完成于1871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广为流传。

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这一现象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故D项正确。

] 6.(2017·长春质检)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

而在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却是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被上帝拯救,灵魂归于上帝。

由此可见()A.文艺复兴凸显了个人理性B.启蒙运动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C.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性更强D.两个浮士德都是私欲膨胀的产物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都看不出文艺复兴凸显个人理性,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虽然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但是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与宗教性无关,故C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两个浮士德都是私欲膨胀的产物,故D项正确。

]7.(2017·德州模拟)卢梭明确地表示,原始人才具有真正的道德,人类社会从古至今,是一个日益堕落的历史。

由此,要享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就必须打破一切历史、文化造成的禁锢。

据此可知()A.卢梭强调自由平等是普世的价值B.卢梭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C.卢梭的思想更具民主性D.卢梭主张实行民主共和B[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自由平等是普世的价值的信息,主要说的是天赋人权应如何实现,故A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以得出卢梭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故B项正确;仅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无法得出卢梭的思想更具民主性,故C项错误;实行民主共和是卢梭的主张,但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8.哥白尼认为天体是被镶嵌在水晶(以太)天球中被裹挟着运动的;当太阳处于宇宙中心时,各大行星的运动才更加接近柏拉图所说的匀速圆周运动。

哥白尼的观点表明他是()A.旧世界最后的天文学家B.天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的人物C.近代实验科学的开创者D.第一个提出“太阳中心说”的人B[哥白尼反对“地心说”,提倡“日心说”,表明他不是旧世界的天文学家,故A项错误;哥白尼倡导“日心说”,虽然“日心说”也不完全科学,却为天文学的发展和破除神学思想禁锢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开创者,故C项错误;仅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判断哥白尼是第一个提出“太阳中心说”的人,故D项错误。

]9.艾赛亚·柏林曾说:“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说明()A.经典力学直接导致了启蒙运动B.牛顿思想全面影响了法国社会C.启蒙运动有利于经典力学发展D.科技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条件D[材料中作者认为“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即牛顿的经典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即理性精神)为启蒙运动提供自然科学条件,“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也表明科技(经典力学)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精神的支持。

经典力学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启蒙运动的发生,故A项错误;材料中牛顿思想对启蒙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不是全面影响了法国社会,故B项错误;经典力学产生于1687年,在启蒙运动之前,故C项错误。

] 10.(2017·保定模拟)在某一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

上述现象的出现()A.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B.推动了人文精神不断走向成熟C.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D.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现象受工业革命、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自然科学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A项错误;推动人文主义发展成理性主义,不断走向成熟的是“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而不是材料中的现象,故B项错误;结合前面分析可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故D 项正确。

]11.(2017·潍坊模拟)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

该作家主张()A.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B.注重描写社会底层心声C.弘扬启蒙时代理性精神D.发掘人内心深处的奥秘D[根据时间20世纪中期及“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可知,这是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

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属于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注重描写社会底层心声也属于现实主义,故B项错误;弘扬启蒙时代理性精神应该在17—18世纪,故C项错误;发掘人内心深处的奥秘属于现代主义创作,故D项正确。

]12.(2017·荆州调研)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

爵士乐在美国诞生后,迅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这说明()A.爵士乐的流行提高了黑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B.通俗易懂的现代主义音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C.美国文化具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D.以反种族歧视为主题的作品顺应了时代潮流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爵士乐并没有提高黑人的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城市的贫民(主要是黑人)居住区内,许多民间艺术家将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爵士乐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等内容可知,爵士乐的通俗性和大众性是其流行的原因,故B项正确;美国长期以来有种族歧视,故C项错误;爵士乐没有体现反种族歧视的内容,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25分)材料一人文主义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创作成为欧洲的巅峰。

莎士比亚创作的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经济的繁荣昌盛,文学璀璨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为莎士比亚安心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同时,伊丽莎白女王还是一位十分宽容的女王,对莎士比亚当时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加以阻挠,反而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

材料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中西戏剧史上的并峙双峰。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和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堪称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