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听诊的护理 PPT
放置听诊器体件时要紧贴于被检查部位,避免与 皮肤摩擦而产生附加音。
被检查者寒冷或紧张时,肌肉收缩可产生类似罗 音的附加音,使病人放松或暖和后就可避免。
听诊时注意力要集中,听心音时要排除呼吸音的 干扰,听肺部时要排除心音的干扰。
听诊体位
坐位 平卧位 侧卧位
心脏听诊
心脏瓣膜听诊区
1二尖瓣区:位于心尖部,
胸膜摩擦音
通常于呼吸两相均可听到,而且十分近耳,一般于吸气末或 呼气初较明显,屏气时即消失。
常听到的部位是前下侧胸壁,可随体位的变动而消失或复现。 胸膜摩擦音常发生于纤维素性胸膜炎、肺梗死、胸膜肿瘤及 尿毒症等患者。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A.音调较低; B.强度较弱; C.其额外心音出现在舒张期即S2后, D.听诊最清晰部位,左室奔马律在心尖部,右室奔马律
在胸骨下端血流呈层流状态,层流状态下的血流不发出声音,当 层流变为湍流冲击心室壁、血管壁、瓣膜、腱索等,使之 发生振动即可产生杂音。
上下、左右对称的部位对比。
肺尖→前胸部→侧胸部 →背部
正常呼吸音
气管呼吸音:是空气进出气管所发出的声音,粗糙、响亮且高调, 吸气与呼气相几乎相等,与胸外气管上面可听到。
支气管呼吸音:该呼吸音强而高调,吸气相较呼气相短。正常于喉 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附近可听到。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性 呼吸音,吸气相与呼气相大致相同。正常于胸骨两侧第1、2肋间 隙,肩胛区第3、4胸椎水平以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到。
湿罗音的特点: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部位较 恒定,性质不易变,中小湿罗音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可减轻 或消失。分为大、中、小水泡音。
罗音
②干罗音 系由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 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干罗音的特点:为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 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吸气和呼气时均可听到,但以呼 气时为明显,干罗音的强度和性质易改变,部位易变换,在 瞬间内数量可明显增减。发生于主支气管以上大气道的干罗 音,有时不用听诊器亦可听及,谓之哮鸣音。
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 ①音调较高(62Hz);②强度较S1为低; ③性质较S1清脆;④历时较短(0.08s); ⑤在心尖搏动之后出现;⑥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S1 、S2
③第三心音听诊
出现在心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期,第二心音之后0.12一 0.18s。S3的产生是由于心室快速充盈时,血流冲击心室壁 引起室壁、瓣膜乳头肌和腱索振动所致。
即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稍内 侧。
2.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
第2肋间。
3.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
第2肋间。
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在胸骨左缘第3助间。
5.三尖瓣区:在胸骨体下
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 肋间。
心脏听诊的规范顺序
①心尖部
②肺动脉
瓣区 ③主动脉瓣区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⑤三尖瓣区。
听诊内容
肺泡呼吸音:为一种叹息样的或柔和吹风样的fu-fu声,吸气时音 响较强,音调较高,时相较长;呼气时音响较弱,音调较低,时 相较短。在大部分肺野内均可听到。
罗音
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分为:湿罗音、干罗音 ①湿罗音 系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 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 声音,故又称水泡音。或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 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而产生的爆破音。
杂音的特性与听诊要点③
③杂音发生的时间
首先识别S1与S2 此点对判断瓣膜病变的性质有重要意义 收缩期杂音:器质性、功能性 舒张期杂音:器质性 连续性杂音:器质性 双期杂音: 早期、中期、晚期、全期:
MS:舒张中晚期 MR:全收缩期
杂音的特性与听诊要点④
④杂音的性质
主要决定于心脏杂音的音色和音调 (声波的频率) 音调(柔和、粗糙)
结束
❖ 心尖区-二尖瓣病变 ❖ 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病变 ❖ 肺动脉瓣区-肺动脉瓣病变 ❖ 胸骨左缘3、4肋间的粗糙收缩期杂音-室间隔缺损
杂音的特性与听诊要点②
②传导方向
二尖瓣关闭不全——左腋下及左肩胛下 主动脉瓣狭窄——颈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尖部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胸骨左缘第3肋间 较局限的杂音: 二尖瓣狭窄——无传导 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等杂音无传导
❖ 功能性杂音往往柔和 ❖ 器质性杂音往往粗糙
音色
❖ 吹风样、隆隆样、雷鸣样、机器样 ❖ 喷射样、叹气样、乐音样、鸟鸣样等
杂音的特性与听诊要点⑤
⑤强度与形态
杂音的强度即杂音的响度 影响杂音强度的因素 强度:Levine 6级分级法用于收缩期 舒张期不分级,也可分为轻、中、重
6、心包摩擦音
正常人心率范围为60一 100次/min
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
D
超过160/分
2、心律
指心脏跳动的节律 异常节律: (1)窦性心律不齐:呼吸性和非呼吸性 (2)心房颤动:①心律绝对不规则;
②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③脉搏短绌。 房颤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冠心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3)早搏:在规则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 现一次心跳,其后有一较长间歇。
第三心音听诊的特点: ①音调低(<50Hz) ;②强度弱; ③性质重浊而低钝;④持续时间短(0.04s) ; ⑤心尖部及其内上方听诊较清晰,仰卧位或左侧卧在呼 气末较清楚; ⑥抬高下肢使增强,坐位或立位时减弱至消失;
④第四心音
出现在舒张晚期,约在第一心音前0.1s(收缩期前),一般认 为S4的产生与心房收缩有关。但正常人心房收缩产生的低频 振动,人耳听不到。
1、心率: 2、心律: 3、心音: 4、额外心音: 5、杂音: 6、心包摩擦音:
1、心率
指每分钟心搏的次数,检 查时以听诊器在心尖部听 A 取第一心音计数。
成人心率超过100次/分 , 婴幼儿心率超过150次/分
C
称为心动过速。心率低于 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 性心律低于40次/分
3、心音
正常心音:心音有四个 按出现的先后命名为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第三心
音(S3)和第四心音(S4) 通常只能听到S1和S2 在某些健康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听到S3,S4一般听不到,如能
听到多为病理性
①第一心音
出现在心室等容收缩期,标志着心室收缩期的开始。S1 产生机制主要心室收缩开始,二尖瓣和三尖瓣突然关闭, 瓣叶突然紧张引起振动而产生。
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 杂音强度采用六级分级法:1级—很弱,须仔细听诊才能
听到;2级—较易听到,不太响亮;3级—明显的杂音,较 响亮;4级—杂音响亮,有震颤;5级—杂音很响,且向四 周或背部传导;6级—杂音震耳,即使听诊器离开胸壁一 定距离仍可听到。
杂音的特性与听诊要点①
❖ ①最响的部位
往往就是杂音发生的部位
心肺听诊
目录
1 关于听诊 2 心脏听诊 3 肺部听诊
听诊
直接以耳或利用听诊器来听取被检查的器官或组 织发出的声音,来评估正常与否的一种检查法。
是各项检查技巧中的难点与重点。 根据使用听诊器与否,分为
直接和间接听诊法。
听诊器
雷奈克
听诊注意事项
环境要安静,室温适宜,避风。采取合适体位。 听诊前应注意耳件方向是否正确,软、硬管腔是 否通畅。
舒张期额外心音
• 奔马律 • 开瓣音 • 心包叩击音 • 肿瘤扑落音
医源性额外心音
人工起搏音 人工瓣膜音
舒张期额外心音:奔马律
奔马律为舒张期额外心音的一种,是出现在第二心音后的附 加心音,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组合而成的韵律酷似马奔 跑时马蹄触地发出的声音,故称奔马律。奔马律的出现是心 肌严重受损的重要体征。
01
心包脏、壁两 层因炎症渗出, 表面变得粗糙, 而在心脏收缩 或舒张时发生
摩擦所发生
02
音质粗糙、高 调、搔抓样、 很近耳,与心 搏一致收缩期 与舒张期均能 听到,来回性, 与呼吸无关
03
见于各种感染 性心包炎、SLE、
尿毒症等
肺部听诊
肺部听诊
听诊内容: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 一般由肺尖→前胸部→侧胸部 →背部; 听诊前胸部应沿锁骨中线和腋前线; 听诊侧胸部应沿腋中线和腋后线; 听诊背部应沿肩胛线,自上至下逐一肋间进行,而且要在
S4听诊特点是低调、沉浊、很弱,在S1之前。听诊部位在心 尖部及其内侧。
4、额外心音
❖ 指在原有心音之外,额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心音。大多数 是一个附加音,构成三音律;少数为两个附加音,构成四 音律,由病理性S3和或S4与原有的S1、S2构成的三音律或 四音律。
额外心音分类
收缩期额外心音
• 收缩早期喷射音 • 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第一心音听诊的特点:
①音调较低(55-58Hz);②强度较响; ③性质较钝;④历时较长(持续约0.1s); ⑤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⑥心尖部听诊最清晰。
②第二心音听诊
出现在心室的等容舒张期,标志着心室舒张期开始。一般 认为主要是由于心室舒张开始时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突然 关闭引起的瓣膜振动所产生。S2有两个主要成分: A2、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