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对动物脂肪代谢的作用邓莹莹摘要: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 是一族小分子细胞内蛋白质, 对长链脂肪酸有很高的亲和力, 能把脂肪酸从细胞膜转运到细胞内利用位点, 在长链脂肪酸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本文就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脂肪酸代谢调节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生物学功能脂肪代谢1 导言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是一种小分子量(14~15 kDa)的细胞溶质蛋白。
1972年,Ockner和Mishkin首次报道了在大鼠细胞内存在FABP,并证实其对长链脂肪酸有高度的亲和性,对动物体内脂肪酸和它们的CoA衍生物的摄取、细胞内转运、氧化、脂化或合成均有重要作用。
随后的研究表明,FABP还能协助将动物组织细胞内的脂肪酸运至其进行β-氧化的场所或甘油三酯和磷酯合成部位,促进心肌和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的沉积,提高肌间脂肪、降低体脂沉积等调控作用。
研究数据均有力支持将FABPs定义为脂肪酸转运蛋白。
已经清楚知道FABPs周围包绕了大量的相关蛋白,一些除结合脂肪酸外,还结合了疏水的配体。
最近几年,对FABPs 的组织分布,配体亲和力和特异性,以及其结构特性进行了集中研究,结果均表明FABPs参与细胞内脂质代谢。
2FABP的分类及结构特点FABP的分类与分布FABP作为细胞溶质蛋白,不仅广泛分布在哺乳动物的所有组织中,而且在鸟类、鱼类以及昆虫的脂肪代谢组织中均有发现。
由于FABP在其纯化的过程都是将细胞溶质组分作为起始原料,因此通常以最初被分离的组织来命名。
迄今为止发现结构不同、功能相似的FABP有:心肌型(H)、肝型(L)、肠型(I)、脂肪细胞型(A)、表皮型(E)、脑细胞型(B)、骨骼肌型(S)、肾脏型(K)、髓磷脂型(My)、牛皮癣相关性(PA)、回肠型(Ileum)、睾丸型、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和细胞视黄醇酸结合蛋白。
在同一细胞中可分布多种FABPs,例如在小肠内皮细胞上存在两种不同FABPs,即L-FABP和I-FABP,二者具有29%的同源性。
在植物中也发现有FABPs。
FABPs 大约有130个标准氨基酸,在小鼠L-FABP结构中有127个残基,包括启始N-甲酰蛋氨酸。
不同类型FABPs 的氨基酸序列有38~70%的同源性,在空间结构上也有相似之处,都存在两个α螺旋和一个β折叠结构。
各型FABPs的两个短α螺旋结构由肽链N末端的7个氨基酸组成,β折叠结构则是由92个氨基酸构成,分为βA~J八个片层。
L-FABP是第一个克隆并纯化的FABP家族的成员,具有晶状体结构和氨基酸序列。
FABP的结构胞浆脂肪酰COA结合蛋白,胞浆视黄醇分析各种FABP的一级结构,发现有如下规律:(1)大多数FABP的氨基酸组成缺乏或极少含有半胱氨酸和脯氨酸,疏水性侧链的氨基酸较多;(2)各型之间氨基末端(1~25)和中段(90~90)的均一性较强,羧基末端变异较大;(3)哺乳动物不同种系之间的相同器官,如心脏、肝脏和髓鞘的FABP具有高度均一性(80~90%),而不同器官类型之间的均一性仅为20~35%;令人惊奇的是牛心型FABP与泌乳乳腺中的生长抑制因子之间,只有6个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不同,均一性达95%。
Bansal从小鼠肝脏中分离出的硒结合蛋白与大鼠肝型FABP氨基末端的连续93个氨基酸的均一性达92%。
Offneer(1988)等报道,人的H-FABP一级结构由1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含有多个苏氨酸和赖氨酸,缺少半胱氨酸。
在N末端有一个乙酰化的缬氨酸残基。
在48~54和114~119之间有两个相同的重复片段。
在这两个片段之间形成β-结构并降低蛋白亲水性。
上述两个片段位于较长的重复片断内(48~60、114~125),其中62%的序列是相似的。
下面是人肠型FABP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所有FABP的主链结构单元主要是β拆叠,约占34~76%。
如肠型含有10个反向平行的β折叠,分别命名为βA、βB、…,βJ,除βD、βE外,每个β折叠由8~10个残基组成。
其次是α螺旋,约占12~38%。
一般含2个α螺旋,以α-Ⅰ、Ⅱ表示。
另外还有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
三级结构和结合中心Giovanna用高分辨X衍射并结合荧光技术、化学修饰、核磁共振分析,发现FABP 肽链的三维结构只含一个结构域, 由10 个反平行的β-链和两个短的α-螺旋形成1 个β-折叠桶。
Sacchettini 等证实,由大肠杆菌表达的大鼠I-FABP 分子N-端是7 个氨基酸组成两个短的右手α-螺旋。
由92个氨基酸形成10个反向平行的β-链(βA-βJ),这些β-链构成两个几乎正交的β-片层。
由两个β片层构成的“壳形钳夹”。
βA-βF为此钳夹的一侧,βF-βJ则构成钳夹的另一侧。
βD和βE不直接通过氢键相连,而是由一条5~11埃的“缺口”把两者分开,缺口内含有侧链基团,βF是连接2个片层的桥梁。
整个空间结构由氢键维持。
在分子表面有一个由α-螺旋、βC、βD、βE和βF组成的“开口”,这是结合脂肪酸分子, 并限制脂肪酸分子移动的结构。
脂肪酸一旦被结合后,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作用会使其分子弯曲、构象改变并被相对固定。
脂肪酸的羧基端则被由7 个氢键组成的静电网相吸, 使羧基端被埋在FABP 分子内。
此外FABP 分子内还有一个由Asn11、Arg26、Lys27、Asp34、Asp74 组成的离子通道, 这个通道在调节脂肪酸的结合或释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鼠I-FABP 分子的这种结构对不同FABP 类型来说很有代表性。
类结合蛋白和热休克蛋白均属于胞浆FABP家族的成员。
结合机制根据上述结构特点及衍射分析认为:脂肪酸的羧基与Arg胍基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蛋白质分子的变构,Lys侧链转向一侧,脂肪酸分子则经潜在性开口进入核心部位。
羧基与核心部位的Arg和Gln及两分子水构成新的五员氢键网络。
烃链则以一种特有的左手螺旋形式与蛋白质的硫水性口袋结合。
2.3 FABP的基因结构各种FABP的基因均由3400~4000个核苷酸组成,具有四个外显子、三个内含子(图2)。
两个转录起始部位(箭头所示)位于-25和+1位置;两个TA TA盒子位于起始部上游23—26个核苷酸位置;14核苷酸重复序列(5’-TGAACTTTGAACTT-3’)位于起始部的-90,-301、-444、-609的位置;四个外显子的核苷酸长度分别为128/103、173、108和48bp;三个内含子的长度分别为1194、1023、和444hp;多聚腺苷酸信号-AA TAAA 则位于第四个外显子下游的247个核苷酸之后。
所有FABP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显示高度的均一性,第三个外显子仅显示相似性。
图2 人肠FABP基因及侧区结构示意图FABP基因的5’末端非转录区域至少合有四个调节单元。
其一为-393~-385的糖皮质激素调节单元。
可被地塞米松诱导而表达;其二为-149~-130的CCAA T/促进结合序列。
该序列为FABP基因启动子所特有,它起到超激活因子的作用;其三为-124~-107的激活蛋白-I序列。
该序列与两个原癌基因(c-fos和c-jun)复合体相互作用导致基因表达。
其四为-142~-97的抑制单元。
cAMP可以解除其抑制效应而激活基因启动子。
目前,鼠肝和肠、牛心和人肌肉型FABP的cDNA巳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成功。
大鼠肝FABP的cDNA也在小鼠L-成纤维细胞中获得表达。
3FABP的生物学效应FABP的结构特点和组织器官的特异性决定了某一类型FABP 在不同的细胞内有不同的功能, 不同的FABP 有单一的但不同的功能。
70年代认为,细胞FABP的作用与血浆白蛋白相似,是细胞内脂肪酸和脂肪酰CoA 的被动裁体。
80年代中期发现,FABP mRNA可在各种动物多种组织表达,其基因表达与机体代谢状态、生理活动和病理过程有密切关系。
提示FABP在机体自身调节网络中可能具有更广泛的生物学效。
FABP 主要有以下一些功能:(一)结合长链脂肪酸是FABP的基本作用在FABP分子中心有高亲和力的结合位点.与长链脂肪酸形成非共价结合。
其结合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胞浆pH值的变化等。
FABP不仅能结合长链脂肪酸,还能结合长链脂酰CoA、胆固醇、胆固醇酸及花生四烯酸。
FABP这种结合特性可以缓解不饱和脂肪酸的细胞损伤作用。
(二)作为脂肪酸的转运载体,调节细胞脂肪酸代谢FABP通过对脂肪酸的摄取、运载、酯化和β氧化等环节,调节脂肪酸的氧化供能及磷脂、甘油三酯的代谢。
质膜FABPpm以载体介导或被动动扩散的方式促进脂肪酸跨膜转运。
在人工生物膜脂质体模型上.包裹FABP的脂质体显著增加棕榈酸内流量。
应用脂质体携载FABP(1.4μmol/L)灌流离体心脏,显著促进缺血心肌利用脂肪酸产生A TP和CP。
(三)作为协同因子(cofactor)增强以脂肪酸代谢为基础的细胞合成或氧化反应,如心肌FABP通过促进脂酰CoA肉毒碱转运进入线粒体,提高细胞能量合成能力。
(四)参与细胞内脂肪酸隔室化分布Ockner用3H-油酸灌胃同时静脉注射14C-油酸.结果发现3H-油酸的成份掺入到胞浆中的甘油三酯、脂肪酸衍生物,进而被氧化组成磷脂分子。
提示小肠上皮细胞的FABP参与了脂肪酸隔室化分布。
应用免疫电镜观察到,高脂肪饲养的动物L-FABP积聚于糖原颗粒周围,随后又分布在细胞膜下。
(五)调节细胞增殖和生长人H-FABP与乳腺生长抑制因子(MDGI)的氨基酸序列有95%的同源性,属同一基因家族。
抗大鼠H-FABP抗体与MDGI有交叉反应。
Roth等用内肽酶切下部分FABP cDNA片段拼接到人生长激素(hGH)DNA,可以高效表达出hGH mRNA。
在培养的大鼠肝细胞和乳腺癌细胞中.FABPs可影响癌细胞增殖和肝细胞有丝分裂。
目前,FABP调节细胞增殖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细胞钙离子内流有关。
(六)参与胰岛素信息传递aP2蛋白是3T3-L1脂肪细胞合成的一种FABP。
磷酸化的aP2能影响胰岛素信息传递。
胰岛素能使受体β-亚基特异的酪氨酸区域自发性磷酸化。
aP2磷酸化后,接近胰岛素受体β-亚基并使酪氨酸区域磷酸化,进而阻断(干扰)胰岛素从受体到葡萄糖转运系统的信息传递。
FABP磷酸化和去磷化,协同调节葡萄糖和脂肪酸摄取量.以适应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动态平衡。
推测生理状态下,FABP可能在心肌、平滑肌和脂肪细胞胰岛素依赖的葡萄糖转运中发挥调节作用。
(七)参与胆红素、甾醇、硒和前列腺素代谢Bansa等从小鼠肝脏分离纯化出一种硒结合蛋白(14kD)。
由9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与大鼠肝FABP 92.5%的序列同源。
FABP能特异结合PGE1,促进PGE1、PGE2与离体脂肪细胞膜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