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教科版)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蚕卵的颜色:刚产下卵时是淡黄色或黄色,经1天~2天变成淡红色、浅褐色,再经过天~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以后不在发生变化。

2、蚕卵的形状:蚕卵近似圆形。

3、蚕卵的大小: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4、蚕卵中心凹下去;黄色的卵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的;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5、蚕的生命是从卵里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6、养蚕窍门:1、小蚕爱吃桑叶。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2、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细条。

3、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4、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7、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卵里孵出。

8、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9、蚕在生长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10、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11、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1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的一生要蜕好几次皮。

6次)13、蚕的外形:蚕的形态是圆筒形,分头、胸、腹三部分。

14、蚕的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小孔,为吐丝孔。

15、蚕的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各具1对胸足。

进食时,胸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16、蚕的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第3、4、5、6节各生1对腹足,为蚕的运动器官。

第10 节有1对尾足,可用来挟持他物,并固着身体。

第8节背面,生有一尖形肉质突起,称尾角。

17、在胸部第1节和腹部前8节每节两侧各生有1个黑点是气门,是蚕的呼吸器官的开口。

18、蚕用腹足爬行19、吐丝前的蚕:身体缩短,发黄而透明;吐丝后的蚕:身体大大缩小;蚕开始时以“S”形方式吐丝,茧腔变小后蚕体前后两断向背方弯曲,成“C”字形;蚕继续吐丝,由“S”形改为“∞”形。

20、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

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1、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22、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23、蚕蛹的体形粗短,像一个纺锤,分头、胸、腹三个部分。

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腹足、尾足消失。

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从第2个~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

蚕蛹的身体与蚕比较,身体缩短,颜色由白色变成了深褐色,还能找到眼睛和胸足,身上的环节减少,腹部的足消失,但气门还在。

已有翅的雏形,长出了复眼,出现了触角。

24、蚕茧是椭圆形,白色,茧长3厘米~3.5厘米,茧幅2厘米~2.5厘米。

一条蚕吐的丝有1000米~1500米长,最长的能达到3000米。

25、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织品。

现在人们利用科技手段,能养出彩色的蚕,吐出彩色是丝,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26、蚕蛹经过10天~15天,会变成蚕蛾。

27、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

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28、蚕蛾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蚕蛾的形状像平常看见的飞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一对复眼和触角,触角羽状。

口器退化,不进食;胸部3节,各长有一对胸足,背侧是两对翅;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行能力;腹部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29、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飞快。

30、两只蚕蛾尾对尾是在交配,一只雌蛾可产400粒~500粒蚕卵,刚产下的卵的黄色的。

1700粒~2000粒蚕卵重约1克。

31、蚕蛾是昆虫。

凡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就是昆虫。

32、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

33、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

34、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56天。

35、蚕卵里孵出的蚁蚕是蚕生命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36、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37、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38、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39、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40、自然界中不少动物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41、蚕的一生外形特征行动食物时间(天)卵圆形,黑紫色,像小米粒大小不会动不吃食物得到 2天~第5天就出蚁蚕蚕圆筒形、身体有环节,从黑褐色逐渐变成白色,从约1毫米到8厘米左右爬行吃桑叶,随着身 33天~体不断长大, 35天食量也逐渐增大蛹椭圆形、酱色一般不动受到刺激会动不吃食物1天~13天蚕蛾白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长出翅不会飞,振动翅膀不吃食物 6天~8天共计多少天 49天~56天42、其他动物生命周期动物名称生命周期(流程图)生命周期的时间鸡卵→雏鸡→成鸡约14年蝴蝶卵→幼虫→蛹→成虫约20年蜻蜓卵→幼虫→成虫约1年山羊小羊→成羊约15年熊猫幼仔→成年熊猫约20年鱼(鲤鱼)卵→幼鱼→成年鱼约50年43、动物生命周期相同的地方是: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44、动物生命周期不同的地方是:有的要经过变态,有的不经过变态;有的是卵生,有的是胎生。

45、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变态,有的则形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46、动物的一种分类方法:动物——变态:蜻蜓、蝴蝶、蟾蜍;不变态:鸡、山羊、熊猫、鱼47、动物的另一种分类方法:动物——从卵孵化而来:鸡、蝴蝶、蜻蜓、蟾蜍、鱼;由母亲直接生下来:山羊、熊猫……48、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今后还将发生变化。

49、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同。

50、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51、人的寿命长短和是否健康生活有很大关系。

52、从出生到死亡,人的生命会经历哪几个阶段?这些不同的生命阶段身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各年龄段人的身体变化特点年龄段身体变化的特点儿童从出生开始,身高、体重不断增加,身体各器官功能不断增强,各种能力不断发展青年生长速度变慢,到20岁左右基本停止生长;各器官功能完善、成熟;可结婚生子了中年生长已经停止,器官的功能开始减退老年各器官开始衰老,功能逐渐衰竭,直到死亡53、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

第一个时期是出生前后,即胎儿期到出生后1岁,短短的1年零9个月,身高和体重都飞速增长。

第二个时期是青春发育期,即10岁~20岁间。

54、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身高和体重长得很快,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有显著的变化。

55、脑的生长在第一个生长发育期最快。

56、根据发育过程中是否有蛹期可以把决大多数昆虫分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两大类。

57、完全变态的昆虫的一生和蚕一样,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

比如: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以及各种甲虫都是完全变态的。

58、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比如: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是不完全变态。

59、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副恒牙,牙齿的生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乳牙阶段。

2、混合牙阶段。

3、恒牙阶段。

60、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1.蚕卵是(有生命)的,蚕是从(卵)开始它的生命。

蚕卵的颜色有(淡黄色、绿色、黑色)等。

蚕卵很小,它跟(芝麻)差不多大。

它的形状是(扁圆形)的。

2.保存蚕卵的合理方法是(冷藏),保存桑叶新鲜的方法是(用保鲜袋装好并冷藏)。

3.蚕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才能孵出小蚕。

刚孵出的小蚕像(蚂蚁)一样,所以叫(蚁蚕)。

蚁蚕很小很软,要用(毛笔)或者(羽毛)轻轻刷到桑叶上。

4.为了让蚕有足够的(氧气)呼吸,在养蚕的盒盖上(扎小孔)。

5.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又嫩又新鲜)、并保持表面(干燥),还要(切碎或条)喂养。

6.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7.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喷洒(杀虫剂)。

8.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在吃桑叶生长过程中要蜕(4)次皮,每次蜕皮之前都要(眠)。

蚕一生要蜕(6)次皮。

9.蚕的外形可以分为(头、胸、腹),头(很小),头上有(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胸部有(3)对足,(小而尖),帮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物),腹部有(5)对足,(方方的),帮助(身体运动),腹部后端的北侧有一个(突起),叫做(尾角)。

10.蚕的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上有(环节),身体两侧有(小黑点),它是蚕(呼吸)的地方,叫(气门)。

11.蚕眠时昂起(头和胸)。

蚕是(蠕动)向前(爬行)。

12.蚕的粪便颜色是(黑绿色)的,形状是(方形)。

13.每蜕皮一次蚕生长速度就(很快),同时身体颜色也会逐渐变(白)。

14.蚕吐丝前,(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透明),在吐丝中,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15.茧里面是蚕变成的(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16.蛹呈(纺锤形),蛹的身体分为(头、胸、腹),头上有(触角、口器、眼睛),胸部有(3)对足,背面有一(盾片),从盾片生出(2)对翅。

腹部的五对足(退化)。

17.蛹遇到(刺激)会动,茧里除了蛹还发现有(一层皮),这是它第(5)次蜕皮。

18. 蚕茧是(一根丝)组成,(养蚕、抽丝、织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19.茧里钻出来的是(蚕蛾),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头上长着一对(触角),有(眼睛和口器),口器退化(不吃食物)。

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20.雌蛾腹部(较大),触角(灰色),翅膀有点(透明而且小),爬行(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