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及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等职业教育类院校在国家倡导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契机下积极
的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
能否培养出企业满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是考验学院办学能力及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
教学工作本文通过我担任的非线性编辑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来探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非线性编辑;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2012)24-0215-02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新生入学时的门槛越来越低。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学生跟不上、厌学等一系列问题。
作为职业类院校的一线专业课教师我也深有体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从教学模式、教学教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尝试引入并推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抽象知识点具体化使其容易理解。
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根据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
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由专业课教师同时担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学,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
中进行教学。
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教学任务。
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实例分析
下面将我在非线性编辑课程中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一次教学公开课)。
教学内容:使用adobe premiere cs4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分镜头人物动作剪辑,教学对象计算机系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
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告诉学生什么是分镜头人物动作剪辑以及为什么要进行剪辑,用来引出要讲授的内容。
此时我用电影《非诚勿扰》处的段落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第二步组织同学们分析案例中的剪辑技巧,既用什么工具、有什么效果等等。
第三步分解任务。
把课程的内容分成三块任务,拍摄人物动作的分镜头;分析剪辑点以及所产生的效果;上机操作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剪辑。
第四步按照分组的任务开始进行操作,教师在现场进行指导随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第五步最后完成任务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困惑、讨论交流,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上述的第一步就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教”,这里要注意的是和传统的“教”的区别在于理论知识点引入的时机和技巧。
传统教学往往开始直接引入理论知识点,学生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就开始讲解重点难点内容了。
接下来的实践环节学生更是
一头雾水了。
我这里教学环节具体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就是以完成具体的任务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积极性,然后讲解理论知识。
第二步其实就是一体化教学中的“学”,这里的“学”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要学到完成任务的原理、技能。
第三步和第四步就是“做”,指导教师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任务进行布置。
整个做的过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有一组同学的任务是用单发拍摄“握手”动作的分镜头,学生问我应该用什么格式拍摄。
我不会非常细致的帮他们分析然后告诉他们答案,通常我会说,建议你们和后期编辑的同学商量一下是不是有慢动作类的特效。
他们很快就决定了所选用的格式了,而且不觉得是老师帮他们做的。
在选择编辑点的时候同学们有些犹豫,我就现场告诉他们只要影视语言表达上符合要求即可。
剪辑点精确与否在一段视频当中和放在整个作品当中的评价标准时不同的。
在做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们发现一些规律性的技巧,如动作的静态帧的选择技巧、常见动作的分解及关键点的把握。
而且强调核心技能的侧重点,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编辑软件上。
最后一步是一次课程的小结非常有必要。
此时可以将做的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告诉大家这类技巧在整个作品中考虑节奏时的变化。
经历了教、学、做三个步骤后就要马上进行总结,这样学生们的理论学习效率非常高。
教学公开课是我院为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而进行的,目的
是对全院教师的一体化教学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非线性编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老师们普遍认为这样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讲授流畅、课堂气氛活跃,可以在其他专业的教学中得到推广。
3 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
3.1 任课的专业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就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很大的差异。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教为主重点强调教师如何教,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思想上应该突破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强调“教”,而不是“学”的教学理念。
探究学生学习的方便性、有效性、而不是如何“教”、怎样“教”。
所以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3.2 师资建设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学生感觉接受比较轻松,但是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教学做”的过程往往要设计到具体的任务、项目,所以要求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强,应该培养更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定期派教师去企业顶岗实习;或者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进行师资培训,使专业教师能较容易地接触行业的新动向,更新专业教师的知识体系,以此保障能顺利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师资力量。
3.3 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
教学内容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甚至应重新设计来满足“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比如教学计划中引入模块化的概念、教学大纲中要将实践部分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调整。
实习实训设备资源的规划和使用要参考修订后的计划来进行。
相应的教材、实验指导书都要跟的上。
3.4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计算机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许多环节是需要多位同学合作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和学两个环节中多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4 结束语
有学者认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能会淡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毕业后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可塑性比较差。
但我认为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的理论学习并不是要脱离实践单独去做理论才称为是理论。
现实情况是一些本科类院校也开始研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并进行适当的推广,有的称之为理论课程的实践化教学的研究。
我认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改善课堂的教学环境,改变目前学生普通厌学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丹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
[2]陈伟珍.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
术,2009.
[3]陈洁丹.高职理论课程实践化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