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六年级数学上册《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教学设计
的顺序是什么?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
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一 指名汇报
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1、出示算式。
11○1 1 23 32
(1 2) 3 ○ 1 (2 3) 43 5 4 35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第一组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运用了 乘法交换律;第二组是三个数相乘,左边是先算前两个,右边是先算后 两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符合乘法分配律,左边是两个数
总结归纳运算定 律
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是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再相加。
2、总结规律。
读一读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分数乘法中,也能使用乘
算简便。
1、教材第 9 页“做一做”第 1 题。增添:
23 1 24
101 1 1 55
3 79 24 25 8 75
独立完成
2、教材第 9 页“做一做”第 2 题。(说说在计算上可以怎样简便)
五、总结评价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小结运算顺序和
2、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学习,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定律
3、启发自学,交流收获。
教师启发:两个算式都是分数混合运算,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 自学教材第 9 页
怎样的呢?
的内容
(1)请学生自学教材第 9 页的内容。
(2)指名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
算的顺序相同。
思考分数混合运
4、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交流汇报。交流时,指名说说整数混合运算 算的运算顺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 数》教学设计
课题
4、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例 6、7)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 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 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能力目标: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 学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一、创境激疑
1、观察下面各题,说说运算顺序。
21×3+25
6×8-5×4
21×(36-14)
2、说说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回顾整数乘法的 运算顺序
二、互动解疑
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
适用。
四、实践运用
1、应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1)出示例题 7.
3 (1 立计算
2
(2)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然后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
小组里讨论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计 说运用的定律
(一)分数混合运算
出示例题 6:一个画框,长 4 米,宽 1 米,做这个画框要多长的木条? 读题
5
2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从情境图中获取
指名回答,全班交流得出:“需要多长的木条?”就是求画框的周长。 信息
2、学生独立列式。
(4 1)2 52
42 12 52
独立列式
1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3
(1 1) 1 ○ 1 1 1 1 2 3 5 25 35
观察左右两边的 算式
学生计算后,会发现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这时教师在每行的左 右算式中间填上等号,并启发学生思考:每行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这 是数字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运算规律?
三、启思导疑
1、指导观察,发现规律。
观察上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情感目标:在观察、迁移、尝试学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 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地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突破重点、难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运算顺序和运算定理,及设置左右两边计算相 点设想 等的式子来探索新分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各种做角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