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告策划第三章

广告策划第三章

讲真话、说实情,获取公众信任。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渊源和基本内涵
(二)艾维·李时期
艾维·李时代,公共关系尚处于开端时期,它 仅仅是一种艺术,尚未成为一门科学。艾 维·李本人以及他的同事们,大多是从新闻记 者改行过来的,他们都是运用新闻记者的经验 或直觉去开展工作。
艾维·李著矿的劳资纠纷 宾夕法尼亚铁路大惨案
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
“公共关系”一词的首次出现是在1807年 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国会演说。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渊源和基本内涵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1.形象至上
在公众中塑造、建立和维护组织的良好形象 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而这种形象既 与组织的总体有关,也与公众的状态和变化 趋势直接相连。
之所以把它定性为“黑暗时期”,是由于这一时 期报刊宣传活动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宣传全 然不顾公众利益;二是不择手段为自己编造神话, 以获取报纸版面,欺骗公众,这显然与公共关系 的招本宗旨相悖。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渊源和基本内涵
(二)艾维·李时期 艾维·李 (1877—1934)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 名记者,被称为“现代公 共关系之父”。
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之所以有成效、之所以 必要,恰恰在于它能协调双方的利益,通过 公共关系,可以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这 也是具备公关意识的组织和不具备公关意识 的组织的最大区别。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渊源和基本内涵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4.真实真诚
追求真实是现代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原则。尤 其是现代社会,信息及传媒手段空前发达,这 使得任何组织都无法长期封锁消息、控制消息, 以隐瞒真相,欺骗公众。
背景
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 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百来个经济巨头控 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奉行所谓“只要我能发财, 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社会公 众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2000多篇揭露实 业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扒 粪运动”。
修建封闭的“金字塔”,转向建造透明的“玻璃 屋”。
(二)艾维·李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真正成熟, 成熟的标志是危机公关的产生。
(三)伯纳斯时期:提出系统而科学的公共关系 理论。
(四)现代时期
卡特里普和森特:组织与公众双向沟通与对称平衡 的良性环境。
杰夫金斯将公共关系学与营销学结合起来,丰富了 公关学理论,促进了公关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渊源和基本内涵
2.沟通为本
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与公众打交道,实际 上是通过信息双向交流和沟通来实现的。正 是通过这种双向交流和信息共享过程,才形 成了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共同利益和互动关系。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渊源和基本内涵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3.互惠互利
利益从来都是相互的,从来没有一厢情愿的 利益。人际交往中人们常说:与人方便就是 与已方便;而对社会组织而言,只有在互惠 互利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达到自身利益的最 大化。
(一)巴纳姆时期 现代公共关系活动的前身是19世纪中叶在美国
兴起的报刊宣传活动,即企业或一个组织为本 组织的利益,雇作用于报刊宣传员、新闻代理 人在报刊上进行的宣传活动,以此来扩大影响。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为宣传而宣传。
其代表人物巴纳姆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 由于巴纳姆的观念和行为代表了19世纪中叶 “报刊宣传活动”的主要特征,人们也把这一 时期称为“巴纳姆时期”。
有人还画了一幅漫画,刻画洛克菲勒长着一双长腿,一副典 型的伪君子形象,一只手在施舍几个硬币,另一只手则在偷 取成袋的黄金。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渊源和基本内涵
“漂白”洛克菲勒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渊源和基本内涵
(一)巴纳姆时期 弱点
巴纳姆时期往往被人称为“公众受愚弄时期”、 “反公共关系时期”或“公共关系的黑暗时期”。
之所以将它看作是公关的一个时期,是因为这时 的公共关系活动已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较为明确 的目的性,公关活动的三要素皆已显现,可以将 其视为公共关系活动的肇始或发端阶段。
第三章 广告策略和公共关系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渊源和基本内涵 第二节 公共关系实践及运作原理 第三节 公共关系和广告的互动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渊源和基本内涵
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的Public Relations。 Public意为“公共的”、“公开的”、 “公众 的”,Relations即“关系”之谓,两词合起 来用中文表述便是“公共关系”,有时候又 称“公众关系、机构传讯”,简称PR或公关。
早年从事新闻工作,后与 朋友合办世界首家专门的 公关顾问公司,成为现代 公关公司实质意义上的 “鼻祖”。
当时许多美国著名的大企 业如电话电报公司、洛克 菲勒财团等都成了他们的 常客。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渊源和基本内涵
(二)艾维·李时期
艾维·李从事公关工作的原则是“公众必须迅速被告知” 和“向公众说真话” 。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渊源和基本内涵
“漂白”洛克菲勒
19 世纪末20世纪初,工商业巨头崛起,和普通民众之间发生 着严重的两极分化,形成了美国国内的危机。铁路大王威廉. 范德比尔特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破口大骂:“让公众见鬼 去吧!”这一切引起了强烈不满。导致美国史上著名的“扒粪 运动” 开始。
工商业巨头洛克菲勒,被很多激进作家、记者瞄上,其中之 一的女作家艾伊达.特贝尔将法庭、议会及听证会的记录等资 料汇集起来,写了《美孚石油公司的历史》,在社会上很畅 销。书中描写洛克菲勒使用的是“古罗马的劫掠者和欧洲中 世纪的强盗贵族所使用过的冷酯无情、不仁不义的手段”, 并指责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当代最大的罪犯。
5.长远观点
由于公共关系是通过协调沟通、树立组织形象、 建立互惠互利关系的过程,既包括向公众传递 信息的过程,影响并改变公众态度的过程,也 包括组织改革,这一切,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 完成的,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渊源和基本内涵
一、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一)巴纳姆时期:公共关系进入了它的萌芽期, 即新闻代理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