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教育史真题

中国教育史真题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历年真题(96-05)中国教育史 1996年一、简释下列各词(每题4分)1、有教无类2、三纲领八条目3、鸿都门学4、四书五经5、朱子读书法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7、同文馆8、癸卯学制9、杨贤江10、陕北公学二、回答下列各题(第一、四题必答;第二三题中选答一题;第五六题中选答一题;每人共答四题,每题15分)1、试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及其意义。

2、简述隋唐科举考试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和对教育的影响。

3、简评宋代三次兴学及其意义。

4、简述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5、试述严复在教育的作用及学习西方方面的主张,你有何评价。

6、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你有何评价。

1997年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孔子的“求放心”2、荀子的“化性起伪”3、教学相长4、九品中正制5、苏湖教学法6、洪仁玕7、京师大学堂8、康有为的“废八股”“变科举”的主张9、中华基督教教育会10、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二、问答题(第一三题各15分,第二四题各20分,共70分)1、谈秦皇汉武文教政策指导思想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朱熹是怎样用理学观点阐述教育作用的3、试述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理论并加以评价4、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1998年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1、六艺2、稷下学宫4、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5、《三字经》《千字文》6、 1872年幼童留学美国7、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8、京师大学堂9、晏阳初的乡村平民教育10、抗大的教育方针二、问答题,(从1、2、3题中选答2题,从4、5、6题中选答2题;共答4题,每题15分,共60分)1、从对人性论的不同观点,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主张2、简述唐代中央官学制度的构成,并分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想有何共同特点?试举例加以阐明4、简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并加以评价5、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并予以评价6、评述杨贤江在教育理论上的贡献1999 年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指出下列各书的作者《春秋繁露》、《论衡》、《师说》、《四书章句集注》、《明夷待访录》、《变法通议》2、在先秦诸多私学中,被称为“显学”的两家分别是和3、中国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是4、北宋六大著名书院分别是:、、、、、5、中国近代最早颁布的两个学制分别是:、6、京师同文馆始建于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始建于年。

7、科举制度废止于年。

二、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30分)有教无类稷下学宫太学文以载道苏湖教法生活教育三、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任选两题)1、简述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2、简述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3、简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并加以评析2002年一名解(5分/个)1、“启发愤悱”(孔子)2擎矩之道“(大学)3《师说》(韩愈)4“朱子读书法”5《新教育大纲》(杨贤江)6九品中正制7东林书院二简答(10分/个)1从教育学的角度,阐明下面一段文字的思想涵义“孟子言性,孔子言习,性者天道,习者人道《鲁论》二十篇皆言习,故曰:“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己天词,而欲求之性,虽见习且不能救其习。

况不能见乎!《易》言,”蒙以养正,圣功也”,养其正于童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人不幸而失其教。

陷于恶习耳所闻者非人言。

目所见非人得,日渐月渍于里苍村落之中。

而有志者欲挽回于成人之后非洗髓伐毛,必不能胜”。

2、简述《学记》“长善救失”的教育原则3、蔡元培所提出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分析论述题(15分/个)1 试分析说明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2 试分析1922年新学制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外国教育史1996年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七艺”2昆体良3绅士教育4自然适应性原则5教育万能论6“国防教育法”8《巴甫雷什中学》二:问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论近代教育心理学化思潮形成的过程,基本主张和历史意义。

2述评欧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特点。

1997年一:简答(每题5分,共40分)1 “五项竞技”2西塞罗3修道院教育4人文主义教育5《葛笃德怎样教育子女》6费里法令7“九五”决定8永恒主义二:问答(每题20分,共60分)1 试论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

2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述评。

3 应如何正确评述教育历史人物?(举例说明)1998年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亚里士多德2耶稣会教育3形势教学阶段4拿破仑教育改革5史密斯—休斯法6《教学与发展》二问答题(共70分)1 西欧近代初等教育发展述评。

(25分)2 试比较进步主义教育与要素主义教育。

(25分)3 外国教育史学科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关系。

(20分)1999年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七艺2公学3法国的帝国大学4快乐之家5统觉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绅士教育论2儿童中心主义3教育万能论4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三论述题(共45分)1裴斯泰洛奇教学思想的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

(25分)2 20世纪前半期欧美国家教育改革述评。

(20分)2001年一简答题(5分/个)1精神的产术2 修辞学校3《教育敕语》4 斯宾塞5 国防教育法6“新学校运动”7 新托马斯主义8 易尔法令二论述题(20分/个)1论述夸美纽斯的主要贡献及历史地位2 试述义务教育的产生、发展及历史经验3 从现代教育史中举例说明教育思想与教育改革的关系2002年一名解(5分/个)1 泛智论2 快乐之家3骑士教育4绅士教育5 导生制6 设计教学法7 费里法案8 统一劳动学校二分析题(20分/个)1分析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思想的理论基础,并以此为例,具体说明赫尔巴特将教育科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努力2 以一个西方国家为例,论述西方普及义务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3谈谈你对西方教育史上的教育遵循自然思想的了解与分析2003年以后中外教育史就合卷了03年中外教育史一.名词术语解释: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科举制度3.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4.《大教学论》6.要素主义教育二.简答1.如何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2.“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学记》是怎样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三.论述分析题1.评述美国二战后教育改革的进程及经验教训。

2.试评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3.试述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展历程。

附2003年(当年考教育史的试题)专业:教育史研究方向:教育史所有方向考试科目:教育史一、简答题(须且只须从中选做六道题。

每小题10分,共60分)1、儒家经典《五经》,《大学》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唐代隶属于国子监的中央六学分别指什么?2、韩愈的《师说》提出了那些主要教育观点?3、朱熹是如何划分小学和大学教育阶段及其不同教育目标的?4、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根据什么原则,从哪些方面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改革?5、简述《学记》“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

6、民国初年确立的新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是什么?它与清朝末年的教育宗旨相比,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和进步?7、简述“苏格拉底法”的基本内容。

8、简述维多里诺“快乐之家”的基本特征。

9、如何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10、简述《毛雷尔法案》的基本内容。

11、简述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展过程。

12、简评永恒主义教育。

二、论述分析题(须且只须从中选做三道题。

每小题30分,共90分)1、试从社会发展个个体发展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2、试述中国1922年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试分析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作用。

4、试析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主要特征、历史意义。

5、试述洛克教育思想的基础、内容和方法。

6、评析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及经验教训。

北师04中外教育史试题一.名解:1.“长善救失”2.“三舍法”3.万木草堂4.“快乐之家”5.消极教育6.教育即生长二.简答: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哪里?其涵义是?2.蔡元培教育方针的思想是什么?有何意义?3.什么是西欧的“双轨制”?其主要特点和影响分别是?三.论述:1.试从科举制度的演变分析中国考试制度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你如何看待清末废科举的政策?2.试述并评析19c末20c初欧美“教育科学化运动”的基础,基本内容和对现代教育发展的意义。

3.试评现代西方“新传统教育”的主要人物,基本思想及其影响。

05年中外教育史一.名解1.颜之推2.《白鹿洞书院揭示》3.忘记了4.陕北公学5.“苏格拉底法”6.堂区学校7.星期日学校8.《教育基本法》二..简答1.试述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

2.试述清末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止的三个步骤。

3.卢梭的“自然教育”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4.试述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1.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2.“白板说“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观点及对教育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