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概念及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概念及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与 环节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概念
1.概念 2.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3.影响因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
1.教育主体 2.教育客体 3.教育介体
一、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要求 和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 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教育影响因素:有目的、正式的 积极 环境影响因素:自发的、盲目的 复杂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
响、促使受教育者通过自我教育接受教育影响并反馈给教 育者的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
要 素
1、教育者(教育主体) 紧密相连
2、受教育者(教育客体) 3、教育介体(教育内容
钢琴时,坐在下面的王同学一直在说话。丁老师开 始“警告”王同学:在课堂上不要讲话了,如果再 讲话,就用胶带纸把嘴巴封起来。但9岁的王同学 没有听老师的话,又开始自言自语。这回,丁老师 火了,立刻站起来,走到王同学跟前,掏出一段封 箱胶带纸贴在了他的嘴上。在场所有的学生一下子 哄堂大笑,而此刻的王同学却大哭起来,但丁老师 见状,没有理会,继续上课。就这样,王同学被封 住嘴巴上完了大半截音乐课,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一 路哭回了教室。
各种业余文艺、体育团体等
受教育者
教育客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
1、个体
学生、子女、工Leabharlann 、干部、农民、知识分子等2、群体
正式群体:共青团员群体、共产党员群体、领导 干部
非正式群体:学生社团、球迷群体 稳定群体:有固定单位、固定工作的群体 流动群体:民工、专业技术人员、留学生群体
二、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关系实际上是 教育活动和品德发展的关系,他们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教育活动范畴 从外部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相互作用
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人发展的范畴 从内部
受教育者自己内部 作用
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为了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 展开的,它是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外因,其效益最终要体 现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并接受它的检验。人的思想 品德的形成过程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作用;思想政 治教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正确的发展方向的重要保 证,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思想政治教育过 程的围观表现。
互相制约 互相依赖
教育方法)
整个教育过程就是不断解决这三个要素之间矛盾的 无限循环过程。
教育者
教育主体,是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个 人或群体。
1、个体
领导者、宣传工作者、思想工作者、教师、家长等
2、群体
正式群体:政党组织、工会、妇联、共青团、行业协会等 非正式群体: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工厂、农村和街道)
谢 谢
实质:把一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转
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概念的理解, 应包含如下三个方面:
•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是思 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运行、发展的流程。
•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过 程。
•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共 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
思想政治 教育过程
重要外因/重要保证
思想品德形成
过程 围观表现/体现
三、影响因素
对思想品德的诸多影响因素,可分为教育影响因素和环境 影响因素两大类。 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区别自觉的教育影响和自发的环 境影响的根本标志。 弄清这两者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 治教育过程的概念,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控环境因素的 影响。
教育介体
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是指在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用来影响受 教育者的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 范以及教育活动的各种方式与手段。
教育介体是联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的纽带,因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 一个基本要素。
案例:9岁学生上课讲话被老师用胶带封住嘴巴
2001年12月19日下午,某小学三(1)班学生 在学校的音乐教室里上音乐课。 音乐老师丁某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