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立设备管理体系

建立设备管理体系

建立设备管理体系
• 设备保养的内容 • 一级保养
a.一级保养的实施方法 b.设备自主点检制度 • 设备操作规范 • 二级保养 • 维修方式的种类 • 选择维修方式的方法 • 建立设备管理体系
设备保养的内容
设备保养是整个设备管理体系的基本工 作,保养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持设备的基 本功能、遵守设备的使用条件、根除劣 化、改善设计弱点和提升设备维护技能, 即消除故障的五个着眼点。保养工作通 常可按照职责的区别,分成3级进行。
适油
适时 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适法
润滑加油基准卡
序加点加加加加加加 油检油油油油油油 部方部部部部部部
号位法位位位位位位
×××××××× 1 ××××××××
2…
3
点检方法 •油量、油温是否在规定范围 •有无漏油 •润滑油有无变质 •单位时间油量减少是否正常 •……
加油口管理
加油周期 油脂类
油量界限
1#□
1#□
价值的外委项目,以节省费用
a.一级保养的实施方法
一级保养概述
目 的:★保障设备的基本条件 内 容:★检查存在潜在缺陷(隐患)的部位
★排除一些可以简单恢复的微小缺陷 ★培养异常发现能力和异常处置能力 设备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推行方法:★实施清扫点检活动 ★实施飞散防止对策 ★实施润滑加油管理
贴在加油口附近 加贴液压油标示 红 每日1回 白 液压油 黄 每周1回 蓝 润滑油 绿 每月1回 绿 齿轮油 蓝 半年1回 棕 每年1回
b.设备自主点检制度
概念
通过切实地实施点检、飞散防止和润滑 加油3项活动,设备的基本条件可以得到 明显改进。同时,对可能出现的重大缺陷、 关键部位和点检、润滑方法,都可加以明 确。为了持续保持设备良好的基本条件, 有必要把这些方法整理提炼,形成日常遵 照执行的制度,称为设备自主点检制度。
一级保养 二级保养 三级保养
一级保养:即操作者保养,谁负责使用就由谁负责保养
一级保养
主要特点:保养难度不大,通常作为日常的 工作项目,每日进行由班组长负 责监督
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清洁、补给、润滑、紧 固和安全检视
相关制度:设备自主点检测
二级保养:即维护者保养,由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如 (设备组) 负责
必要工具 抹布 异常发现日
设备操作规范
除了保持设备基本条件,遵守使用条件 也同样重要。为此,应先明确使用条件, 包括工作原理、使用说明、注意事项、 负荷条件等,由此可以制定《设备操作 规范》,简便易懂。 附表如下:
设 备 操 作 规 范(空)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设备规格:
使用部门:
启动说明:
运转说明:
附下表:自 主 点 检 表
自主点检表
点检项目位置图
No. 点检项目
1 操作盘对准标志
2 主要异常声音
3 工具的整理整顿
4 气动仪表对准线
5 主轴旋转数
6
变气压力
7 变流计量器
8 修理器的转动
9 机台进给量
点检基准卡 项目类别 数 润滑液气
机械 电子 工具/其他 点检方法 齐不齐 有无杂音 有无杂音 有无杂音 指针确认 指针确认 指针确认 齐不齐 是否吻合标志
1、确定关键设备、部件
【确定是否关键设备的方法】 确定关键设备通常采用将设备系统按功能分解的方法,比如将电 机系统分解成转子、本体(定子)和电刷等部件,再选择适当 的层次。可以从整体层次上将整个电机确定为关键设备,也可 将本体、转子或电刷等部件定为关键设备。
要点: 包含有关键部件的任何设备,其本身也是关键设备。 包含在非关键设备中的任何部件,也是非关键部件。 任何非关键设备部件都包含在其上层次的关键设备中。
引发强制劣化,直接导致故障和不良。
严重影响清扫点检的效果,难以开展维持管理。
影响转换作业,转换时间长。
防止飞散的对策是运用遮挡和覆盖,对重要的部件进行防护。但
是整个设备遮盖起来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制作费用高,另一方面 内部的清扫更难,费时更长。而且切屑留在设备中,极容易引发 故障。因此,防止飞散通常采用可能接近发生源的局部遮盖,称 为局所化。
故障记录的内容:
哪里—区域、生产线、设备 何时—日期、班次、故障发生时间、修理时间、停机时间 什么—故障描述,具体异常、损坏状况 为何—故障原因、发生条件 何人—修理者、维修时间、技能要求 怎样—维修方法,使用的工具材料、备件、特殊问题与困难
3、确定维修方式和维修计划
根据故障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当的维修方式,然后确定具体的维修 计划,包括维修的间隔期和维修资源。维修资源包括维修人员(操 作者或维修工)、维修工时、维修工具材料和更换备件的准备。
应注注意不能进行了何种维修,仍有可能出现突发故障,必要的紧 紧急处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紧急自理应做到“随叫随到”,能够 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理。(见图:)
● 故障导致停机时
发生现场
维修部门
● 如不及时修理 将很快停机时
报告、简 单对应
紧急处理、 维修
● 如不及时修理 将很快停机时
(操作者)
(操作者)
图(故障对应的责任区划)
1.没有遵守润滑基准 2.润滑基准设定不当 为了避免润滑不良,应该抱着“没有加油润滑,就绝 对不能开动机器”的意识,设定并遵守正确的润滑基 准,实施润滑管理。
润滑油的主要管理内容见图(下页)
★润滑油的目视管理
1.加油口管理 2.加油工具、器具管理
润滑油管理的主要内容 (见下图)
1) 明确润滑的用途 2) 选定合适的润滑油 3) 决定加油口 4) 决定加油时间/周期 5) 决定必要的加油量 6) 决定正确的加油方法
关闭说明:
日常保养: 维修途径:
二级保养
1.二级保养的实施方法 目的:更侧重于根除劣化 内容:a.监督和指导设备的日常维护
b.进行设备定期检查、调整和修复 c.一级保养的清理、润滑等内容 二级保养具体内容详见下图:
保养 项目 日常 维护
定期 检查
调整 修复
机械装置
电气电子
液压气动
监督设备工作状态
局所化的装置:(详见后图)
1.挡板型
2.箱体型
3.吸引型
4.引流型
局所化的要点 •集中冷却液在切削点上 •量明、确速飞散的方向、角度、 •考虑作业方便和安全性 •自己动作制作局所化装置 •重在防护重要机能部件 •极小化遮盖更理想
3.实施润滑加油管理
★润滑加油的目的
1.防止直接磨擦,减少磨损 2.削减磨擦产生的热量 3.防止受潮锈蚀 4.通过油的流动排除异已 ★润滑不良的原因
地台面 周围环境 手、目视 ×× ×× 日次
工模具 操作准备 检查表 ×× ×× 日次
2.实施飞散防止对策
清扫点检中,有一种现象让人头痛,就是那些会产生切屑粉尘,
要使用切削油、冷却液的设备,在清扫完后,很快又被生产中飞 散的粉尘、切屑和冷却液污染了。这是造成现场环境脏污的主要 原因(发生源问题),它会造成以下影响:
关键设备的评估中,应注意量化的数据,特别是故障次数和停机 时间。
举例 一台冲床平均每月故障10次,共停机30小时; 一台车床每月故障30次,共停机15小时。这个例子 中,冲床比车床更为“关键”。
2、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对每个关键设备、部件都应进行分析,确定其故障部位、 故障情况和故障原因,利用自主点检和设备巡检,将发 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和记录。
3、确定维修方式和维修计划
更换备件的准备也是维修资源中的重要内容,如果备件的存量过 多,会增加资金、场地占用,加大管理难度。为了有效的备件 管理,并非将所有的备件都维持相同的库存水平和采购周期就 好,而应该将备件分类管理,采取不同的订购策略和库存量水 平。 备件分类管理方法:
(1)易购备件:无需库存,直接购买 (2)常用备件:按照消耗的定期购买 (3)关键备件:维持少量的固定库存 (4)专项备件:根据维修计划,事前购买
切身体验,想象靠边 运用五感,发现缺陷 磨损振动,机能缺陷 润滑点检,维护缺陷 开关标识,使用缺陷 粉尘漏油,污染缺陷 缺陷红单,一目了然
(4)排除缺陷(清扫点检中发现的缺陷)
发现缺陷,自已来排除; 每一个缺陷,本来是怎样; 即使一个小缺陷,考虑其影响; 消除红单,制作点检基准; 明定标准方法,避免误解。
人力、备品、工具的储备。
2、定 期 维 修 无论零件好坏,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加
以修理和更换,为定期维修。 特定计划
准备维修
实施修理 特点:有计划地利用生产间隙,适于故障
发生有时间规律的设备。
3、状 态 维 修 根据检测、检查的结果维修的必要性和方
法、称为状态维修。 检查倾向
分析决策
实施修理 特点:运用振动等性能诊断、检测技术、
建立设备管理体系
为了更系统、更有效地实施定期、状态、改良维修等 预防性工作,及事后维修、紧急处理等恢复性工作, 结合基础保养,在自主点检制度和设备巡检制度的基 础上,建立一套设备管理体系。(附下表)
全面的设备管理体系,有利于落实基础保养和生产维 修工作,保持设备良好的基本条件和使用条件,根除 劣化以及提升操作人员技能,对消除故障,减少损失, 培养设备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监督传感器、仅 表指示值
监督润滑和液 压系统仪表值
检查安全装置、机 构功能、带传动与 链动系统、调节和 控制机构、拉杆、 紧固件
检查照明、电机、 熔丝、接头、插 检查润滑系统、 座、开关、配电 液压气动元件、 器、传感器、继 管路、冷却系 电器、及其他元 统 器件、仪表
排除所有发现的故 更换元器件,调 障,更换易损零部 节仪表和电子控 件,包括拆卸修理 制装置
二级保养
主要特点:技术和专业性较强,既有日常巡视的项目, 也有定期的系统检查与更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