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调研】高三历史总复习:全套作业(36)(含答案解析)

【高考调研】高三历史总复习:全套作业(36)(含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三十六)一、单项选择题1.(2014·南安一中模拟题)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这是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事实证明,中国有能力认识太空,征服太空,探寻宇宙的奥秘。

能证明中国载人航天有“能力”的最早事件是()A.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B.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2003年“神舟五号”升空D.2007年“嫦娥一号”飞临月球答案 C解析注意关键词“征服太空”和“载人航天”。

可首先将原子弹爆炸成功排除;“东方红一号”是地球卫星,虽也涉及空间领域,但不是载人航天;“嫦娥一号”具有迷惑性,它是绕月卫星,同样只是人造地球卫星;可排除ABD项。

故选C项。

2.(2014·南平市模拟题)阅读下面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部分)表,该表说明中国航天事业年份事件1956年中国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1975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被送入太空A.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独立发展B.因不受国家重视而发展十分缓慢C.因火箭技术落后导致卫星无法上天D.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陷于停顿答案 A解析从表中看,独立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有成功也有失败,正是在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A项正确。

B项所述与表中事实不符;不能从一次失败就断定中国火箭技术无法送卫星上天,1970年中国就利用自己的火箭技术成功发射卫星,CD项错误。

3.(2014·忻州一中模拟题)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就是要彻底否定那一套理论和指导“文革”的方针、政策。

但我们不能否定这期间的一切。

下列事件可以为“不能否定这期间的一切”提供依据的是()①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②“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③“银河”系列计算机研制成功④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A解析此题考查“文革”期间取得的成就。

1973年“南优2号”杂交水稻成功培育;“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是在1970年;1983年“银河——I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文革”十年是从1966年到1976年。

①②发生在“文革”期间。

故选A项。

4.(2014·汕头四中模拟题)1954年12月12日,毛泽东对文艺界作出批示:“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这实质上说明()A.毛泽东大力贯彻“双百”方针B.“双百”方针在执行中遇到挫折C.毛泽东提倡社会主义艺术D.当时文艺界存在突出问题答案 B解析毛泽东把很多共产党人倡导的艺术扣上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帽子,用阶级批判的方法去看待、评判艺术的发展,这违背了“双百”方针的原则,说明“双百”方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挫折。

故选B项。

5.(2014·日照市模拟题)王小波说到某一历史时期的生活,“每天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再加上把八个样板戏翻过来倒过去地看,看到听了上句知道下句的程度”。

这一时期()A.文学艺术创造呈现繁荣景象B.“双百”方针被中断,文艺园地百花凋零C.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总方向D.针对教育的“三个面向”方针提出答案 B解析据“八个样板戏”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是“文革”时期,此时“双百”方针被中断,文艺凋零,故选B项。

6.(2014·江西师大附中模拟题)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一首并非直接表现爱情的曾被列为靡靡之音的禁歌《乡恋》解禁的日子。

当时,晚会现场设置了4部观众点播电话,越来越多的点播条都是要求李谷一演唱《乡恋》的。

《乡恋》的解禁表明()A.中国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B.流行音乐已成为音乐发展的主流C.文学艺术仍受左倾思想的束缚D.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起决定作用答案 A解析从“1983年”可知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因此流行音乐不可能成为主流,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和“是一首并非直接表现爱情的曾被列为靡靡之音的禁歌《乡恋》解禁的日子”可知C项错误;D项错在“决定作用”;题干材料描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乡恋》,A项符合题意。

7.(2014·无锡市模拟题)1952年,新中国创办了工农速成中学,积极开展成人教育,规定了一切学校都向工农开放,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

其目的是()A.培养国家建设所需高科技人才B.提高劳动人民文化水平C.落实“一五”计划的教育发展目标D.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答案 B解析从材料中的“工农速成中学”“成人教育”等信息看,要解决的是提高劳动者文化水平问题,以适应工农业建设需要,不是培养高科技人才和进行九年义务教育,排除AD项,B 项正确。

1952年“一五”计划尚未开始,排除C项。

8.(2014·江阴一中模拟题)对联可折射其所处时代的特征。

下列对联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状况的是()A.“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B.“东风吹奏园丁曲,大地迎来桃李歌”C.“接受工农再教育,战天斗地破私心”D.“三尺讲台催苗绿,一方净土育花红”答案 C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的反映。

“文化大革命”时期,知识青年开展上山下乡运动,接受工农再教育,C项所述与此一致。

9.(2014·九江市模拟题)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出现的被推荐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姓名李卫红推荐评语性别女出身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阶级立场坚定,在农村广阔天地里锻炼多年年龄39岁家庭出身贫农文化程度小学A.进入社会主义,急需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B.“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C.“文革”结束,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D.“文革”结束,急需高等教育弥补人才断层答案 B解析从入学履历中的评语可以看出,当时上学讲求“出身”“阶级立场”等,这与“文革”期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一致,结合“推荐进入高校学习”可知,这是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具体事例,故选B项。

10.(2014·南昌二中模拟题)曾任总政文化部副部长的老红军陈其通,1962发表了一篇题为《透骨的剖析》的评论文章。

“文革”期间,此文被作为“反动戏剧纲领”遭到重点批判。

这说明了()A.陈其通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B.建国后对革命文艺的否定C.“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D.政治问题被严重学术化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陈其通本属正常的文艺活动在“文革”期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是“双百”方针受到破坏的具体表现,C项正确。

11.(2014·雅礼中学模拟题)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马汉特还参观了北京东北的‘五七干校’,城市干部和知识分子在那里从事体力劳动,以求更好地‘接近群众’。

”这种现象出现在()A.过渡时期(1949——1956年)B.探索时期(1956——1966年)C.“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D.新时期(1978年——至今)答案 C解析根据“五七干校”“城市干部和知识分子”“从事体力劳动”可知这一时期是“文革”时期。

故选C项。

12.(2014·湘潭一中模拟题)这一时期,举国上下放手发展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方法、风格、流派、引导文艺思潮向健康方向发展。

文艺从单纯的政治工具地位上解放出来,这是文艺的身份和地位的解放,使文学艺术得以合乎规律地发展。

这一时期是()A.建国初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 D解析从材料看,这一时期文学艺术较为自由地、合乎规律地发展,而此前则受政治的影响无法正常发展,那么“这一时期”应是“文革”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

故选D项。

二、材料分析题13.(2014·襄阳四中模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主张政治上必须分清敌我,我们又主张人民内部一定要有自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领域中的表现。

”在自然科学方面,他指出:“在某一医学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

在文学艺术工作方面,他指出:限制创作的题材“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

——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材料二文革十大样板戏依次为:现代舞剧《白毛女》、现代京剧《杜鹃山》、现代京剧《红灯记》、现代京剧《海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现代京剧《龙江颂》、现代京剧《平原作战》、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现代京剧《沙家浜》、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在“文革”中被捧上了天,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几乎唯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

1976年“文革”结束后,样板戏随着江青政治集团的垮台,受到人们的批判,否定和抛弃。

——据《“文革”样板戏里的精彩镜头》等整理材料三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请回答:(1)据材料一,谈谈你对“双百”方针的认识。

(5分)(2)据材料二,概括“文革”期间文艺界的状况,并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6分)(3)材料一、二对材料三关于发展先进文化的论述有何影响?(3分)答案(1)“双百”方针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赋予文艺创作、学术研究自由,不能为科技活动贴上政治标签,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样性需要。

(5分)(2)状况:样板戏一枝独秀,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局面。

(2分)原因: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文学艺术被严重政治化,“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

(4分)(3)影响:“双百”方针、“文革”时期的文艺状况为当今确定先进文化方针提供了经验、教训。

(3分)14.(2014·金山中学模拟题)(26分)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实力。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