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第三章-我国内部控制概述课件PPT

最新第三章-我国内部控制概述课件PPT


(四)资产目标
内部控制的建立要促进维护资产安全完整。资产安全完 整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 问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内部控制, 应当为资产安全完整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五)合规目标
内部控制的建立要促进国家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守法和 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逾越法律的短期发展终将 付出沉重代价。合规性目标要求企业必须将发展置于国 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实现 自身的发展。
够加以识别; 纠正性控制:事中、事后,针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而采
取相应应对策略的控制。
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程序与方法
6.单位应当制定恰当的销售政策,明确定价原则、信 用标准和条件、收款方式以及涉及销售业务的机构和人 员的职责权限等相关内容,强化对商品发出和帐款回收 的管理,避免或减少坏帐损失。
7.单位应当建立科学的工程项目决策程序,明确相关 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责任 制度,加强工程项目的预算、决算、招标、投标、评标、 工程质量监督等环节的管理,防范工程发包、承包、施 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4.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 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 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偷拿、毁损和流失。
5.单位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各 项基础工作,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 成本费用差异,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落实奖罚措 施,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二、内部控制的分类
按控制目的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 按层次分:战略控制→管理控制→作业控制 按控制的重要性分:主导控制与补偿性控制(替代性
控制) 按控制方式分: 命令式控制:事前、事中,为雇员提供指南; 预防性控制:事前、事中,旨在防止发生不希望出现
的事情; 侦查式控制:事中、事后,在不希望的事情发生时能
(一)战略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应该着力促进实现发展战略;战略目标要求企业将近
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努力作出符合战略要求、 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选择。 (二)营运目标 内部控制必须促进提高经营管理效果效率;它要求企业结合自身所处的特 定的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劳动活 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三)报告目标 主要指内部控制必须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可靠的信息报告为企业管理 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的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 活动及业绩的监控;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有利于提升 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企业良好的声誉和形象。报告目标要求企业 通过内部控制,保证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可靠。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 会于2008年6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 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应符合 以下目标:
1.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 2.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3.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4.资产安全; 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内容与分类
一、内部控制的内容 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筹资、采 购与付款、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 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经济业务活动的控 制。
1.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 准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必须分离,相关 机构和人员应当相互制约,加强款项收付的稽核,确保货 币资金的安全。
一、实施内部控制应 当遵循的基本指针。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 制应当遵循5项原则,即全面性、重要性、 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
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 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不存在内部控制空 白点。
2.单位应当加强对筹资业务的管理,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 筹资结构,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严格控制财务风险,降 低资金成本,确保筹措资金的合理使用。
3.单位应当合理规划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 和完善采购与付款的控制程序,强化对请购、审批、采购、 验收、付款等环节的控制,做到比质比价采购、采购决策 透明,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
第三章-我国内部控制概述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原则与目标
1999年,修订后的《会计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 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财政部随即连续制定发布了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 规范,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上 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也从不同角度对加强内部控制提出 明确要求。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于2006年7月15日发起成 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研究推动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问题。2007年3月2日,企业内 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公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和17项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2008年6月28日,基本规 范正式发布。此次基本规范的印发,标志着企业内部控制 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8.单位应当建立科学的对外投资决策程序,实行 重大投资决策的责任制度,加强投资项目立项、评 估、决策、实施、投资处置等环节的管理,严格控 制投资风险。
9.单位应当严格控制担保行为,建立担保决策程序 和责任制度,明确担保原则、担保标准和条件、担 保标准和条件、担保责任等相关内容,加强对担保 合同订立的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被担保人的经营 和财务状况,防范潜在风险,避免和减少可能发生 的损失。
5.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 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成本效益原则要 求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必须统筹考虑投入成本 和产出效益之比。对成本效益原则的判断需 要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尽管某些控制会影 响工作效率,但可能会避免整个企业面临更 大损失,此时仍应实施相应控制。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