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年级生物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教学设计

高二年级生物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教学设计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知识点来源
□学科:生物□年级:高二□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章节: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录制工具和方法
本知识点围绕着“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展开的。虽然说起来就一句话,但是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呢,我通过排尿反射来讲解。排尿反射不仅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它是每个人都有的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
那么,排尿反射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通过已有的知识体系,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引出成年人的排尿反射,结合实际回答一个问题:在上课的时候想排尿怎么办?从而引出大脑皮层的作用,引出憋尿的含义。下面就是小孩子了,孩童容易出现的尿床现象就可以适当的当做一个小笑话活跃下气氛,进一步找同学独自分析小孩尿床的现象原理是什么,那么通过分析,其实很容易找出答案,那就是孩子的大脑皮层发育还不完善,那么对脊髓的控制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就会出现成人与小孩的两种不同的现状。这样把教学内容问题化了,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解,并与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学生易于理解。
倾听
思考
组织引导
1min
【设问】小孩就不一样了,我们知道,小孩经常尿床,有时候尿裤子,那么为什么会尿床尿裤子呢?
【分析讲述】也就是说他们的憋尿能力实际上很弱,其实原因是小孩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大脑对脊髓的调控能力比较弱。
比如老师在上课,有小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要尿尿”,那你得让他去呀,你不让他去,等下他就尿裤子了,那你还得给他换裤子,联系家长,那到时事情就更多了。所以说,小孩子是憋不住尿的,原因是他的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能力比较弱。
观察,
思考
倾听
激发动机
1.5min
【设问】成年人的反射活动是如何的呢?
【分析讲述】那么我步步来讲解.尿液增多了,感受器首先感受到刺激,传到脊髓,但是它还不能立即把这个兴奋发射出去,发射到效应器,它还需要向上级请示一下,兴奋沿着上行传导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进行分析,现在这个时间,场所合不合适排尿呢?那如果合适的呢,兴奋就会沿着下行传导神经传到脊髓,上级批准了,下达允许的命令,脊髓才能够把兴奋发射给效应器,于是便完成了排尿;但是如果大脑皮层一分析,这个条件场所不允许呀,那怎么办呢,比如说在上课,在考试,不能够随时随地的去排尿,那大脑皮层就不给脊髓下达命令,也就不允许排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憋尿”。而只有条件适宜了,大脑皮层才有一系列的放行指令,来允许这个活动进行,所以说,成年人是可以憋尿的。有了尿意呢,我不能马上去排尿,我要进行憋尿这一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排尿反射
教学难点:“憋尿”这一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技能构成要素
0.5min
【导语】大家好,这一节课呢,我主要就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来讲解。
【实例引入】比如脊髓是调节躯体的低级中枢,大脑是调节躯体的高级中枢,一般来说,低级中枢是受高级中枢的调控的,关于这一结论,我们通过排尿反射来学习。
这节课还有一些细节值得探讨,并改进的地方,例如,是否应该让同学们自己先讨论,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让学生自我探究,而不是教师直接讲解,是否教学效果会更好。再有,在讲解中,如果找一些幽默感比较强的学生,表演成人与小孩排尿活动小品,学生自我边表演边讲解原理,或许教学效果会更好,但是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也需要教师能够很好的控制课堂的纪律,做到收放自如。
Camtasia Studio软件
设计思路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中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是本节课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也很受高考出题老师的青睐.故本知识点的讲解要详讲,但由于学生生来俱难的心理,所以并不能一开头就将大量复杂的信息全盘灌输给学生.
我用一个大家都身心体会的活动-------排尿反射来引入,通过设计几个场景供学生去想象并思考,成年人是如何排尿的,该活动的反射弧如何构建;时间场所不适宜时又如何;儿童排尿的特征是什么,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互动
交流
举一反三,建立联系
0.5min
【小结】通过排尿这个例子,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了,低级中枢也就是脊髓,是受高级中枢控制的。当然不单排尿反射,其他反射也是这样的一个调控机制。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再赘述了
倾听
归纳总结
教学反思总结
本课是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中的一个知识点-----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这一部分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那么,这节课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符合学生的惯性思维,从而步步引导出结论,适当添加幽默的成分,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解决难点,获得知识。
通过对比成人和儿童的排尿反射总结出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这一重点,后续的内容我将趁热打铁,让学生自我构建脊髓受伤的患者小便的反射弧,解释小便失禁的原理,由于时间限制,在本节微课中不再详述,但两则实例是同一个知识点的展开,需同时进行。
最后,通过习题的巩固,将本知识点在学生的脑海中升华,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更深一层次的掌握神经调节-----本章也是本教材的重要知识点。
倾听,观察
集中注意
2min
【实例引入】排尿反射---人一出生就会,那很明显,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控制的中枢是在脊髓,是一个低级神经活动。那么首先,我们先把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看一下,也就是这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设问】那么感受器在那里呢?
【分析讲述】既然是排尿,那就应该感受尿液的刺激,由肾脏过滤血浆后的尿液积累在那里,众所周知是在膀胱中,尿液一滴一滴增多,那就会对膀胱产生一定的压力,那就相当于一种刺激,所以说排尿反射的感受器就在膀胱壁上,这种压力产生的刺激就会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脊髓.脊髓通过分析,又把兴奋发射过去,沿着传出神经,传到相关的效应器----肌肉,肌肉一收缩,就完成了排尿活动.一般来说,这个反射弧完整,只要尿液多了,也就是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就能够完成排尿反射.但是,脊髓只是一个低级中枢,还受到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两者通过一些上行传导神经和下行传导神经互相联络在一起.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的反射活动中。绘制反射弧的完整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联想场景并分析原理。讲练结合,做到融会贯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脊髓患者的苦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立志成为一名研究型学者,将来为患者的治愈创造福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