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7讲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第37讲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古代对外贸易的启示
• 1、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 、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会进步,闭关பைடு நூலகம்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 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 2、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 、加强联系、互相学习、 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存, 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存,逆历 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 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 • 3、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 、政治稳定、 重要条件; 重要条件; • 4、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流的主流, 、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流的主流, 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考点解读
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的四大途径 、 2、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的表现、特点及其启示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的表现、 3、古代促进中外友好交往的代表人物 、 4、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 5、明清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出现的新特点 、
当堂训练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的四大途径 • 1、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 、 径 • 2、通过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 、 • 3、通过宗教传播的途径 、 • 4、通过战争的途径 、
第三十七讲 明清时期的 对外关系
主备 : 樊国利 辅备 :任登科 吴攀科
真诚的希望和同学们度过愉快而充实的45分钟! 真诚的希望和同学们度过愉快而充实的 分钟! 分钟
考点呈现
考点112、郑和下西洋 、 考点 考点113、戚继光抗倭 考点 、 考点114、 考点114、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考点115、郑成功收复台湾 考点 、 考点116、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考点 、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出现的新特 点
①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步落后于西欧各国,西方殖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步落后于西欧各国, 民者开始对中国殖民扩张和掠夺。如葡萄牙抢占澳门, 民者开始对中国殖民扩张和掠夺。如葡萄牙抢占澳门, 荷兰入侵台湾,清军与沙俄的雅克萨战役; 荷兰入侵台湾,清军与沙俄的雅克萨战役; ②我国明清政府和人民面临着维护国家主权和反对外来侵 略的任务,并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如戚继光抗倭, 略的任务,并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 功收复台湾,清朝抗击沙俄; 功收复台湾,清朝抗击沙俄; ③面对西方殖民者的扩张和掠夺,我国封建统治阶级对外 面对西方殖民者的扩张和掠夺, 政策由开放交往趋向闭关保守。如清朝的禁海令; 政策由开放交往趋向闭关保守。如清朝的禁海令; 但这一时期也不乏友好的中外经济文化往来。 ④但这一时期也不乏友好的中外经济文化往来。如郑和下 西洋;华侨的大批南下, 西洋;华侨的大批南下,对南洋的开发和建设作出积极 的贡献;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把西方的天文、数学、 的贡献;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把西方的天文、数学、 地理、绘画、音乐、水利等方面的著作介绍给中国, 地理、绘画、音乐、水利等方面的著作介绍给中国,又 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给西方。 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给西方。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的表现
• 1、汉朝:①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 、汉朝: 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 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 行;②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频繁 的经济文化交流; 的经济文化交流;③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即印 度半岛等地进行经常的贸易往来。 度半岛等地进行经常的贸易往来。 • 2、唐朝:①对外贸易繁荣;②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 2、唐朝: 对外贸易繁荣; 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在长安、洛阳、广州、 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在长安、洛阳、广州、 扬州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称中国人为“唐人” 扬州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称中国人为“唐人” • 3、宋朝: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 、宋朝: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 加以管理; 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 司”,加以管理;②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 • 4、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 、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 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 5、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古代促进中外友好交往的代表人物
(1)张骞——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丝绸之路。 )张骞 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丝绸之路。 西汉张骞通西域后 从此,中国东方文明开始源源不断地传入西方。 从此,中国东方文明开始源源不断地传入西方。 唐代高僧, (2)鉴真 )鉴真——唐代高僧,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长期 唐代高僧 六次东渡日本, 居住,传播唐朝文化。 居住,传播唐朝文化。 唐代高僧, (3)玄奘 )玄奘——唐代高僧,唐太宗时去天竺研究佛经, 唐代高僧 唐太宗时去天竺研究佛经, 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日本人, (4)阿倍仲麻吕 )阿倍仲麻吕——日本人,唐朝时来到中国学习, 日本人 唐朝时来到中国学习, 取名晁衡,与同时期的中国诗人李白、王维交往密切。 取名晁衡,与同时期的中国诗人李白、王维交往密切。 波罗——意大利人,元朝时来到中国,长 意大利人, (5)马可 波罗 )马可•波罗 意大利人 元朝时来到中国, 期居住,回国后著有《马可•波罗行记 波罗行记》 期居住,回国后著有《马可 波罗行记》。 七次下西洋, (6)郑和 )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 多个国家和 七次下西洋 经历亚非30多个国家和 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强中国和世 界各国的友好联系。 界各国的友好联系。 明朝时来中国, (7)利玛窦 )利玛窦——明朝时来中国,带来欧洲科学技术, 明朝时来中国 带来欧洲科学技术,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 3.明朝对外关系出现的新现象是 明朝对外关系出现的新现象是 • A.开始了与非洲国家的友好交往 . B.开始从国外引进农作物的新品种 . C.开始与西方进行科技交流 . D.开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 • 4.郑和下西洋 . • A.加强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 B.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 . C.带动了更多的华侨开发南洋 . D.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1)1553年,葡萄牙占领中国的澳门。 ) 年 葡萄牙占领中国的澳门。 (2)明中后期,倭寇猖獗,民族英雄戚继光和 )明中后期,倭寇猖獗, 其他将领配合,共抗外族入侵, 其他将领配合,共抗外族入侵,巩固海 (3)荷兰殖民者占领中国台湾,郑成功收复台 )荷兰殖民者占领中国台湾, 后清军入台,设台湾府, 湾。后清军入台,设台湾府,隶属福建 (4)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并取得胜利。 )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并取得胜利。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解决双方边界问题。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解决双方边界问题。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 (1)前期陆路为主,后期以海路为主。唐朝以前以陆 )前期陆路为主,后期以海路为主。 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 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不但有东西陆路交 而且已开通向东、向西的海路交通,宋元明清时期, 通,而且已开通向东、向西的海路交通,宋元明清时期, 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其原因如下: 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其原因如下: 其一,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如西夏。其二, 其一,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如西夏。其二,陆上 丝路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陆上丝路位于我国西北, 丝路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陆上丝路位于我国西北, 地处内陆,只能向西运输商品, 地处内陆,只能向西运输商品,而我国传统的外销商品 丝绸、瓷器、茶叶等的产地都在东南沿海。陆路西运, 丝绸、瓷器、茶叶等的产地都在东南沿海。陆路西运, 远离产区,既不经济,又不方便。 远离产区,既不经济,又不方便。加之陆上丝路的自然 条件十分恶劣,要越过葱岭和戈壁沙漠,风沙弥漫, 条件十分恶劣,要越过葱岭和戈壁沙漠,风沙弥漫,行 程艰巨,时间久,运费高。其三, 程艰巨,时间久,运费高。其三,与当时主要外贸商品 有关,汉代对外贸易中丝织品占很大比例, 有关,汉代对外贸易中丝织品占很大比例,而两宋时期 陶瓷制品比重较大,易破碎,不适合于陆上长途运输。 陶瓷制品比重较大,易破碎,不适合于陆上长途运输。 其四,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 其四,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其以海运 为主。其五,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 为主。其五,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 积累。如指南针的应用等。 积累。如指南针的应用等。
• (2)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 )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 好往来。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 好往来。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 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 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 有不少是相赠送的,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 有不少是相赠送的,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 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 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 •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西亚不少 )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 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 • (4)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阿 )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 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 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 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 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 回族。 回族。
• 7.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包括 . • 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② 的矛盾日益尖锐③ 的矛盾日益尖锐③中外之间发生过大规模的侵略 与反侵略斗争④ 与反侵略斗争④明清政府闭关自守禁绝对外贸易 • A.①②③④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 • 8.郑成功对开发台湾作出的贡献不包含 . • A.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 .发展农商,提倡文教, B.将军队分到各处去屯田垦荒 . C.派农师向少数民族传授汉族先进农业技术 . D.澎湖之战,郑氏战败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 .澎湖之战,郑氏战败投降,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