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成型用的物料与配制1、工业用做成型的塑料有粉料、料粒、溶液和分散剂等几种,不管是哪一种料,一般都不是单纯的聚合物。
2、粉料和粒料的区别不在组成而在混合、塑化和细分的程度不同。
制成粉料和粒料的目的是为装卸、计量和成型等提供方便。
3、不管是粒料还是粉料,都是聚合物和助剂连累物质组成的。
聚合物是主要成分。
4、(名词解释)增塑剂:为降低塑料的软化温度范围和提高其加工性,柔韧性或延展性,加入的低挥发性或挥发性可忽略的物质。
工业上大量应用的主要是聚氯乙烯。
相容性好和挥发度低是其最基本要求。
除挥发外,增塑剂还可以由于游移、萃出和渗出而损失。
5、简答:增塑机理——聚合物大分子链常会以次价力而使它们彼此之间形成许多聚合物-聚合物的联结点,从而使聚合物具有刚性。
这些联结点在分子热运动中是会解而复结的,而且十分频繁。
但在一定温度下,联结点的数目却相对的稳定,所以是一种动态平衡。
加入增塑剂后,增塑剂的分子因溶剂化及偶极力等作用而“插入”聚合物分子之间并与聚合物分子的活性中心发生时解时结的联结点。
这种联结点的数目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情况下也不会有多大的变化,所以也是一种动平衡。
但是由于有了增塑剂-聚合物的联结点,聚合物之间原有的联结点就会减少,从而使其分子间的力减弱,并导致聚合物材料一系列性能的改变。
(辨析)7、简答,增塑剂性能的评价。
a聚合物与增塑剂的相容性由于增塑剂对聚合物的作用是发生在它们分子之间的。
因此,最重要的要求是它们之间应该有相容性,即彼此之间有互溶性;b增塑剂的效率比较不同增塑剂的增塑作用效果,可用增塑剂的效率来表示。
它是从改变聚合物的一定量的物理性能所需加入增塑剂的量作为标记的。
8、聚氯乙烯常用的增塑剂几乎都是酯类,以邻苯二甲酸酯类用得最多。
9、(名词解释)稳定剂:凡在成型加工和使用期间为有助于材料性能保持原始值或接近原始值而在塑料配方中加入的物质。
分为热稳定剂、光稳定剂和抗氧剂。
10、有机锡化合物是聚氯乙烯稳定剂中比较重要的一类,其显著优点是效率高,相容性好,不会伤害制品的透明性,可单独使用。
缺点是成本高。
11、(名词解释)润滑剂:为改进塑料熔体的流动性能,减少或避免对设备的摩擦和粘附以及改进制品表面光亮度等,而加入的一类助剂。
分为内、外两类。
关键在于它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
12、粉料的制备过程包括原料的准备和原料的混合两方面。
13、混合的目的是将原料各组分互相分散以获得成分均匀物料的过程14、混合的作用一般是靠扩散、对流、剪切三种作用来完成。
15、对固体或塑性物料混合效果的衡量从组分的均匀程度和物料的分散程度来考虑。
16、原料的准备主要有原料的预处理、称量及输送。
17、用于初混合的设备有a转鼓式混合机b螺带式混合机c捏合机d高速混合机。
18、粒料的制备,实际上首先是制成粉料,在经过塑炼和造粒而成。
常将用简单混合制成粉料的过程成为初混合,而将由此取得的粉料成为初混物。
19、简答:塑炼前要经过初混的理由。
A塑炼要求的条件比较苛刻,所用设备的承料量不可能很大,所以塑炼前常用简单混合的方法使原料组分有一定的均匀性。
B目前使用的塑炼设备对一种很不均匀的物料,即使其重量不超过塑炼设备的承料量,如果要求不进行初混合而只进行塑炼,要取得合格的均匀度,则塑炼时间必须很长,这样聚合物会产生较多的降解,塑炼设备也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20、塑炼所用的设备目前主要有双辊机、密炼机和挤出机等。
21、在废料回收中,通常采用切碎机或粉碎机将废料粉碎。
第四章压缩模塑1. 压缩模塑又称模压成型或压制成型,这种成型方法是先将粉状、粒状或纤维状等塑料放入成型温度下的模具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而使其成型并固化的作业。
2. 完备的压缩模塑工艺是由物料的准备和模压两个过程组成的,其中的物料准备又分为预压和预热两个部分,预压一般只用于热固性塑料,而预热则可用于热固性和热塑性塑料。
3. 常用的与压缩模塑的热固性塑料有:酚醛塑料、氨基塑料、不饱和聚酯塑料、聚酰亚胺等,其中以分全速陆奥、氨基塑料的使用最为广泛。
4. 将松散的粉状或纤维状的热固性塑料预先用冷压法压制成质量一定、形样规整的密实体的作业称为预压,所压的物体称为预压物,也称压片,锭料或形坯。
5. 模压时,用预压物比用松散的压缩粉具有以下优点:○1加料快,准确而简单,从而避免加料过多或不足时造成的废次品;○2降低塑料的压缩率,从而可以减小模具的装料室,简化了模具的结构;○3避免压缩粉的飞扬,改善了劳动条件;○4预压物中的空气含量少,使传热加快,因而缩短了预热和固化的时间,并能避免制品出现较多气泡,有利于提高制品的质量;○5便于传热;○6改进预热规程。
6. 采用预压物的局限性:一是需要增加相应的设备和人力,如不能从预压后生产率提高上取得的偿,则制品成本就会提高。
二是松散度特大的长纤维状塑料预压困难,需用大型复杂的设备。
三是模压结构复杂或混色斑纹制品不如用粉料的好。
7. 倾倒性是以120g压缩粉通过标准漏斗的时间来表示的,这一性能是保证重力流动将料斗中压缩粉料准确地送到预压模中的先决条件。
8. 预压的主要设备是亚模和预压机,预压机主要有偏心式和旋转式两种。
9. 为了提高制品质量和便于模压的进行,有时须在模压前进行加热。
如果加热的目的只在去除水分和其他挥发物,则这种加热应为干燥,如果目的是在提供热料以便于模压,则应称为预热。
10. 热固性塑料在模压前加热通常都兼具有预热和干燥双重意义,但主要是预热,采用预热的热固性塑料进行模压有以下有点:○1缩短闭模时间和加快固化速率,也就缩短了模塑周期;○2增进制品固化的均匀性,从而提高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3提高塑料的流动性,从而降低模塑的损耗和制品的废品率,同时还可减小制品的的收缩率和内应力,提高制品的因此稳定性和表面光洁度;○4可以用较低的压力进行模塑。
11. 预热和干燥的方法常用的有:热板加热、烘箱加热、红外线加热、高频电热等。
12. 压缩模塑用的主要设备是压机和塑模。
13. 液压机按其结构主要可以分为上动式液压机和下动式液压机。
14. 压缩模塑用的塑模,按其结构的特征,可分为溢式、不溢式和半溢式三类,其中半溢式用的最多。
(两类液压机及三类塑模结构特征具体可参见教材P94及P95图4—6/7/8/9/10/11和文字说明)。
15. 模压工序可分为加料、闭模、排气、固化、脱模与模具清理等。
16. 常用的嵌件有轴套、轴帽、螺钉和接线柱等。
17. 加料的定量方法有质量法、容量法和计数法三种,闭模过程当阳模尚未触及塑料前应尽量使速度加快,以缩短模塑周期和避免塑料过早固化或过多的降解,当阳模触及塑料后,速度即行放慢。
18. 排气不但可以缩短固化时间,而且还有利于制品性能和表观质量的提高。
19. 模压过程的控制因素主要是模压压力、模压温度和模压时间。
第五章1.挤出成型又称挤出模塑或挤塑、挤压。
由挤出制成的产品都是有横截面一定的连续材料,如管材,板,丝,薄膜,电线电缆的涂覆等。
2.挤出过程中最常用的是螺杆式挤出机,3.挤出设备一般是由挤出机、机头、和口模、辅机等组成4.单螺杆挤出机主要结构:传动结构、加料装置,料筒,螺杆5.料筒是挤出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它的外部设有分区加热和冷却的装置,加热的方式有电阻加热和电感加热。
料筒同常还设有冷却系统,主要作用设防止塑料过热或者自停车时是指快速冷却,避免树脂讲解或分解。
料筒一般用水冷却或空气冷却6.螺杆是挤出机的关键部件,表示螺杆特性的另一重要参数是螺杆的有效程度(L)与其直径之比,即其长径比(L/D),螺杆的长径比是决定螺杆体积容量的主要因素7.螺杆分为加料,压缩,计量三段。
加料段是自塑料入口向前延伸的一段距离,其长度是4-8D,塑料依然是固体状态,8.压缩段是螺杆中部的一段,在这一段中塑料除了受热和前移外,即有粒状固体逐渐压实并软化为连续的熔体同时还将夹带的空气向加料段排除,这一段螺槽深度逐渐减小,通常将加料段一个螺槽的容积与计量段一个螺槽容积之比定位螺杆的压缩比9.计量段是螺杆的最后一段,这段的功能是使熔体机一部塑化均匀并使料流定量。
10.定压由机头和口模的流道挤出这段的螺槽深度较浅螺杆的螺旋方向一般是右旋,,,螺杆头部一般称钝尖的锥形,螺杆头部也可以是鱼类状的,称为鱼类头或平准头11.口模一般由口模分配腔,引流道和口模成型段组成挤出管材的设备有挤出机,机头,定型装置,冷却槽,牵引设备,切断设备以及在使用中为方便管材间或与其他管件间的连接,在切断后的管材两端进行扩管的设备等.挤出的管状物首先应通过定型装置,使之冷却变硬而定型,为了获得粗糙的低。
尺寸准确和几何形状正确的管材,有效的冷却极为重要,定型方法一般有外径定型和内径定型两种。
外径定型是在管状物外壁和定径套内壁紧密接触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而得到实现的。
保证这种紧密接触的措施是从设在多脚架的一个支架和芯棒内的连通孔向管状物内通入压缩空气,并在挤出的管端或管内封塞,使管内维持比大气压力较大而又恒定的压力,12.内径定型是将定径套的冷却水管从芯棒出伸进,所以必须使用偏移式机头比较起来,外径定型结构较为简单,操作方便,为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第六章1.注塑是通过注塑机来实现的,注塑机的基本作用是:加热塑料,使其达到熔化状态,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2.注射机都是由折射系统,锁模系统,和塑模三大部分组成(1)折射系统设注射机最主要的部分,其作用是使塑料均化和塑化,并在很高的压力和较快的速度下通过螺杆或柱塞的推挤将均化和塑化好的塑料注射入模具,折射系统包括加料装置,料筒,螺杆及喷嘴等部件3.螺杆是移动螺杆式注射机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对塑料进行输送,压实,塑化,和施压。
螺杆的结构和挤出机所用的螺杆基本相同但有其特点:注射螺杆在旋转时有轴向位移,因此螺杆的有效长度是变化的,注射螺杆的长径比和压缩比较小,注射螺杆的螺槽较深以提高生产力,注射螺杆因有轴向位移因此加料段应教较长。
为使注射时不致出现熔料积存或沿螺槽回流的现象对螺杆头部的结构应有考虑4.喷嘴的类别:直通式喷嘴成短管状加工高粘度的塑料,自锁式喷嘴加工PA PE,杠杆针阀式喷嘴加工PA PE在注射机上实现锁合模具,启闭模具和顶出塑件的机构总称为锁模系统,工艺上要求,启闭模具时要有缓冲作用,模板的运行速度应在闭模时先快后慢而在开模时应先慢后快再慢,以防止损坏模具及制件启闭模板的最大行程决定了注射机所能产制件的最大厚度,而在最大行程以内为适应不同尺寸模具的需要,模板的行程是可调的5.注射模塑工艺过程包括,成型前的准备,注射过程,制件的后处理,成型前的准备:成型前对原料的处理,料筒的清洗,嵌件的预热,脱模剂的选用6.注塑过程:塑化流动和冷却7.塑化是指塑料在料筒内经加热达到流动状态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的全过程8.塑料熔体进入模腔内的流动情况可分为充模压实倒流和浇口冻结后的冷却四个阶段9.制件的后处理主要指退火和调湿处理:退火的实质是,使强迫冻结的分子链得到松弛,凝固的大分子链段转向无规位置,从而消除这一部分的内应力,提高结晶度,稳定结晶结构,从而提高结晶塑料制品的弹性模量和硬度,降低断裂伸长率10.塑化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有料筒温度,喷嘴温度,和模具温度等,前两种温度主要是影响塑料的塑化和流动,而后一种温度主要是影响塑料的流动和冷却料筒温度的分布一般是从料斗一侧(后端)、起至喷嘴(前端)止,逐步升高,使塑料温度平稳上升达到均匀塑化的目的11.喷嘴温度通常略低于料筒最高温度,这是为了防止熔料在直通式喷嘴可能发生的“流涎现象”12.塑化压力,,采用螺杆式注射机时,螺杆顶部熔料在螺杆转动后退时所承受的压力成为塑化压力亦称背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