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选题与文献综述

第二章 选题与文献综述

幻灯片1
第二章选题与文献综述
幻灯片2
内容提要
●1、研究问题及其来源●2、选题的标准
●3、研究问题的明确化●4、文献检索
幻灯片3
第一节研究问题及来源
幻灯片4
一、研究问题的概念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
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幻灯片5
●研究的课题最初常常是以一个问题的形式提出来的。

一般是人们不太满意或未解决的事
情,如某种困难、某种需要改变的现状等
●研究的问题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人们能够收集某些资料或信息来回答它(至少是部分回
答)
幻灯片6
一般从研究主题开始,逐渐集中到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是指一项教育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
问题。

●具体;可以回答
●研究主题指的是教育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宽泛,更具有一般性
幻灯片7
●两类不可研究的问题:
● 1.涉及价值的问题。

如“应该”“最”
● 2.形而上学的问题。

如“上帝”
幻灯片8
二、研究课题(问题)的类型
●1、基础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与发展性研究课题●2、横向课题与纵向课题
幻灯片9
三、问题来源
●现实社会生活实践
●个人经历
●相关文献阅读
●课题指南
幻灯片10
第二节选题标准
幻灯片11
一、价值性
●价值性就是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研究的问题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即问题是
值得研究的。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如何增进某个领域的知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何改善教育实践
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何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
幻灯片12
●理论意义或价值主要体现在研究问题对某一学科的发展、对某种理论的形成或检验,
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等方面所能做的贡献;
●实践意义或价值主要体现在研究问题对现实社会生活所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能否进行
科学的回答和能否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改进实践提高质量。

幻灯片13
二、创造性
●创造性也可以称作创新性或独特性,指的是研究问题应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
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问题研究必须能为解决或部分解决人类问题提供新东西。

●可以是前人从未没做过的、填补空白式的;
●更多的还是研究思路、角度、内容、对象和方法的创新
幻灯片14
三、可行性
●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一个切实可行的问
题是研究者可以利用现存资源进行研究的问题。

包括客观条件(资料、设备、经费、时间、人力、技术等)、主观条件(兴趣、能力等)以及时机问题
幻灯片15
●主观限制包括研究者在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操作技术甚至年
龄、体力等方面的限制;
●客观限制包括研究时间、经费、文献资源、所涉及对象、单位的支持合作、有否违反
政策或社会伦理等。

幻灯片16
四、合适性
●合适性指的是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包括研究者对该研究问题
的兴趣、熟悉程度以及研究者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与该问题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等。

●如果可行性解决的研究的可能性,那么合适性则是解决“是不是最好”
幻灯片17
五、伦理性
●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即不会对人类生理或心里造成伤害,不会损害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
境或社会环境。

幻灯片18
第三节研究问题明确化
幻灯片19
一、含义
●问题明确化指的是通过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表述,以达到将头脑中比较
模糊的想法变成清晰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

幻灯片20
二、方法
●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文献的作用
●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问题
●1)问题陈述清楚明白
●2)描述性研究只有一个变量,而其他研究类型至少包括两个变量
●3)问题陈述必须能够产生不止一种的答案
幻灯片21
第四节文献检索与综述
幻灯片22
一、含义及作用
●文献检索,或文献回顾,或文献评论,是指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
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

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幻灯片23
●首先,有助于研究者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情况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包括研
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水平、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趋势以及被人们忽视的领域等,进而更经济地确定更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第二,为研究中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解释研究成果提供背景
资料。

以往研究,无论成败,其设计、角度、策略方法等都为自己研究提供借鉴的研究框架。

幻灯片24
文献检索与选题的交互作用
幻灯片25
二、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
●根据加工程度不同,文献可分为三种等级。

●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
始文献;
●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的整理加工,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
书目、索引、文摘等
●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
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主要分布
●1、书籍:专著、教科书、工具书等
●2、报刊:期刊、报纸等
●3、教育档案:年鉴、统计、资料汇编、政策法令、文件通知、会议文献等●4、非文字资料:校舍建筑、出土文物等
幻灯片27
三、文献检索过程与方法
检索方法
幻灯片29
三、文献检索过程与方法
●与研究有关的论文是文献查找中最主要的内容,最常见的是通过论文数据库。

●目前中文论文主要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博硕学位论文数据库等,即CNKI
●计算机检索方式最常见的是选择“主题”、“关键词”查询,还可以选择“题目/篇名”

幻灯片30
●一般而言,检索文献的基本要求:
● A.全面性
● B.准确性
● C.勤于积累
● D.善于思考
幻灯片31
●影响选择阅读文献的因素:
●学术期刊的地位:权威期刊>核心期刊>普通刊物
●文献的相似性:与自己研究主题越相似越好
●发表的时间:时间越近越有用
●作者的学术影响力:
幻灯片32
●阅读文献时,先看摘要,在电脑上阅读,然后把重点论文打印出来阅读。

要注意:1)
每一篇论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背景,即研究目标;2)研究的方法,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式、抽样设计、样本特征以及资料分析方法等;3)研究的主要结果,即研究结论及观点;4)自己对研究的评价,研究的特点及不足
幻灯片33
●全部文献进行系统阅读后,要对文献进行一定总结,如已有文献已经做了哪些方面的
研究,涉及到哪些理论,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存在什么薄弱之处,等等
●阅读文献需要做摘录卡片,或是专门的笔记本,要注明出处、页码
●按照学科、学术观点、历史阶段、研究方法等进行文献分类
幻灯片34
研究综述的步骤
幻灯片35
撰写研究综述
●常见问题:
● A.阅读不深入,大量罗列堆砌文章
● B.缺乏批判
● C.选择性,且不全
● D.缺乏权威性
幻灯片36
作业练习
●1、结合实际,选择一个研究问题并使之明确化,成为研究课题●2、阅读研究文献
●3、撰写研究综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