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1.1 工程名称 (2)1.2 工程内容 (2)1.3 业主、设计、监理单位 (5)1.4 本工程采用规范标准 (5)4.3.3主轧线其它设备安装方案 (16)第五章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21)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某公司大型型钢线工程轧线设备安装工程1.2工程内容1.2.1 轧线主要设备(包括从轧区除鳞辊道开始至F2轧机延伸辊道结束之间的设备)1.2.1工程内容上述轧线机械设备的安装及调试工程、液压润滑油管道制作及安装工程、无负荷联动试车、配合联动热负荷联动试车等。
(以合同规定的施工范围及业主提供的图纸等相关资料为准)轧线设备安装在主轧厂房,它由除磷机辊道开始,经过BD1、BD2、F1、F2四列轧机组及相应地辊道、推床、翻钢等设备,到分段热锯机,全长351.999米。
1.3业主、设计、监理单位1.3.1建设单位:某中厚板材有限公司;1.3.2工程名称:某中厚板材有限公司大型型钢线工程轧线设备安装工程1.3.3设计单位: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1.3.4监理单位:某监理公司1.4本工程采用规范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1-2008《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GB50386-2006《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液压、气动和润滑系统》···········GB50387-2006 《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GB50386-2006 第二章施工部署2.1根据该工程特点和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及现场条件,按发包人介绍的工程情况,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前期抓好安装工程准备工作,待土建基础完成后,及时与土建施工单位进行点、线及标高等技术数据的交接,设备到场后,在保证实现工期目标的前提下,统筹安排整个工程所有系统的施工,保证安装工期目标的如期实现。
2.2合理规划现场安装场地,认真做好施工前期现场的临时设施布置,做好施工人员调配、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等施工资源的准备;收集各种技术资料,编制施工技术文件,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为正式开工作好一切准备。
2.3施工人员进场后,根据土建基础交付和设备到货情况适时进行设备安装施工。
组织安装钳工、焊工、起重工等各专业的施工力量,按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人力,同时进行两条线的安装,力争轧线工艺设备安装一次试车成功‘2.4、建立健全项目进度、技术、质量、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
运用项目管理技术,根据总体工期目标,编制关键节点目标和月、周作业计划,实施施工进度计划的有效动态控制,适时检查调整作业计划。
根据作业计划作好各种施工资源供应,保证施工平衡连续性。
编制切实可行的雨季施工措施。
建立现场协调会制度,及时协调内外各方关系。
2.5、施工资源配置2.5.1拟投入本工程的专业施工人员计划项目总指挥1名项目经理2名施工管理4名安全员3名质检员2名技术员2名资料员1名材料员1名钳工55名起重工12名焊工8名电工4名外协人员40名2.5.2 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检测器具计划见表的问题及时向甲方和设计人员提出,以便解决。
同时,要熟悉和掌握设备安装知识以及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保证安装质量。
3.2机具材料的准备:根据现场工作环境特点和设备安装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具,所用机具要安全、可靠、适用性强。
设备安装所用垫铁的规格、数量、材料及布置依据《轧钢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以及设备安装的实际要求进行选择和配制,安装设备所用材料要根据图纸的要求进行准备。
3.3设备开箱验收,设备到厂后,按照装箱单清点零部件、附件、工具,要求设备齐全,无损坏,出厂合格,有证明书和使用说明书,规格尺寸要与图纸相符。
3.4设备基础验收与交接:检查设备基础的坐标位置,标高,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不应超过允许偏差,满足设备安装要求。
否则,要及时处理,交接手续齐全。
第四章施工方案4.1设备安装工序:基础复测验收——埋设中心标板和标高点——座浆埋设垫铁——设备底座安装——设备依据中心线及标高找平找正——地脚螺栓预紧——检查设备安装精度——二次灌浆——工艺管道安装——设备试车。
本顺序只是通常安装顺序,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不可拘泥不变。
其中提升轨道应在轧机导卫安装完毕后进行。
其中轧机安装又应先安装底座,再安装牌坊及上下横梁。
4.2 安装注意事项4.2.1运抵安装现场的机器,根据安装顺序按装箱单开箱检查,拆箱清点时应有制造厂人员在场,对损坏件、缺件作出相应处理意见。
设备部件开箱后妥善保管。
4.2.2机器表面需进行测量的应清洁,去除防锈漆。
散件交货的机器部件表面于安装前清洁干净。
4.2.3设备拆卸、装配前必须熟悉设备图纸、文件,了解其结构、技术要求和拆卸顺序并考虑拆装方法和必要的工具。
容易混淆的零、部件作出相对位置的标记。
4.2.4对于需要清洗的零、部件,清洗洁净后涂以规定的润滑剂,必要时应涂以合适的防锈润滑剂。
所有油孔、油沟和管路必须洁净不得有铁屑等杂物,必须保持畅通。
4.2.5 仔细检查轴承,如有裂纹缺陷、锈蚀、不光洁和毛刺等时,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使用。
4.2.6 滚动轴承的轴向间隙按各设备图纸调整,当图纸上未规定时,按(98)《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5.4.5,5.4.6,5.4.7规定执行。
4.2.7齿轮、联轴节、链的装配符合图纸要求,未注明的应按(98)《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
4.2.8 滑动轴承的装配按图纸要求,未注明的按(98)《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检验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4.3设备安装:4.3.1挂设安装中心线与测量4.3.1.1 按(98)《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I级精度安装机组中的各设备。
其中底板、机架、传动装置、推钢机、翻钢机,要求达到最高的精密度和精度。
4.3.1.2轴线钢丝、坐标轴的定位与标记首先焊好中心线支架,挂好各机列的中心线,为了保证各轧机及其他附属设备的安装精度,用于挂中心线的钢丝直径应≤0.30mm,挂线坠用的铜丝直径应≤0.15mm.用铅锤相对于基础上确定的中心标记测完轴线后,轴线钢丝在座标架的支承点要打口,将钢丝置于缺口内。
如安装工作需要,可随时拆去轴线。
轴线钢丝支承点区内,只能有一个缺口,留下明显的刃。
轴线钢丝二端的重物要足够重,足以拉紧,无下垂。
施工阶段经常检查轴线是否牢固。
4.3.1.3测量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用水平尺和经纬仪进行光学测量效果很好。
旋转件应优先考虑使用摇臂和测距离的包络测量。
测量数据表应一直保存到保证结束。
4.3.1.4准备好安装用的技术文件包括建筑平面图和平面布置图、基础图、管道表、机械和辅助设备的零件表、设备机组图和各单体设备详图。
4.3.1.5在机器就位前把垫片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孔的附近,根据图中所示找平全部垫片。
接着在每一垫位堆上放置大约1~1.5mm的薄垫片。
此项工作要求特别小心。
最底层的垫片支在混凝土上是否得当具有同等重要性。
如必要,对此点混凝土作些修整,以提供一个合适的承载面积。
4.3.1.6地脚螺栓在机器安装前要钩在各自的地脚螺栓孔内。
机器就位后后可立即紧固,进行找正对中。
4.3.1.7用精密的带顶装荧光屏测距离的水平仪先测量机器,检查对中。
此时,建议用下面的内容作为机器上的测量点:4.3.1.8拧松和拧紧地脚螺栓后通过加减垫片,确保相对于设备轴线的最大精度和最终机器位置。
4.3.1.9一般安装公差(如没有注明公差,当机械设备对中时,按下述公差值测量):⑴相对于另一个轴线的轴线公差=±0.20mm。
⑵酒精水平仪精度的最大公差= ±0.020mm/m(此点适用于底板、减速机、柱座)。
⑶最大高度公差=±0.20mm。
⑷基本公差10 m和10 m以下=±0.10mm ;10 m~30 m=±0.30mm4.3.2轧机的安装安装主要设备基准:车间地平面标高: 0.0mm;BD1,BD2,F1轧机区辊面标高:+800mm F2轧机轧制中心线标高:+950mm4.3.2.1基础交接及复验:设备基础施工完毕,达到设备安装条件后,土建施工单位进行工序交接并填写专业工序交接单。
复测内容包括:设备基础中心线;设备基础面标高;设备基础面水平度;预埋件、预留件、预留孔位置(包括:中心线、标高、水平度、垂直度、深度、外型尺寸)各部分允许偏差参见《冶金设备安装技术要求及验收规范》。
其中主要有如下几点:设备基础中心线允许偏差±10MM;设备基础面标高允许偏差0-20MM;基础表面水平度不大于1/100,最大不超过50MM;预埋件、预留件、预留孔中心线允许偏差±5MM;预埋件、预留件、预留孔水平度、垂直度允许误差为0;预埋件、预留件标高允许误差为±5MM;预留孔深度允许偏差0-20MM。
基础复测,中心线采用拉钢线、用钢出尺测量;标高采用水准仪检测。
4.3.2.2中心板及标高板埋设:①轧线工艺全部设备安装长度约351.999余米,为了方便设备安装,保证设备安装质量,安装各列轧机、加热炉区域及其他附属设备区域都要布置相应的中心标板和标高点,设备安装的中心线是轧机机列中心线,其它设备的安装中心线的布置都以此线为基准。
轧机的中心线要与加热炉出炉辊道的中心线一致。
所有中心标高与全厂统一布置。
并设立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
安装需要的临时基准线和临时基准点应根据永久中心标板和基准点作出,并做好编号。
②中心板、标高板埋设,其顶面低于地面并加盖进行保护。
防止被损坏。
它的埋设应牢固尽量与基础内钢筋相连。
4.3.2.3垫铁的座浆与安装方法:由于设备较重、负载大、振动厉害,所有垫铁均采用座浆法放置。
施工方法:①在设置垫铁的混凝土基础部位凿出座浆坑,座浆坑的长度和宽度应比垫铁的长度和宽度大60~80mm,坑深度应比基础表低30mm以,座浆厚度不应小于50mm。
②清除坑内的杂物,并浸润混凝土约30min,除尽坑内积水,坑骨不得沾有油污。
在坑内涂一层薄的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2~2.4:1。
③随即将搅拌好的坐浆料灌入坑内,灌筑时应分层捣固,每层厚度宜为40~50mm,连续捣至到浆浮表层,坐浆料表面形状应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弧形。
④当坐浆料表面不再泌水或水迹消失后,即可放置垫铁并测定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