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拓展性课程建设

拓展性课程建设

内修外炼、能恒乐成
勤奋、求实、文明、创新 (开拓、务实)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 向现代化(现代化、名品 化、国际化) 和谐教育…… • 不能千校一面 • 不能校校雷同 • 不能推倒重来 • 不能脱离现实 • 不能几个人拍拍脑袋 了事




体现学校特质
注重历史和现实统一
最大限度谋求校内外各群体 的共识


江苏锡山高中《校园微电影》

了解微电影及其艺术语言(如景别、运动、镜头等),理解 并掌握微电影创作的基本流程。

体验四种不同角色分工(编剧、摄像、表演、后期制作), 熟练掌握至少一种角色分工的基本技能。
在小组合作中,积极承担自己的角色任务,运用所学知识技 能合作制作至少2部校园微电影作品。 通过有主题的校园微电影作品创作,关注内心情感的表达, 关注校园生活,并传递积极向上的信念。 在校园微电影的创作与交流过程中,体验合作、分享、尊重、 互惠的教育意义。
课程目标 (4-6条)
指向本课程的育人功能,不能太具体,也不能太空洞。指学生的学习 结果即学会什么,指向学生所形成的关键能力与相关品格(三维叙 写)。主语必须是学生。 内容:相当于教学进度表,即内容安排,但第一课时一定要“分享课 程纲要”(实际上用15、30分钟由教师决定。 实施:说清楚如何教如何学,让学生明白此课程学习,要我做什么, 明确主要学习任务/活动。 围绕目标设计评价方案,即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评后如何处理, 最后成绩如何呈现。
基于研究 基于对话
二、课程规划要素
谁来做——学校课程委员会(由利益相关者和专
业人员组成)
做什么——专题研究(相关政策、学校教育哲学
、已有的课程发展经验、学生课程需求分析、资 源分析)
成什么——形成文本(规划的依据;课程方案及
说明;实施与保障)
三、《课程规划方案》文本
课程规划的依据(必要性与可能性);
学习主题/ 活动安排
评价活动/ 成绩评定 主要参考 文献 备 注
如所需条件等。
《课程纲要》的内涵
一 致 性
课程目标
• 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 基本的素材是什么? • 怎样带他们去?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 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哪里?
“ 课程纲要”是以提纲的形式一致性地呈现一 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这四个基本要素。
关联模块:明德读本;健康数 字;交际英语;科技与健康; 生活礼仪;音乐欣赏;创意生 活设计;特色体育
(三)实施建议与保障措施

研制拓展性《课程纲要》;学生选课系统/指导
拓展性课程实施方式:体验性、探究性、欣赏性学习活动
拓展性课程评价方式:基于过程的表现性评价、多元

保障措施:组织机构、建立机制、条件保障
学校教育哲学(浙江省瑞安中学)
敢担当——学会负责,具有团队领导能力,具有使命感
与正义感,具有国际视野;
有智慧——学会学习,具有问题解决能力,具有批判与
反思能力,具有创新精神;
能做事——学会选择,具有自我规划能力,具有耐挫与
协调能力,具有务实意识。
2. 学生课程需求评估
评估现有课程的满意度 调查本校学生的课程期待(还想要什么) 判断本校学生的缺陷与不足(依据毕业生形象
主要内容
如何研制合理科学的课程规划方案?
一门拓展性课程如何设计?
1 2 3
如何评价拓展性课程?
3
第一部分 目 录
如何研制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方案?
先来看一个例子
课程规划研制的原则 课程规划研制的几个要素 课程规划文本的形成 课程规划评议框架
一、课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基于政策
基于学校
……
《人际交往沟通论 》 《伦理》 《口才学》 《修身》
学生需求
人际交往
生活技能
地方期待 社会适应 幸福人生
创新人 才素质
创意设计
会创造
会生活
健康生活
个 性 发 展
公民人格
全面素质 基础核心
会做人
会做事
幸福公 民素质
**学校“课程结构”示意图
合理的课程结构:与国家课程协调互补
上海市***初级中学课程结构
自治自理
拓展及探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
自学自创
拓展及探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
自觉体锻
拓展及探究型课程
学生社团 综合实践活动 自主管理团队
语言文学 数 学
科技类
体育与健身领域
身心健康教育类
文学类 艺术类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技 术 艺 术
****小学构建学校特色课程的思路
核心模块:我的健康生活
基础模块:健康的生活方式; 疾病预防;心理健康;身体健 康;应急避险
成长中 的职业4
职业 畅想4
例2:《职业畅想》内容结构图
例3:校园微电影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黄 宏、戴君
分享课程 2课时
组建团队 分别指导 10课时 技能学习 18课时 展示评价 6课时
导入
拍摄 模仿秀 表演 制作
电影节
3. 如何设计课程实施?
教与学的方式
与目标匹配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学校个案诊断:基于RASCH模型的分析
建立信息收集系统
建立信息收集系统
案例1: 课程计划编制前后的信息收集
建立信息收集系统
案例2:指向多元主体信息收集的内容和方式
课程规划更新的思考框架
我们现在在哪里? 分析、评估旧有的实践 我们可以做什么? 制定改进的内容和着力点 我们是否在达成了目标? 持续性地评价改进行为
选题新颖,符合家乡主题(10%) 小组分工明确(10%) 研究报告结构清晰、格式规范(10%)
研究报告行文流畅、措辞得体(10%) 有独特、原创的见解与观点(20%) 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20%) 不剽窃他人成果,标明参考文献出处 (20%)
第三部分 目 录
如何评价/审议与更新拓展性课程? 区域层面的评价/审议 学校层面的诊断/更新 一门课程的评价/更新
评价信 息生成 /获取
评判决策 机制
标准答案
基于评分规则的评价方案
课程评价一个例子:《古镇档案》
本课程的考核内容包括:研究报告(70%)+成果展示 (30%)两个部分,采用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形式。
探究报告考核标准 成果汇报考核标准 PPT(或其他展示载体,如大字报 )结构清晰、美观大方(20%) 讲解清楚明白、重点突出(40%) 小组配合默契,相互补充(20%) 时间控制恰当,不超时(
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明确实施的策略程序


课程因学生而生! 选择一种课程就是选择一种未来! 教师因课程而成长! 开创一种课程就是开创一种未来!
本专题的知识基础

崔允漷、周文胜、周文叶主编. 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与教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华东师 大出版社,2009; 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 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8; 崔允漷等.学校课程规划与实 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还需要开设哪些课程?
如何获取如上信息?

问卷、访谈、课堂观察、文本分析等
3. 社区课程期待
了解社区的发展规划与目标 调查社区各方代表对学校现有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了解社区各方代表的课程创意与动议
学校是社区中的学校,是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4. 课程资源分析
S(优势) W(劣势) O(机会) T(挑战)
课程方案及说明; 实施建议与保障措施。
(一)课程规划的依据(必要性与可能性)
学校教育哲学
学生课程需求 家长、地方课程期待
应该做什 么?



需要做什 么?

可得到的课程资源
能够做什 么?
明晰学校教育哲学
学校教育哲学

口号/雷同

诚:诚于做人,友善守信 勤:勤于学习,好学创新 精:精于做事,精益求精 朴实无华:淳朴踏实、诚信友善 格物穷理:勤学好问、崇真尚理
二、如何撰写《拓展性课程纲要》

如何确定并规范叙写目标? 如何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如何呈现课程实施方式? 如何设计课程评价? 课程四要素的一致性如何体现?
1. 如何确定拓展性课程目标?

综合思考

学习者的性质+社会需求+课程功能(专家建议)

筛子检验

必要性(总目标)+可能性(该类学习者的局限,条件与资源的局 限)
第二部分 摘 要
一门拓展性课程如何设计? 什么是拓展性《课程纲要》? 如何撰写拓展性《课程纲要》? 如何评价拓展性《课程纲要》?
一、拓展性《课程纲要》的构成
课程名称 适用年级 课程简介 ( 200 字内) 背景分析 ( 500 字内) 设计者 总课时 课程类型 描述该课程的概况;让小孩子一看就明白、喜欢。 如何让别人明白此课程为什么在你们学校开设。

精致目标

关键结果+简洁清晰+规范叙写
郑州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表情的秘密》

通过参与情景游戏、交往小实验等活动,观察和感知各种 表情,体验表情背后的深刻情绪。

通过分析和讨论,归纳和总结,客观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 的方法。
用自己经历过的例子说明表情在与家长、老师、同学进行 交往时的作用。 感受情绪的变化,并乐意寻找合适的方式调整自身的情绪 ,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1
2 3
• 课程结构与课程目标是否具有一致性? • 拓展性课程结构是否体现与国家课程、地 方课程的协调互补/统整?
• 怎样构建学校的特色课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