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溶液的配制ppt课件
总结: 1﹑分析误差时,要根据c=n/v, 围绕操作行为对n与V的影响来分析。 2﹑由于操作不慎造成不可挽回的误差,溶液须重新配制。
5
容量瓶的使用六忌
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 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洒到外面) 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 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
次,将冲洗液移入
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
或低)。
中, (高
•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
时,改
用
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
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
,应该
。
• ⑤最后盖好瓶Leabharlann ,,将配好的溶液移入中
并贴好标签。
8
• 2、 欲配制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10.0 克。
13
巩固练习
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对0.3mol/L的 K2SO4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L溶液中含0.3NA个钾离子 • B. 1L溶液中含0.9NA个离子(K+、SO42-) • C. 2L溶液中钾离子浓度是1.2mol/L • D. 2L溶液中含0.6 NA个离子(K+、SO42-)
第四课时
•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
如何配制500mL0.4mol/LNaCl溶液?
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体积的 浓度准确的溶液。
2
试一试 用NaCl固体配制500mL0.4mol/LNaCl 溶液
步骤: ①计算、②称量(或量取)、③溶解(或稀
释)、④恢复至室温、⑤移液、⑥洗涤、⑦振 荡、⑧定容、⑨摇匀、⑩装瓶贴标签
4
5、误差分析:
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有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的误差?
判断:以下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①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使量取溶液的体积偏大。( 偏大 ) ②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 偏小 ) ③容量瓶洗涤后内壁附有水珠。( 无 ) ④浓硫酸稀释后,没有恢复至室温即转移。( 偏大 ) ⑤定容时俯视读数。( 偏大 ) ⑥定容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偏小
4、实验步骤:配制某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十字方针: 计 量 溶 冷 转 洗 振、定 摇、装
10
巩固练习
• 1.在容量瓶上无需有标记的是 C • A.标线 B.温度 C.浓度 D.容量 • 2.某实验需要0.2 mol NaOH固体,用托盘天平
称取固体时,天平读数(游码及砝码)将 A • A.等于8.0g B.等于8.00g • C.大于8.0g D.等于0.2g • 3.0.5L 1mol/L的FeCl3溶液与0.2L 1 mol/L的KCl
溶液中,Cl-浓度比为 C • A.15∶2 B.1∶1 C.3∶1 D.1∶3
11
巩固练习
• 4.将4gNaOH溶解在10mL水中,稀至1L 后取出10mL,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B
• A. 1mol/L
B. 0.1mol/L
• C. 0.01mol/L D. 10mol/L
• 5.用硫酸铜晶体配制500mL0.1mol/L的硫 酸铜溶液,需要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B
• A. 25g
B. 12.5g
• C. 6.25g D. 37.5g
12
巩固练习
• 6、某学生配制0.1mol/LNaOH溶液100mL, 下列操作会造成实际浓度偏高的是
• A. 空盘时天平指针指向左边 • B. 把烧碱放在纸上称量 • C.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D. 使用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烧碱
•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 烧杯 中加 少量 蒸馏水
将其溶解,待 冷却 后将溶液沿 玻璃棒 移入 250 mL的
容量瓶中。
•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 2~3 次,将冲洗液移入 250ml容量瓶 中,
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 低 (高
或低)。
• ④ 向 容 量 瓶 内 加 水 至 液 面 距 离 刻 度 线 2~3cm 时 , 改
14
课后练习: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
1、0.5摩尔氧分子的质量是 ,28克铁 的物质的量是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 是,
2、11克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所
含的分子数是
,所含的氧原子数
是 ,所含的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
3、分子数为a的O3所具有的质量是
。
15
答案: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
1、0.5mol氧分子的质量是 16g ,28g铁的物质的量 是 0.5mol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56/6.02x1023 g ,
俯视浓度偏高) 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 六忌标准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
器,不是容器)
• 俯视
√
• 仰视
平视法
6
反馈练习:
1、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理论值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1)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就用来配液 C
。
(2)烧杯中溶液在转移到容量瓶时,操作中漏掉了一些液
3
问题讨论
1.在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过程中,你认为关键是
做好什么?
C=n/v
①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否准确 ②溶液的体积是否精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在配制过程中用了什么关键仪器? ①托盘天平 (一定体积规格的量筒) ②一定体积规格的容量瓶
3.共用到哪些仪器? ①托盘天平 ②烧杯 ③玻璃棒 ④胶头滴管 ⑤一定体积规格的容量瓶
2、11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0.25mol ,所含的分子数是 0.25x 6.02x1023 ,所含的氧原子数是 0.5x6.02x1023 ,所含 的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1mol 。
体B 。
(3)用蒸馏水洗涤过的烧杯,未经干燥就用来溶解溶
质C。
(4)定容时,俯视液面
A。
7
• 2、 欲配制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克。
•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
中加
蒸馏水
将其溶解,待
后将溶液沿
移入
mL的
容量瓶中。
•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
用 胶头滴管 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
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
低 ,应该 重新配制
。
• ⑤最后盖好瓶盖, 摇匀 ,将配好的溶液移入 细口瓶 中 并贴好标签。
9
小结
1 、实验目的:配制某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 、实验原理: C = n ÷ V
3、实验所需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一定体积的容量瓶、胶头 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