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韩企业管理比较

中韩企业管理比较

中韩企业管理比较
【摘要】中韩两国是邻邦,有数千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二者的企业管理都受到儒家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深刻影响。

但由于各自国家相异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特点,二者又有所不同。

本文通过分析中韩两国企业发展的研究情况,比较两国在该方面的异同,并以中国的海尔和韩国的LG公司为代表进行实例分析。

最后,提出了一些两国企业管理需要相互学习交流的方面,希望为两国企业管理交流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文化差异企业管理比较建议
中韩两国是邻邦,有数千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二者的企业管理都受到儒家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深刻影响。

但由于各自国家相异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特点,二者又有所不同。

本文通过分析中韩两国企业发展的研究情况,比较两国在该方面的异同,并以中国的海尔和韩国的LG公司为代表进行实例分析。

最后,提出了一些两国企业管理需要相互学习交流的方面,希望为两国企业管理交流提供一些建议。

一、中韩管理比较的现实意义
韩国与中国有着相似的文化渊源。

同时作为一个世界经济成功的典范,创造了迅速从农业主导的社会发展成为工业化国家,进而在包括从“传统的行业”(钢铁制造业、造船业)到“先进的行业”(电器和电子行业)诸多重要领域成为世界领先者。

这与韩国在管理方面的独到之处密不可分。

2010年,进入财富排名的世界500强企业韩国公司达12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扩展,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中韩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的日益广泛,韩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已经越来越多,很多韩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已经越来越多,很多韩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已经仅仅次于在本国的投资。

一项调查显示,每10名韩国海外投资者中,差不多有7人选择中国作为他们的投资目的地。

投资的增加自然会带来中韩两国管理方面的相互渗透。

因此,研究中韩之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管理差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中韩管理研究情况
不同的国家在价值观和道德推理方式上往往有所不同。

虽然事实上所有人类成员在从事企业经营时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和困难的抉择, 但是面对问题和抉择, 不同人的反应相差可能会很大。

不同的文化面对复杂的现象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

(一)中国管理研究
中国人强调“修己”方能“安人”的领导方式。

对于管理者的条件, 西方人强调领导的才能, 而中国人却要求“德才兼备, 以德为主”。

这种管理观念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颇深。

管理者必须重视修己, 只有以自己的优良德行去影响下属、以身作则, 才能带动下属实现企业目标。

中国领导具有的特质因素为个人品德、目标有效性、人际能力、知识技能、心理品质的多面性。

在决策方式上, 中国管理者通常采用事先与下属进行讨论的方式,极少采用个人决定或完全授权下属
决策者两种极端的方式。

(二)韩国管理研究
韩国的管理受到了从文化到制度的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对其管理体制的三个主要因素影响因素为日本,美国和儒教思想。

这与其历史背景有关, 在韩国殖民地的历史和被占领时期, 韩国人在组织中被限制在低下地位, 并被排斥在管理层之外。

日本的其他影响包括殖民时期的基础设施发展,二战后, 许多韩国人开始学习美国的管理制度。

韩国前军事人员将他们在美国军方和商业管理制度方面的经验运用到韩国的企业中。

韩国管理的关键特征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作为家族性共同体的公司所有制、管理者和个人的严格区分强调一般性的等级结构针对个人的忠诚和协作某种程度的终生雇佣军事化的影响广泛的训练管理层的聘任来自共同的关系宗族、地域、学校。

说到韩国管理的影响因素, 儒教思想是很重要的。

一直以来, 儒教思想在持续影响着韩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针、经营活动和人际关系, 特别是儒教思想所强调的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影响着韩国企业员工对经营业主的忠诚心、经营业主对员工的慈爱、上下属间的地位区别、同事间的信赖关系的形成。

韩国企业中对经营业主的尊敬和对上司的服从被评价为美德, 同时经营业主和上司以权威和慈爱带动着员工和下属。

韩国的特点是较大的权力距和威权主义、集体主义、社群主义。

通过家庭和宗族成员联合和高度不确定性规避。

三、海尔与LG的实例分析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 年,20年来持续稳定发展,产品从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 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LG集团成立于1947年,是生产各种家电、电缆、光缆及汽车零部件的韩国著名企业,跻身世界500 强。

在中国, LG的家电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中国的家电企业海尔既互相合作, 又互相竞争, 虽然企业发
展阶段不同。

但它们成功的共同保证就是先进的人才经营管理理念。

因此,以海
尔和LG公司为实例进行分析。

海尔和LG的管理受儒家文化渗透的影响,呈现出一些相似性。

同时由于中韩两国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 企业的管理又各具特色,为了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他们为员工进行了职业生涯设计,将企业总目标和个人目标统一起来;在培训方面,海尔善于利用内外资源培养掌握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LG 则重在网络利用, 强调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员的沟通,但两个企业都将企业文化放在培训时的首要位置。

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海尔注重业绩而LG 注重员工的全面素质; 绩效考核的结果是两个企业员工晋升和奖励的标准。

不难看出,海尔和LG 的管理是与其各自的发展阶段和国际化战略相匹配的,它们立足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以人为本的严格、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对跨国公司如何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科学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促进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成功经验。

四、中韩企业管理交流和互相学习
1. 构建基于伦理管理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它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

企业伦理要根植于企业,必须融入企业文化,其伦理管理重点要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强有力的优秀企业文化应该支持企业伦理管理,促进企业合乎伦理的行为。

凡经营业绩出色的企业,大多都建立了高尚的企业伦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在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时,各国企业既要注重从本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又要借鉴吸收优秀外来资源尤其是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结合时代要求,整合成具有本国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

使这种企业文化在显示出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的同时,又能做到东西文化的取长补短,在不断创新和开拓中,增强伦理在企业文化中的影响。

2、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纵观以往的研究, 对中国和韩国的管理对比研究还处在非常表象的阶段。

如前所述, 中韩管理有很多相似之处, 也有不少的差异, 如人际交往、工作方式、团队认知等。

但是, 对于企业来说, 或者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 尤其是跨国企业的管理者, 不仅要求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 对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合作企业国家的文化以及企业内部的文化, 都需要有所了解。

在跨文化的组织中, 两种文化的冲突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其解决方式也绝不是一味适应本地文化和
妥协, 更不应该是刻意地去改变本地人的文化和行为。

企业需要培养管理者平衡不同文化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不断锻炼中学习来的。

所以, 企业面对的管理实际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 例如对中韩管理者的工作方式、工作态度、决策方式、沟通方式等做详细的对比研究, 以及考察管理者之间的管理方式的差异是否对员工的工作业绩、满惫度有显著性影响。

随着中韩经济、文化往来的日益增多,这样实质性的研究会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快更好地适应文化的差异。

总之,中韩两国在企业管理上应当相互学校,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信在这一方面两国会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参考文献
[1]颜毓洁,华艺. 企业伦理管理略论[J]. 商场现代化,2006 ,(1):141-142.
[2] ](韩国)金精镇,陈燕. 韩国的企业文化特性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2 ,(10): 68-71.
[3] 廉勇,李宝山. 文化差异在企业管理中的冲突和融合——中韩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 ,(2): 78-82.
[4] 秦璐, 王垒.中韩管理比较[J] . 新资本,2004 ,(3):39-4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