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源性心脏病ppt课件

肺源性心脏病ppt课件


肺源性心脏病
21
② 体征: 球结膜充血、水肿、发绀 视网膜血管扩张、视神经乳头水肿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 皮肤潮红、多汗(高碳酸血症导致周围血管
扩张)
肺源性心脏病
22
(2)右心功能衰竭 ① 症状: 气促,心悸、食欲下降、腹胀、恶心 ② 体征: 颈静脉怒张、明显发绀 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或
肺源性心脏病
4
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寒冷地区、高原地区、农村多发 吸烟人群中发病率高 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多数>40岁 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 呼吸道感染为急性发作的诱因
肺源性心脏病
5
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 80—90%,COPD、支扩、 哮喘、肺结核、各种原因的肺间质纤维化。
舒张期杂音 肝肿大且有压痛,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腹水、下肢水肿 出现肺水肿、全心衰竭
肺血管阻力的增加因素 ◎功能因素:肺小动脉痉挛、收缩、肥厚及
血管重塑。 ◎解剖因素:当肺毛细血管面积减少70%,
才引起循环阻力增加。
COPD和肺血管的病变造成通气和换气功能障 碍,引起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对血管的病理改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肺源性心脏病
9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2、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
⑴缺氧可以直接使血管平滑肌膜钙的通透性增加和内 流增加,肌肉收缩-偶联效应增加,血管收缩
2、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1)支气管周围炎累及邻近肺小动脉,引起血管
炎,腔壁增厚,管腔狭窄或纤维化,甚至完全闭 塞,使肺血管阻力增加。 (2)肺气肿的加重,肺泡内压增高,压迫肺泡毛 细血管,也造成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
肺源性心脏病
12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3、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1)缺氧可使醛固酮增加,水、钠潴
2.胸廓病变 3.肺血管病变:广泛的反复发生的肺小动脉炎、
肺小动脉栓塞,原发性肺动高压。 4.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
合征。
肺源性心脏病
6
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
1.肺组织、肺血管和心脏形态学的改变是引起肺心 病的病理基础。由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有很大 的代偿能力,所以从呼吸系统疾病发展到肺心病 要经过很长时间,大约要十年到数十年代偿能力, 只有当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才能引起肺心。
肺源性心脏病
17
临床表现
肺源性心脏病
18
肺、心功能代偿期--症状
咳嗽、咳痰: 呼吸困难:呼吸用力,伴有呼吸频率、深度、
节律的改变。 胸痛:与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或右心室缺血有
关。 循环系统症状:缺氧、CO2潴留致心率增
快、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常诉心悸,活动 后明显。
肺源性心脏病
19
肺、心功能代偿期
肺源性心脏病
7
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
肺心病发生的先决条件是肺循环阻力的增加和 肺动脉高压,持续和日以加重的肺动脉高压, 使右心室负荷加重,引起右心室负荷加重,右 心室肥厚,扩张,右心衰竭。
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肺循环阻 力增加,其次是血容量增加和血液粘稠度加大。
肺源性心脏病
8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留。 (2)缺氧使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减
少也加重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多。
肺源性心脏病
13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血液粘稠度增加 低氧状态下,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高水平的转 录和翻译,加速有核红细胞的成熟以及血红素 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并使骨髓内的网织红细胞 和红细胞释放入血液,致红细胞增多,血液黏 度增加,致肺循环阻力增加,加重肺动脉高压。 血液黏度增加、炎症反应、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 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起肺微小动脉原位血栓 形成。
⑵缺氧使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增多(白三烯、血栓 素),使血管收缩。
⑶缺氧使肺血管内皮释放生长因子(平滑肌细胞促分 裂素),使平滑肌增生。缺氧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转 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增加,血管外膜成纤 维细胞增生,血管重塑,血管顺应性下降,血管狭 窄,阻力增加。
肺源性心脏病
10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⑷高碳酸血症,氢离子浓度↑,PH↓,血管对缺氧敏感性增
肺源性心脏病
14
在肺心病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 高压的原因中功能性因素较解剖学 因素更为重要。
肺源性心脏病
15
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肺循环阻力增加时,右心发挥其代偿功能,以克服肺动脉 压升高的阻力而发生右心室肥厚。有一个代偿到失代偿 的过程。最后出现右心室功能衰竭。甚至是全心衰竭. ①组织缺氧引起心排血量代偿性增加,血液黏稠和血容 量增加;
体征: 发绀:缺氧的典型体征。 肺部体征:肺气肿征,干、湿性啰音。 心脏体征:右心室肥厚及扩大,剑突下心脏搏
动增强,心音遥远,P2>A2,三尖瓣区收缩期 杂音。
肺源性心脏病
20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1)呼吸衰竭症状: 呼吸困难加重,夜间明显 肺性脑病:头痛、失眠、食欲下降,白天嗜睡,
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
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
1
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于支气管-肺组织、 胸廓或肺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 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根据起 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两类。
肺源性心脏病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
3
定义
是由肺疾病、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 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 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 (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所致。
加,血管平滑肌兴奋性增加,血管收缩,加重肺动脉高压。
⑸缺氧和高碳酸血症,交感N兴奋,儿茶酚胺分泌↑,肺血
管收缩加强,管腔狭窄,加重肺动脉高压。
⑹持续的血管痉挛和肺动脉高压,小动脉肌层增厚,内膜
灶性坏死,纤维增生,瘢痕形成,血管管腔进一步狹窄, 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增高。
肺源性心脏病
11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②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 率下降,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水钠 潴留和血容量进一步增加,出现后负荷增加;
③在缺氧和心脏前后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心肌损害加剧, 最终因过重的后负荷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出现右心衰 竭。
肺源性心脏病
16
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
对其他重要器官如脑、肝、肾、胃肠 及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等都能引起 病理改变,导致多脏器的功能损害。
相关主题